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尋求神的就必尋見

恆見弟兄分享

安逸生活中的屬靈危機

回想起過去幾年的時間,可以說是自己屬靈生命的低谷。從大學畢業、踏入社會工作一兩年後,隨著工作逐漸上手,生活中的各樣事情似乎也沒有遇到什麼挑戰,一切看起來都十分順利。然而,在屬靈的戰場上,是不會有停火的一天。當我以為太平無事、可以放鬆下來的時候,撒但就會來到,把自己的心俘虜去,讓我偏離了神。

在我的工作專業上,無論是家人、老闆、同事還是朋友,他們對我的評價都非常高。家人認為,從事資訊科技行業,前景很好,對人才的需求很大,各大公司都願意提供高薪來吸引像我這樣的人才。我的老闆也非常欣賞我、信任我,把公司許多重要的事務交給我來處理。有時跟同事的交談,他們跟我說:「其實你可以在外面找到比這裡更好的工作,薪酬和待遇都會比現在這裡好得多呢!」

雖然這些說話都是出於善意,但當我不斷聽到這些評價時,自己內心不知不覺中開始變得驕傲,以為自己在社會上應該算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甚至覺得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不會有甚麼需要憂愁的事情。因為這個世界似乎非常歡迎我,很看重我,給了我許多的機會和保障,讓我產生一份安全感。這樣就令我覺得自己並不太需要依靠神的幫助。因為一切看似風平浪靜,無憂無慮,沒有甚麼事情需要尋求神。偶爾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與同事相處上的困難,我也會禱告尋求神的指引,但內心深處並不是真的覺得非常需要神的幫助。因為我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覺得這些問題並非自己無法解決的,其實神幫助也好,不幫助也罷,最終都可以順利渡過,沒有甚麼難倒我的事情。

當我的心偏離神、不再專心倚靠他的時候,生命漸漸變得枯燥乏味。這樣安逸的生活是會腐蝕人的生命,使人失去鬥志,迷失方向,沒有目標和異象。即使我的工作表面看起來算是忙碌,有很多東西做,週末還要參加教會的聚會和查經組的工作,但我的內心仍然是很空虛,覺得很無聊。雖然是這樣,我竟然都不懂得去回到這活水的泉源,反而去尋求這個世界的各種玩樂來填補內心的空洞,每天都是用看手機、上網、玩遊戲來過日子。另一方面,我也越來越投入在工作裡,因為當中至少都帶來一份優越感和成就感,生命好像不至於毫無意義。

正如聖經在約翰一書2章15-16節所說:「不要愛世界和世上的東西。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原來世上的一切,就如肉體的私慾,眼目的私慾和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出於父,而是從世界來的。」當我被私慾和驕傲蒙蔽了的時候,對神的追求就越來越冷淡,對屬靈的事情越來越麻木。即使牧師不斷重複提醒我們要追求被聖靈帶領,我的頭腦雖然明白這些道理,但內心卻無法真正吸收,也沒有追求的動力,看不到被聖靈帶領的迫切需要。

工作轉變帶來改變的契機

直到前年年中,因為公司內部的變動,我最終選擇了離職。在尋找新工作的過程中,我心裡有了一個打算:希望能找到一份相對簡單的工作,不需要再管理太多事情,也不想再像以前那麼投入在工作上。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但上任不久之後,我發現這份工作的工作量遠遠比我之前的工作要少得多。按着我以往的工作效率去做的話,大部分時候我幾乎是無事可做,經常都在茶水間和自己的座位來回走動去消磨時間。而且,工作性質令我很少有機會和其他人接觸,幾乎從上班到下班都沒有跟同事說話,有時連一個電話、電郵、或短訊都沒有。這樣的日子讓我原本就已經很單調的生活變得更加枯燥無味,逐漸對工作感到厭倦。

去年四月的一天,因為要清大假,我一個人在家中,心裏面覺得很無聊,即使看手機、玩電腦,也不能填補心裏面的空虛、失落。當時感到有一份疲乏、無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向神禱告,求神幫助自己面對這個問題。禱告裡我想起一個片段:一個月前,有一次我跟弟兄談到自己覺得工作很無聊,弟兄問了一句:「你有沒有想過在你的工作上,神的心意是甚麼呢?」當時我回答:「沒有」。事實上,我不是沒有想過,而是不想思考,因為我不太喜歡這份工作。

於是我在禱告裡,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神的心意是甚麼呢?神對人是很恩慈,當我願意真誠去尋求神的時候,神都很樂意回應。正如詩篇118篇5節所說:「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他就應允我,使我站在寬闊之地。」神都很快就讓我想到,「心意」這個詞語,用在人際關係上,往往是指送禮物的含義。當時聖靈在自己心裏面跟我說:「這份工作是神給我的禮物。」這句話對我來說非常震撼,因為我厭棄這份工作,從來都不覺得有甚麼好的地方。但神的意念遠高過人的想法,他提醒我,當初不是想找一份不用投入太多的工作嗎?明明是當初自己尋求的,為何現在又埋怨呢?

