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起源

李馬可牧師主講

人的思想障礙:科學與宗教互相排斥

前幾次,我們談論了關於靈界方面的事情,是時候轉換另一個題目。從今個課堂開始,我們會把思想和目光轉移到科學上,題目是「科學的真相」。為何特別選擇這個題目?首要目的是清除我們思想上的障礙。

「思想上的障礙」指甚麼呢?其實在很多人的思想裡都認為-科學與宗教兩者是有衝突,有矛盾,這是不少人的思想障礙。對於無神主義者來說,他們會認為科學已經徹底推翻了宗教信仰,這是一個較為古老的思想,主要源於十九世紀時期科學發展有大躍進,以致人們奔向一個極端,單單擁抱科學,把科學以外的一切事情從根本上推翻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正確的觀念,我們稍後會探討這一方面。

另一方面,這種思想上的障礙也影響了許多信神的人,令到不少基督徒害怕將科學與宗教扯上關係,他們會迴避談論科學。他們很害怕和恐懼科學的新發現。若新發現掘到甚麼化石,或找到甚麼人類的DNA (按:基因),可以複製細胞等科技時,越多科學上的新發現他們就越恐懼。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似乎科學越發達,宗教就越沒有立足之地。所以,我首先要幫助你除清思想上的障礙。

事實的真相是甚麼呢?真相就是科學與聖經並沒有衝突。不單沒有衝突,反而科學更加能夠印證到聖經的真實性,是對聖經的一個支持。所以我經常說:「科學不是信仰的敵人,反倒是信仰的朋友和支持者。」讓我再重複說一片,「真正的科學」與「真正的聖經教導」兩者之間不單沒有衝突,反而成了彼此的見證。

為何沒有衝突?因為兩者都是講真理,講事實的真相。如果兩者都是道出真相,由於真相只有一個,既然兩者都是真相,最終必定走在同一路上,根本不需要害怕這方面的挑戰。古語云:「真金不怕紅爐火」,如果你手上拿著的是真金,若有人懷疑你,要求你拿去鑑證,你會無任歡迎,根本不用膽怯。相反,如果你手中的不是真金,心裡才會七上八下,擔心鑑證後被人揭穿。若這是事實的真相,那就沒有甚麼需要害怕。

「真假科學」與「真假聖經教導」的區別

可有一點你要留意的,我所強調的是「真正的科學」。因為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假貨,這是眾所週知的事實。無論你在街上買甚麼東西也好,特別是名牌產品,總會充斥著許多假貨。而科學也不例外,很多都不是「真科學」,而是「假科學」!很多看似科學化的觀念,實質卻是誇大,缺乏真憑實據的支持,只能為人提供膚淺、片面的印象,又或是人云亦云,道聽途說,完全沒有基礎論說,這些當然稱不上為科學。科學是講求真憑實據,並不是單憑感覺。

一個典型的「假科學」例子,許多人都喜歡引用進化論方面的事情,到某一地步可謂變成了迷信或盲從進化論。我之所以這樣說,是有根據的。若你跟人談信仰,而對方跟你談進化論,那麼你可以向他提問:究竟你看了多少有關於進化論的書?你對進化論的研究有多少?根據我的經驗,絕大部分的人就是一本進化論相關的書也沒看過,而奇怪的是,他們卻聲稱自己相信進化論!你對進化論一點研究也沒有,卻說自己相信,這豈不是盲從嗎?如果你要相信一件事,起碼也得考究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進化論的發展,從達爾文的時代直到如今超過百年,仍然只屬於一個理論 (按:theory)。理論的意思是還沒有proven (按:通過驗證),沒有經過真憑實據的考究能夠成立的,仍然有待證實,故稱之為「理論」。若事情已經被proven了,那就稱之為Law (按:定律)。我們需要分清楚兩者的分別,可很多人連這分別也不知。進化論只是一個理論,還有待證實。所以,當我們討論科學時,必須先搞清楚你所討論的到底是「真科學」還是似是而非的科學。若只是似是而非,道聽途說的事情,根本沒有根據的假科學,又怎可能去追查真相?現在我們所要討論的是一些真正有證據作為基礎的科學,這是第一點我想讓你明白的。

