若舉辦一個「基督徒最喜愛的祝福語選舉」,相信「平安喜樂」必定榜上有名。近幾年,我發現即使是非信徒也會用「平安喜樂」祝福別人,甚至將它刻在各式各樣的產品上,例如文具、年曆、擺設等等,因為「平安」是所有人也渴求的。很多人也不追求大富大貴的生活,只求事事順利,能平平淡淡地過日子便感到心滿意足了。可惜的是,這「平安」看似很簡單,但要得到卻絕不簡單。細想一下,讀書時我們為學業、前途憂慮。出來工作後又會為置業、結婚憂慮。結婚後又為小朋友的成長、學業感到擔憂。待子女長大,終於退休了,你以為便能得到解脫?錯了,你會開始擔心自己的健康。世上有太多事能奪去我們的平安,我們的一生好像只能在憂慮中度過。
我不是凡事都很緊張、很焦慮的人,但對於我所重視的事,我也很容易會感到憂慮。其中一樣我很重視的事就是我的健康。因為自幼體弱多病,所以我很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我突然失去嗅覺,即是聞不到任何氣味。在做剪報功課時,我剛好看到一則關於鼻竇癌的新聞,這癌症的其中一個病癥就是失去嗅覺,所以我很擔心,趕緊問媽媽可不可以帶我去看醫生,媽媽當然立即答應。雖然我只是小朋友,但為免令媽媽擔心,我沒有告訴她那則新聞的內容,只是將這憂慮默默放在心裡,心想:「媽媽,我有癌症。雖然我只是小朋友,但我很快便要死了。」然後自己偷偷地在房間裡哭。最後醫生診斷出我患的只是普通的鼻竇炎和鼻敏感。
又有一次,那時我已經是中學生,我的腰上長了一顆小肉瘤,於是去看醫生。醫生說應該沒大礙,只有極微的機會是異常細胞,可以先進行觀察。因為我真的很擔心,所以要求醫生替我除去這小肉瘤。當時我心想:「我還很年輕,我不想死。」記得做手術的當天,在場的護士忍不住問:「這麼小的肉瘤也要割除?」醫生很冷淡地回答:「可能她怕穿泳衣時不好看。」
因為我害怕死亡,所以很緊張身體的狀況,即使是很小的癥狀,也會覺得自己身患絕症。這憂慮並沒有隨著年紀、知識增長而減退,反而更加強烈。因為資訊越來越發達,若有任何不適,你上網查考一下原因,找到的答案總會是絕症。例如你有頭痛,上網一看,便發現這可能是患腦癌的先兆。當然,我們有責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有病時需要看醫生,但若過份緊張、太過珍愛自己,即使「保持身體健康」這樣中性的事,也能為我們帶來很多憂慮,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捆綁。大家若經歷過,也會知道憂慮是很難消除的情緒,並非自我催眠,不停安慰自己:「不要憂慮!」便能不再憂慮。認識神後,神真的將我完全改變過來,給我力量把我從憂慮中釋放出來。這並非我自己的主觀感受,覺得自己不再害怕、不再擔心,而是有些經歷證明我得到真正的釋放。
我的好處不在神以外
幾年前我的肚子突然劇痛,痛到站不起來,於是便去看醫生。醫生檢查出我有一個大約8厘米大的瘤,那瘤很大機會是良性,但亦有可能是惡性。需要做手術將瘤切除,再拿去作化驗才能確定性質。但無論是良性或是惡性,都必須緊急處理,因為那瘤已經裂開了一部分,如果完全破裂,瘤內的物質流出來,便很容易導致腹膜炎,若不及時處理是會致命的。醫生本來想第二天便為我進行手術,但因為我家正在辦喪事,所以手術安排在一星期後才進行。醫生再三提醒我,如果肚子突然劇痛便要立即去看急症,絕對不能拖延。
若是以前,我必定會極度憂慮,擔心那瘤會否隨時破裂。即使不破裂,如果是癌症,那又怎麼辦?雖然我不是學生,但也正值壯年,就這樣死了,不是很可惜嗎?但當時我完全沒有任何擔憂,也沒有感到驚慌或覺得自己很不幸。內心是非常的平靜,因為我知道神是掌管一切的神,我只要緊緊依靠他,他必定會為我預備最好的。在手術前幾天,有一節經文常在我心中浮現,給了自己很大的力量,那經文是詩篇16篇2節:「我的好處不在神(你)以外。」相信這是許多基督徒都耳熟能詳的金句,而我自己在學生時期已經懂得背誦這節經文。以前我對這經文的理解是,既然提及「好處」,那必定是發生了什麼好事,例如考試取得好成績、能夠考進心儀的大學、祈禱後能尋回遺失了的銀包等,我們便會說:「我的好處不在神以外!」