我這時才明白,神安排這樣的工作給我,是為了幫助我除去內心的驕傲、對工作的成就感的依賴,以及被其他人重視的渴望。神透過這樣的安排,讓我重新調整自己的眼光,使我可以回轉過來,將生命的焦點放回到神身上。當時我都很被神的愛感動,雖然那段時間我的屬靈生命十分低沉,但神都沒有離開我,仍然耐心地對我說話,引領我,幫助我回轉過來。

很多人會在屬靈生命低迷的時候,就會覺得神不理會自己,覺得沒有顏面去找神,應該要等自己做好一些才可以去尋求神。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因為當我們的焦點仍然集中在自己身上時,我們又怎能看到神的工作、得到神的幫助呢?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轉變,讓我的靈開始漸漸蘇醒過來。透過這個經歷,神幫助我將焦點放在神身上的時候,經歷到聖靈提醒我,以致可以回轉過來,讓我可以體會到到神對我的愛,是不會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而減弱分毫。我開始對神有一些回應,想去親近神,追求屬靈的事情,而不再迷失在這個世界當中。

拒絕人的讚賞

撒但卻沒有忘記要提醒我,這個世界是多麼重視我,試圖再次讓我再次陷入驕傲的試探。例如,有一次我的舊公司老闆主動約我見面,提出以高出一倍的薪金聘請我,希望我能回去工作。而在任的公司由於人事上的變動,老闆讓我承擔更多的事務,並承諾會給我升職的機會。這些事情似乎都在向我展示,我的能力和價值是多麼受到別人的肯定。

但當我把這些事情交到神的手中的時候,我心裡都有一份平安。雖然其他人欣賞我的能力,但這些已經不能再影響我的心,因為我很清楚,這些從人而來的認同和讚賞,不但對我無益,反而是有害的,會影響我屬靈的健康。我不應該讓外在的評價成為衡量生命價值的標準,而是要學會從神的角度來量度自己的生命,這樣才是值得追求的。

在神的話語中學習

1. 學習永恆的目光

當我願意去追求屬靈的事情時,神也一步步去帶領自己去學習,開放自己的心,對自己說話。例如有一次領一個查經,內容講到基督徒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真正的家鄉是在天上。自己去準備查經的時候,神都帶領我去反思自己的生命,特別是自己在學生小組的服事。以前我會在學生小組除了領查經之外,也會幫學生補習。當時因為學生都已經畢業,所以就沒有再補習。以前我有補習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每星期回來教會,目的就是去幫助學生學業成績,也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回來教會聽查經,好像就已經做好了自己的部份。回想這段沒有補習的時間,我發現自己表面上是在學生組當中幫忙,好像是做了一些福音工作,但其實可能只是回來陪學生聽查經,傾談幾句而已,內心其實不是覺得自己在做傳福音的工作。我可能是做了一些事情,但我的內心其實是沒有甚麼方向、目標,不是去為了建立神的國,將福音帶給其他人。

而去思想這件事的時候,當中有一段經文都跟自己說話,在哥林多後書4章18節:「我們所顧念的,不是看得見的,而是看不見的;因為看得見的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是永遠的。」我會看到自己去做這些學生工作,其實着眼點在看得見的事情上。心態上有一部份是覺得,做這些學生工作都是一件好事,那麼何樂而不為呢?內心覺得這樣使用時間都不錯,回來教會參加小組,總不能說我在浪費時間吧?