第二,我要強調的是「真正的聖經教導」,這點也非常重要。因為有些人會犯了解錯聖經的毛病,曲解了聖經,這種情況也屢見不鮮,導致信徒或教會對聖經一知半解。當他們錯誤認識,然後再分享一些錯誤信息給非信徒聽時,對方便無法接受錯漏百出的聖經教導;但事實真相並非聖經有錯,只是那個解說聖經的人解釋錯誤。如果你認識真正的聖經教導,便會明白這是人為造成的錯誤,而非聖經出錯。

這是為甚麼我特別要向你說明清楚以上兩種情況的原因。許多宗教人士很容易有一種執著,有時執著於傳統,有時執著於他所聽來的道理,而沒有認真去反思,究竟所聽到的、所接受的是否有錯誤成份?是否有不符合聖經?可惜,很多人也不會仔細去檢察。試想一下,科學一邊有假的,聖經一邊又有解釋錯誤的,就在這麼多的誤導情況下形成了聖經與科學像「水火不容」的局面,沒辦法混在一起。但這當然不是事實,因爲如果兩樣事情都是在訴說真相,那麼無論他們用甚麼方法或途徑,最後出來的結論必然是相同的,兩者必定會協調,可重返同一位置上。

爲此,我會舉一些實際例子來說明科學與聖經之間是互相協調。先會從科學角度看,後會從聖經的角度看,尋找線索幫助你了解更多。

大爆炸論引起信仰危機?

現在是九月,在三個月前,就是六月十五日 (按:當時為2006年),科學界舉辦了一場隆重的盛會,就是世界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前來香港科技大學演講。他的演講內容主要圍繞天文學以及宇宙的起源,當中也涉及霍金主力研究的「大爆炸論」 (按:The Big Bang Theory)。這些演講內容大多不是新材料,關於「大爆炸論」在他本人所著作的A Brief History of Time (按:時間簡史)一書中,已發表過相關的研究,至今應該已超過二十年。當然,霍金本人親自來到香港,必定引起城中話題,再次激起人們重提這方面研究的興趣。

當重提「大爆炸論」時,發現不少人對此引起了討論,甚至有基督徒前來問我:「牧師,你怎麼看大爆炸論?會否對我們的信仰產生很大的挑戰、威脅?」這正正就是我所說的「思想障礙」,總覺得每當科學界有新的理論推出,就是爲信仰添加一個新的威脅。對於科學界提出新理論時,有些信徒會採取迴避態度,視一切科學理論為假的,只有聖經才是真的,這一切科學發現總會隨著時間而過去的。然而,這只是鴕鳥政策,當然行不通。

論到「大爆炸論」,相信大家都略有聽聞。這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宇宙的誕生是源自一個大爆炸,在爆炸的瞬間,便產生了時間、空間以及宇宙中一切物質。以「大爆炸論」為例,其實此理論並沒有推翻或反駁聖經裡面的教訓;不但如此,「大爆炸論」反而是支持、印證聖經的內容。所以,我與一般人的想法不同,我很喜歡「大爆炸論」。一來有足夠的根據,雖然暫時人類還未知道一切,但在已知的資料裡,透過研究人員所搜集得到的各方面證據,這個理論能夠站得住的可能性相當高;另一方面,這理論奇妙地與聖經許多方面都不謀而合。研究「大爆炸論」的不同人甚或霍金,他們並非為了證實聖經的內容才做此研究,他們只是純粹從科學的角度不斷努力研究,最終得出這個結論,而這個結論與聖經所說的剛好一致,當然兩者不是預先串通,否則就是捏造證供。就在沒有串通的情況下,竟得出相同的結論,那原因就只有一個,因為這就是事實的真相。如果這是真相,那不管你往哪條路走,最後都會到達同一目的地,唯一的分別只是誰會先到達而已。