這經文感覺是在順境時我們對神的讚美感恩。但原來,在逆境中,這經文顯得更寶貴、更有內涵和深度。以往我想的「好處」都是屬肉體的事情,例如祈求神保守自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看顧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等。這些「好處」說白了就是希望自己的慾望得到滿足,但神要給我們的祝福是遠超過這些短暫的、地上的「好處」,他想給我們的是永恆的、更有價值的生命。而這生命是要藉著困難去鍛鍊,正如幼苗要經歷過風吹雨打,才能茁壯成長。若我們不明白神的心意,遇到困難時只希望神快快幫自己將問題解決,或是求神幫自己避開所有困難,那樣是不可能擺脫憂慮的。因為我們的著眼點仍是自己和這世界,所以每當外在環境改變,或是我們沒有得到心想的「好處」時,對神的信心便會動搖。順境時便感謝神,但遇到逆境,例如身體、人際關係或工作出現問題,便懷疑神是否不愛自己?是否丟棄了自己?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確保我們的生活一帆風順。神的應許是若一心一意依靠他,他必定會給我們力量,使我們勝過困難,在風暴中仍能堅定不移、擁有這世界不能奪去的平安喜樂。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惡劣,因神與我們同在,所以能一無掛慮。這便是神想賜給我們、比地上的「好處」更寶貴的生命質素。
當時我對這節經文的體會是,這「好處」並非指神一定會治好我的病,令我無病無痛,而是即使是最差的情況,甚至那是惡性的腫瘤,我相信如果神容許這事發生,必定有他的心意,而他的心意必定是美好的,無論對我或其他人也會是個祝福。對神有這信心,並非因為我熟讀聖經,知道神是愛,而是在我以往的親身經歷中,我真實地體驗到神是美善、溫柔且信實的,他絕不會加害於我,並會把最好的給我,因此我可以很安心地將整個人交給神。
我的平安並非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連我身旁的人也能感受得到。在做手術的前一天我也有上班,因為要休養一段時間,所以要先把工作安排好。那天我要向一班同事解說年度報告,會議結束後有同事知道我身體出現問題,便問我什麼時候做手術。我答:「明天。」,然後大家很震驚,因為我表現得實在太輕鬆,完全不像一個即將要做手術的人。有同事悄悄告訴我,她其實也患病,心中有很多憂慮,很害怕要做手術。同事們本來想鼓勵我,但最後卻反過來,由我去安慰他們,叫他們不要懼怕。他們也覺得我在困難中能有這份平安實在很不可思議。
在手術當天,我也很平靜,因為我知道神與我同在。我在等待做手術的期間,有位護士走過來,她說:「我很少看到病人在做手術前這麼平靜,還笑咪咪。」我說:「因為我信神,我的神會幫助我。」那護士本來看上去有點嚴肅,但聽到我的回答後,她整個人好像放鬆了,然後對我笑笑,說我很勇敢。進到手術室,醫生尚未來到,但一班麻醉師和護士已站在那裡。於是,我開始和他們閒談,豈料大家越說越起勁,更放聲大笑起來。相信如果單單聽房內的聲音、對話,別人可能會以為這裡在開派對,很難想像即將要進行手術。
透過這經歷,我知道我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自己,神將我徹底改變。以前醫生還沒診斷出任何問題,我已經怕得要死,這次真的有可能是癌症,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我卻經歷到完全的平安、毫不畏懼。神所賜下的新生命並非紙上談兵,而是我們每一個人也能夠親身經歷的。當我的眼目不再集中在自己身上,而是將生命完全交給神掌管時,神給了我力量面對困難,令我能夠以新的思維、角度看事情,不再被疾病帶來的憂慮、面對死亡的恐懼所捆綁,得到完全的釋放以及真正的自由。無論身體的狀況怎樣改變,我的內心仍平靜安穩,而內裡的平安更能散發出來,感染身邊的人,相信這就是從神而來的新生命的能力和美麗之處。
不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
手術很順利,而化驗結果顯示那瘤屬於良性。雖然如此,病痛並沒有離開我,因為內在的傷口在癒合時可能黏連了一些神經線,以及本身的病未能完全根治,所以我的腹部長期經歷劇痛,有幾次痛得在街上嘔吐,甚至暈倒。受這病痛的限制,我可以自如活動的時間也很有限,有時更會痛得不能入睡,徹夜無眠。有朋友問我這是否醫療失誤,但並非如此,因為醫生也不能控制病人傷口癒合的情況,一位我所認識的中醫師指這情況也很常見,她的其中一位病人甚至痛了二十二年!雖然不是很罕見的病,但並不容易醫治,也的確令人感到辛苦。