但如果只是放眼在今生的生活上,那麼很自然我們會想找些事情去滿足自己,填補內心的空虛。即使我們做的事情,看起來是很屬靈,表面上可以幫助到其他人,做了一些表面屬靈的事情,但如果沒有目標、方向,純粹想找些事情做,還以為做這些事是好事。其實對我們是沒有益處,沒有永恆的意義,是不能夠更加同神親近,更加同神同行。

以前會覺得永恆好像是很遙遠的事情,也沒有去想太多,但神都去幫助我明白,永恆其實是一個目標,是現在可以去準備、去建立的事情。我們今生的生命,不是純粹做一個好人,不要犯甚麼錯,做一些屬靈的事情,讀經、祈禱、傳福音等等,這樣過我們的一生,將來就進入天國。不是這樣的,當神的說話調整了自己的目標、方向時,我對做屬靈的事情是有一份不同的眼光。我會發現,今生的生命是有一個很清晰的目標,不是隨便過了去、做了一些屬靈的事情就可以,而是為了建立神的國,為永恆做準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2. 從浪子比喻中的學習

另外,有一次我和弟兄一起查考浪子的比喻,自己去研讀的時候,我心裏面覺得好像有些不公平,大兒子沒有甚麼做得不好,反而是「沒有違背父親的命令」,父親也都沒有反駁他,至少聖經沒說他有甚麼過犯,為何父親沒有給過一隻山羊羔?想了一會,又留意到一點:假如大兒子做得好,父親就賞他一隻羊羔,那麼大兒子會怎樣呢?他會覺得這是他努力賺取回來的,因為他將父親的事情都做得很好,有一些的獎賞都是理所當然的,這種做法其實對大兒子是沒有甚麼好處。

我看的時候覺得有些不公平,也某程度反映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其實自己內心都會有一點兒覺得,我們去尋求神,神去回應、幫助自己,是很合理的事。因為神是慈愛、信實的,他當然很願意去幫助我們,每當我們去尋求他,他都會很樂意回應,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其實不是這樣,當然神是信實的,我們去尋求神,神的確是很樂意回應,也是很樂意回報我們;但不代表我們為神付出了一些代價,就覺得可以賺取到神的恩典,不是我們為神做了一些事情,神就應該要多些照顧自己。

正如羅馬書4章4節所說:「作工的得工資,不算是恩典,是他應得的。」我們沒有人可以賺取到神的恩典,我們可以賺取到的就只有滅亡,因為「罪的工價就是死」。其實我是得到很多神的幫助,自己無論做甚麼都不足夠。這個經歷都幫助我,着眼點不是放在自己做了甚麼,不是為神付出了一點兒,就覺得自己都不錯;重心是放在神身上,對神所做的事情是有一個很不同的角度,是可以透過神的工作,更加體會到神的良善、慈愛,是自己不配得的。

參與全職事奉訓練的決擇

去年年尾,有一次牧師、師母約見我,詢問我是否考慮過參與全時間訓練去服侍神。當時聽到這個邀請,我非常驚訝,甚至覺得有些荒唐,這個念頭從來沒有在我腦海中掠過。因為我認為自己的屬靈生命還是很年幼。在教會中,無論是肉身上還是屬靈上,我都是最年輕的成員之一,弟兄姊妹都叫我「小弟兄」。我心想,這件事怎麼會輪到我呢?我肯定「未夠班 (沒有資格) 」去參與服侍神的工作。因此,我當刻沒有答應他們的提議,他們鼓勵我回去慢慢思考,尋求神的心意。他們也沒有給我一個限期,後來我才知其實他們打算給我很長的時間,可能用一兩年去思考這件事都可以。

但對我來說,我都覺得都很值得去思考清楚,無論我答應與否,都是很重要的決定。我便開始認真去思想這方面的事情。我覺得自己「未夠班」去服侍神,這樣的想法正確嗎?我認為自己很微不足道,表面上是很合理,也好像很屬靈、很謙卑的想法。但其實這些思想都需要去到神面前一一去檢驗。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思想裏面有很多盲點,自己是不容易察覺到問題,是很需要聖靈去糾正我們。正如聖經所說,在以賽亞書30章21節:「每當你偏左或偏右的時候,你必聽見後面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中!”」

當我認真思考時,我注意到自己在思想上的一個誤區。在教會的各種服事中,我是習慣了做一個被動的角色,無論是別人叫我做甚麼,參與甚麼小組,幫忙甚麼事情,我都只是照著做。有時我覺得其他弟兄姊妹的服事比我做得好,例如當有人在小組內提出問題時,我覺得其他弟兄姊妹會回答得比我好,於是自己還是別作聲,讓別人來回答好了。