宇宙的起源

「大爆炸論」並沒有推翻或反駁聖經的教導,反而是印證。那麼如何印證呢?我們可以稍微學習一下天文學方面的知識。我們知道大爆炸論其中一個重要的結論是:宇宙是有一個開始的。但在「大爆炸論」提出之前,絕大部分的天文學家相信-宇宙是無始無終,也就是宇宙從一開始就有了,也會一直永遠持續下去。從來沒有誕生,將來也不會終結。

他們不喜歡「宇宙有一個開始」這種觀念,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如果說這個宇宙有一個開始,那麼就代表宇宙是有一個源頭,也就是說:有可能是由一位神創造出來的。而科學家不喜歡與「神」這種觀念扯上關係,故此他們認爲「無始無終」才是對宇宙最具可能性的描述。因爲宇宙若一早存在,就不需要一個神來創造,也不需要解答宇宙是怎樣來的了。

但聖經怎麼說的呢?讓我們看看創世記1章1節,這是整本聖經的第一句說話:「起初,神創造天地。」這是極其簡單的一句經文,清晰明瞭。英語爲:“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複數-諸天) and the earth”。聖經說:「起初,In the beginning」就是表明宇宙是有開始的。可是過往科學家都認爲聖經是胡說八道!宇宙怎麼可能有開始?哪兒來的創造?宇宙根本一早就存在,何來開始?然而如今「大爆炸論」告訴我們,宇宙的確是有一個開始,與聖經吻合。

大爆炸論者怎麼會知道宇宙有一個開始?其實他們所用的方法在理論上並不複雜。首先要知道,宇宙到目前爲止都在不停地膨脹,像吹氣球般,所以只要能計算它現在有多大,以及它膨脹的速度有多快,那麼通過數學的運算便可得出宇宙膨脹的起點。情況就如觀察人跑步,如果你知道他跑了多少公里,以及知道他的跑速,便可以計算出他在甚麼時候,從甚麼地方開始起跑,計算宇宙膨脹的起點也是同樣道理。而根據科學家的計算,他們得出一個頗爲準確的數字:這個宇宙的起點是一百三十七億年前,也就是說這個宇宙在一百三十七億年前就誕生了。

這就是科學和聖經不謀而合的地方-宇宙是有起初的。所以從「大爆炸論」的角度看,不但沒有推翻聖經,反而有助證實聖經的真實性。以前科學家不信宇宙有開始,聖經卻說有一個開始,故他們拒絕接受聖經的論點,然而現在因爲大爆炸論的緣故,他們不能不信了。你會發現,科學兜兜轉轉一個世紀以後,最終還是證明聖經是正確的。其實很多情況都是這樣的,所以你需要分清「真科學」與「假科學」。往往許多似是而非的科學,像是在推翻聖經;但最後找出真相時,便發現聖經是正確的,問題只是你目前還沒看見而已。

無論是大爆炸論也好,聖經也好,都在講述同一個道理:「起初,神創造天地」。只是聖經著重描述「誰是設計者、創造者」,那位總工程師;而天文學則著重描述「怎麼創造」,創造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當兩者合併起來,便會發現原來兩者相輔相成。天文學沒有告訴你誰是這個宇宙的創造者,霍金表示:關於大爆炸之前發生了甚麼事,他不得而知。他只知道大爆炸那一刻發生了甚麼事,因爲在此之前時間和物質根本還沒出現。

然而聖經告訴我們,是神開始了這一切。在創世記1章1節中提及了三樣事情,有「起初」,有「天」,有「地」。這三樣事情是很重要的,「起初」就是時間,有時間才有起初。「起初 (In the beginning)」就是時間的開端,在開端之前是未有時間。實際上,神造了三方面,造了時間「起初」;造了空間,「天」就是空間,而「天」這空間是多於一個空間,故此聖經用了複數 (按:heavens)描寫;還造了物質,「地」就是物質。也就是說,神在創造宇宙時,同時創造了時間,空間和物質。這與科學所認爲,「宇宙由時間、空間、物質」構成是一致的。