身體所承受的痛楚是很實在的,但慈愛的天父也給自己力量去面對。在長期的病痛中,有句禱文不時會在我的心中浮現,這不是一句經文,而是聖法蘭西斯的其中一句禱文:「不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每次當我很痛時,我也求神給我力量,不要被這痛、被這肉體所勝,不要將自己的注意力只放在身體上;我會呼求神讓我在艱難、軟弱中能繼續專心仰望他,讓我看到他的心意和其他人的需要。雖然我的力量很有限,但願神能繼續使用我,為神、為他人付出,並祈求神在我身上的心意得以成就。
神的確聽了我的禱告。因患有這病,我發現原來很多朋友也患有類似的病,甚至因此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我會和她們分享自己的經歷、醫療保健資訊,也會關心她們。她們覺得我這同路人很明白她們的感受,為她們帶來很大的鼓勵和安慰。有朋友覺得我面對這樣折磨人的病痛,仍充滿喜樂、有能力去關心其他人,這樣的生命很有力量,這是她不能做到的。我也會藉著這些機會,和「病友們」分享我的信仰和神如何給我力量去面對困難。
有一位「病友」說這病令她生不如死,整個人很憔悴。另一位則說這病好像一個計時炸彈,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復發、也不知道甚麼時候要做手術,每天也過得很惶恐。如果沒有神,我很可能會像她們一樣,會有很多的憂慮,感到絕望。但神讓我經歷到他使人安息的能力,當定睛看著神,真心為人付出時,我真的能從自我中得到釋放,不但沒有任何負面情緒,內心甚至充滿喜樂,因為我在當中看到神的慈愛和智慧。我發現原來我的病痛並非毫無意義,這病也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能夠為別人帶來點安慰,我也為此感恩。
這讓我想起路加福音17章33節:「凡是想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是犧牲生命的,卻必保全生命。」從小我們便被灌輸「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觀念,一定要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多,凡事以自己優先便是生存之道。但主耶穌告訴我們必須像他那樣捨己,即放下自己、忘記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生命和真正的平安。主耶穌的命令往往和世界相反,但他並非想為難我們,而是希望給我們最好的。如果我們很愛自己,心思意念永遠只集中在自己身上,結局一定是毀滅性的。如果我只專注於自己的病痛,我很可能會自憐、會有很多情緒,因為不知這病能否根治、不知要痛到何年何月、也不知病情會否惡化。隨之會有很多埋怨,覺得為什麼會是自己,不停地將問題無限放大,最後完全被自我侵蝕、捆綁。但當我學習主耶穌完全捨己的生命,不再看自己、願意放下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單單仰望神的心意,並願意為別人的好處付出時,神給我能力忘記自己的病痛,從自我中得到釋放。在患難中,我能夠完全沒有半點憂慮和埋怨,內心擁有真正的平安和自由。更奇妙的是,當我越願意放下自己,越願意為神、為人付出時,神便給我更大的力量,使我能夠放下、付出更多,甚至能將從神而來的溫暖、光明、生命傳遞開去。這讓我體會到神的意念真的遠超過我們的意念,他想賜給我們的並非是「身體健康」這樣簡單,而是更加有力量、能像光一樣驅散黑暗的生命。
哥林多後書4章16節:「所以,我們並不沮喪,我們外面的人雖然漸漸朽壞,但裡面的人卻日日更新。」病痛雖然令我的身體軟弱,但我內在的生命卻因而變得更強壯、更自由。當憑著信心緊緊地倚靠神,專心一致地走在神的路上,神加添了我力量,使我能在各種的困境中誇勝,令我從根深柢固的憂慮中釋放出來。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神的同在,即使面對狂風巨浪,我也看到恩典處處,我和神的關係也變得更親密。整個患病的經歷令我確信我們的好處的確不在神以外,若有屬靈的思維,懂得欣賞神的作為,我們便能發現「患難」其實可以是神最美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