聖靈提醒我,這種思想並不符合真理,這只是我一直習慣了的想法。神並不看重我們做得有多好,而是看重我們的內心。當時有一段經文都去提醒自己,在以弗所書4章11-13節:「他所賜的,有作使徒的,有作先知的,有作傳福音的,也有作牧養和教導的,為的是要裝備聖徒,去承擔聖工,建立基督的身體;直到我們眾人對神的兒子都有一致的信仰和認識,可以長大成人,達到基督豐盛長成的身量;」教會裡有許多屬靈的前輩,他們並不是要自己做所有事情,而是希望成為我們的榜樣,讓我們學習他們如何參與在服侍神的工作上。如果我只是維持着做一個被動的角色,而沒有主動學習,去承擔起屬靈的工作,這樣其實是錯誤的想法。

另一方面,我感到自己的屬靈生命仍然十分幼嫩,內心還有許多屬肉體的部分需要處理。我也覺得,在過去幾年裡,自己的屬靈生命倒退了許多,如今才剛剛開始走回正軌,那怎麼能夠去服侍神呢?當時都求問神,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其實,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內心裏面都有一些的灰心、疲累,好像經過許多日子,屬靈生命還是有這麼多問題處理不到。

然而,神提醒我,看到自己無能為力,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正正是等候神拯救的機會。回想這幾年的經歷,讓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是多麼的軟弱,靠自己的力量,屬靈生命是不可能站立得住的,自己是很需要神的拯救。神提醒我,重點不是看人的能力如何,這只是我慣常去衡量事情的方法。我需要學會放下對自己能力的依賴,沒有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服侍神,離開了神,我就甚麼都做不到。雖然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覺得要擔當起服侍教會的工作,實在是不勝其任。但只要我小心翼翼,緊緊跟隨聖靈的帶領,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又有一天中午,我跟一個舊同事約出來吃飯,對方也是一個基督徒,傾談期間我都感受到他對神很有熱心,想去為神做各樣的事情。但我認識他已經有一段時間,看到他的生命最需要的不是做這樣做那樣,而是需要經歷重生。回家細想的時候,心裡面都有一份感歎,發現許多人都對神真的有熱心,想為神做很多事情,但當中有多少人的服侍是神喜悅的呢?還是有許多人只是靠自己的熱心,奉主的名做許多事,卻只是按自己的意思,沒有遵行神的旨意呢?當時我感受到,神很渴望在這個世上找到一些與主同心的人,可以被神去使用,行出神的旨意,而不是憑自己意思行事的人。

而在兩天之後的主日講道中,提到 for Christ (贊成基督) 和 with Christ (與基督同行) 的分別,當中講到去服侍神的重點不是為神做多少事情,至關重要的是有神指教我們,藉着服侍去經歷與神同行,塑造我們的生命。這都提醒自己,不是去考慮究竟我能夠為神做到多少事情,而是我是不是願意與神同行,遵行神的旨意,以致神的旨意可以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尋找的就必尋見

在這短短一星期內,每逢有空閒的時候,我都抓緊機會,無論是返工放工坐巴士的時候,在公司沒有事情做的時候,或者在家中的時候,都不停去思想、尋求神的帶領。因為我覺得這件事無論我如何決定,都真的很需要神的帶領。對我來說,要去離開我很熟識、得心應手的工作,去到一個我不熟識的領域服侍,假如沒有神的引領的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另一方面,假如神真的帶領自己,想我更深的服侍他,那我就不能輕視這件事,馬馬虎虎就下定論。所以我時時刻刻都去尋求神,遇到有甚麼不明白、想不通的地方,都不斷去思想、尋求聖靈的指引,直至找到為止,而不是想過之後,好像沒有想到甚麼,就隨隨便便地將事情放在一邊。當中也會花一些工夫,有想到甚麼事情,神教自己甚麼,都立刻寫下來,以致我可以看清楚神的心意。因為其實人是有很多想法,看似是很屬靈的,但其實不是出於神,是真的要很仔細去看清楚,對神有一份開放,讓神可以去改正自己的思想。

以往去尋求神的帶領,都會去祈禱,偶爾思量一下,但其實沒有很認真去尋求,只是想從神得到答案。心態上好比一個學生不懂得做題目,卻沒有盡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反而坐等老師派發答案。這樣其實沒有學習到甚麼,也沒有進步。但當我認真去尋求的時候,正如聖經所講,路加福音11章9節:「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神的應許是不會落空的,神一定會為尋求他的人找到合適他的路去行。神也不是單單給我一個答案,而是藉此教導我、改變我的思維模式,讓我在當中學會屬靈的原則,將一些固有的觀念、看法糾正過來。這個經歷對我也是一個很大的鼓勵,體會到神對自己的愛,當我願意去親近神、尋求神的時候,神都真的很樂意回應我,讓我更加明白依靠神的美好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