還有,創世記1章1節這句話是相當簡短,中文聖經只有七個字。在起初 (In the beginning)的一剎那間,神就創造了時間、空間,以及一切物質。這表達到一個訊息,就是這過程發生極之快速。這事情當然與大爆炸論所描述的也十分相似,大爆炸論指出,在少於一秒的時間內,物質從比原子還小,瞬間膨脹至一千六百億公里,形成最初的宇宙。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宇宙中所有物質都被呈現出來。雖然比起今天的宇宙,一千六百億公里的空間算不了甚麼,但已經比太陽系大上許多倍。所以說,大爆炸論的觀點和聖經相符,就是:宇宙是在瞬間形成的。

大爆炸論與創世記

大爆炸之後又發生了甚麼呢?聖經和科學是怎麼看大爆炸後那段時期?最近,我在看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 (按:當時為2006年9月4日),主題是How the stars were born? (按:恆星是怎麼來的?)。時間上相當巧合,其實我已經好幾次向人講述「大爆炸論與聖經」這個題目,上一次大約是兩年前,而奇妙的是,我根本不需要重複使用我的講道材料,因爲科學總是不停有新的研究和發現,而我是非常歡喜這些新的發現,因爲每次都給我許多驚喜。而隨著科學的進步,這次天文學家又有一些新的驚喜帶給我們,就是有關大爆炸後的第一段時期:「黑暗時期」 (Dark Ages)。

黑暗時期就是指在大爆炸發生以後,新誕生的宇宙處於一個黑暗狀態的時期。這是個很有趣的觀點,當提起爆炸,你可能立刻聯想到一陣亮光閃現,看過爆炸過程的都知道,所有的爆炸都會放出光芒,如果是核彈爆炸所發出的光就更不得了。大爆炸的瞬間理應會照亮整個宇宙,然而科學家卻說那時的宇宙是一片漆黑,真稀奇,那些光去了哪裡?

科學家的解釋是:原來在大爆炸時,宇宙的溫度太高了,以致當中的Sub-atomic particle (按:亞原子),就是比原子還要小的粒子,不能結合成原子,因為太熱、溫度太高的緣故,使粒子每次結合,又會迅速分開。並且,當時宇宙中物質的密度非常高,因爲宇宙中包含的所有物質都集中在這一千六百億公里的空間裡面;雖然一千六百億公里對人來說是相當大的空間,但試想像一下,將接近無邊無際的宇宙塞進這個空間裡,那就相當擠迫了,好比在小房間裡住了八十個人。當物質密度如此高時,以致光前進不了多少距離,就被周圍的物質迅速吸收,光就不能照射出去,這就是當時宇宙一片漆黑的原因。天文學家把這段時期稱之爲「Dark Ages黑暗時期」,大約持續了數億年。

我越看這「大爆炸論」就越驚訝。請你看看創世記1章2節,是怎麼形容宇宙誕生後的情況:「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聖經用了甚麼形容詞去描寫當時的環境?淵面黑暗。也就是說,當宇宙誕生後,緊接著空間和物質出現的並不是光,而是黑暗,這和科學家所描述的「黑暗時期」境況完全一致。所以我越看越覺得驚訝,甚至懷疑自己是在看聖經呢?還是在看時代雜誌?

接著更有趣的是,黑暗時期具體是怎樣的?科學家說:「“When the dark ages begin, the cosmos was a formless sea of particles” (按:在黑暗時期的開端,宇宙是一個沒有形狀,充滿粒子的海洋。)」當時還沒形成水,「海洋」當然只是一個比喻。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碗很大、很濃稠的湯,整個宇宙都在這一碗湯裡面,裡面有許多粒子,非常密集。而「formless」就是沒有形狀的意思,這些粒子未能結合形成原子,各自分散,所以沒有固定的形狀。你若細心看會發現,科學家所用的字「formless」和英文聖經所說的「地是空虛渾沌」 (按:英文聖經為The earth was formless and void),兩者都用相同的用詞「formless」。聖經不但把當時物質的形態清楚地描述出來,而且所用的詞語竟和科學家不謀而合。所以,科學並不是推翻聖經,反而是引證聖經的真實性。我很歡迎科學可再發掘多些新發現。科學所提出的「dark (按:黑暗)、formless (按:沒有形狀)」正正就是聖經所描寫創世的情況。請你留意,直到近代的天文學才發現這些,雖然聖經早就記載了一百三十七億年前宇宙的起源,但都需要時間、科技的發達才可找到這些證據去證明。

接下來,一些簡單的原子開始漸漸被構成,主要爲氫 (按:Hydrogen)和氦 (按:Helium);另外也有目前只在理論上存在的Dark Matter (按:暗物質)。比較特別的是,Hydrogen gas (按:氫氣)是不透光的,大部分的光遇上氫氣,都會被吸收,不能放射出來,這也造成黑暗時期的其中一個因素。

隨著時間過去,宇宙的溫度慢慢降低,因爲引力的緣故,物質開始互相吸引,氫也漸漸開始聚在一起,這些氫原子互相吸引,越吸引越多,越吸引越快,重量和密度也越來越大,這些積聚物的核心開始承受極大的壓力,這壓力使核子開始融合,釋放巨大能量,讓內部開始燃燒起來,情況就像發電廠裡的核子反應堆。當核子內部開始燃燒,就成爲了「星體」,就是宇宙中第一代的星體形成過程。而這些「星體」是非常的巨型,相比太陽還要大上一百倍,而這些「星體」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也比太陽大一百萬倍,光度自然也遠遠大於太陽。若把這些「星體」其中一顆與太陽交換,在地球上的我們不能活上一分鐘。當光度和熱度如此強大的時候,「星體」就開始釋放強烈的紫外光輻射,這些輻射能夠分解原先積聚的氫原子;隨後,宇宙就開始變得透明,光便可以被放射出來。

那你知道聖經是怎麼描述這個現象的?創世記1章3節:「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在這個時候,就讓光透射出來了。看!科學的每一步發現竟與聖經緊密相連,如同互相仿照一樣,看見當中的準確性、吻合性,甚至讓你懷疑他們是不是串通好的。

第二代星體

過了許多億年 (按:宇宙的每一階段都以億年計算),第一代星體的內核燃燒殆盡,開始解體,塌陷,也就是星體的死亡。當星體死亡時,它裡面的物質或元素會被釋放出來。當中釋放出來的元素,有碳、氧、氮等,這些元素又會再組合成其他星體,稱爲第二代星體。科學家發現第二代星體的體積較第一代星體小多了,大部分接近於太陽的大小。

你可留意聖經說,神創造太陽、月亮和星星是甚麼時候?創世記1章16節:「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聖經記載,神第一日造光,到了第四日 (第四段時期)才造太陽、月亮和天上的星。當我還沒接觸最近的科學發現時,也不理解爲甚麼星星這麼遲才出現。現在藉著科學的發現,可以得知第四日 (第四段時期)所記載的不是之前的星體,而是第二代星體,就是接近太陽大小的星體,以及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可以觀察到的星體,是銀河系裡的星系。因為神創造這些星體的目的是爲了給人做記號,透過觀測它們的位置便可知道甚麼時候是冬至,甚麼時候是春分。所以,神在創造萬物的中期,第四段時期才造出我們所熟悉的星體。

當你透過科學去發現宇宙的奧秘時,也就會發現聖經的奇妙。單憑我剛才舉的一些例子,你就能了解科學並非聖經的敵人,反而科學可以讓我們更加明白聖經記載的事情。聖經記載神創造一切,卻沒有詳細描述過程;但隨著科學的研究發展,就把其中的過程和步驟清晰地刻畫出來,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和具體地理解當中的一切。例如:為甚麼會是「淵面黑暗」?又爲甚麼突然有光?何解又這麼遲才造出星體?透過天文學的印證,讓我們明白清楚聖經更多。

關於神的創造這課題還有許許多多的例子,我們還會繼續看下去,比方說聖經所描述的創造次序與進化論也是吻合的;甚至在考古學裡發現物種的起源-「物種大爆炸」,就是在一個短時期,突然產生各種各樣的物種,都是跟聖經裡所講到的創世非常相似。越多的科學資料就越能幫助我們明白聖經所講創造的意思,更能印證聖經的真實性。

這是第一方面我想要舉例說明的,所以不需要對科學存抗拒、害怕或想逃避的心。如果是真的科學,他訴說的是真理,是事實的真相,就必定會與聖經所說的事實相吻合。

信仰迷思:六日創世?

在探討「科學的真相」的過程中,我還要講一些錯誤的例子,就是對聖經的錯誤認識的例子;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人們認爲聖經不可信。其實不是聖經不可信,只是有些人,甚至是信徒把聖經給解釋錯了。

在許多信徒與非信徒中,有一個歷史悠久的爭論,就是關於這個宇宙的年齡。根據科學家計算,宇宙大約有一百三十七億年的歷史,而地球大約有四十五億年,都以「億年」來計算,可見是很長很長的時間。但創世記裡說,神用了多長時間造了一切?六日,最後一日是造人。也就是說太陽和地球也只不過是較人類早幾天誕生而已。可人類的歷史,無論你怎麼算,即使把進化論也計算在內,頂多人類 (按:Homo sapiens)也就存在了五十萬年。而地球誕生在四十五億年前,留意:是「億年」,那麼人類的五十萬年與地球的四十五億年歷史相比,當中相差了數十億年,怎麼聖經說只相距了幾天?如果真的只相距幾天,人類哪來這麼長的歷史呢?

儘管當中的矛盾是如此清晰,可許多講解聖經的人不真正了解聖經的意思,以致不能正確詮釋,導致人們覺得真實可接觸的宇宙較聖經所記載的宇宙,要悠久、古老得多,他們認爲聖經是在撒謊。我可以清楚告訴你,問題不是出在聖經上,而是講解聖經的人不理解聖經;他們不能把聖經原本的意思講出來,因爲他們看聖經流於表面。無論看聖經也好,研究科學也好,只要你是膚淺地看,就很容易犯錯。

他們膚淺地認爲神用六日創世,六日就是六日,一日是廿四小時,看似很明瞭、簡單。然而,一日廿四小時是如何量度出來的?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一次,就是一日,而這個基準就是太陽。有了太陽,我們才知道地球自轉了一圈,才能夠數日子。當我們看到太陽在天空的正上方,就知道現在是正午十二點;當太陽從西邊落下,又從東方升起,回到天空的正上方,我們就知道剛好過了一日。

可是你有留意太陽是何時造出來的呢?第四天。那麼未有太陽的前三天,怎麼才算是「一日」?這是很簡單需要問的問題。明顯地,「一日」並不是用太陽或地球的自轉作基準計算。太陽根本還未出現,所以不能說「一日」等於廿四小時。如果六日不是用太陽來界定,那麼我們就需要先了解究竟「一日」是用甚麼來界定。怎樣才算是「一日」呢?我們必須留意清楚聖經想要表達的是甚麼。

六日指「六段時期」

若不是用太陽來界定,那會用甚麼來界定呢?理所當然地,我們要從創世的第一日開始尋找線索。神創造萬物的第一日,只有一種事物,就是「光」。讓我們細心看看創世記1章3到5節,並留意當中用了甚麼來界定「一日」。

創世記1章3-5節:「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第一步,神創造了光;第二步,神將光和黑暗分開。「創造光」容易明白,但「將光和黑暗分開」是甚麼意思呢?難道說在神分開光、暗之前,光和暗是混在一起的嗎?可是,光和暗怎能混在一起呢?你可以現在嘗試一下,但你會立刻知道,那裡有光,那裡就沒有黑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水和油尚且可以靠不停攪拌混在一起,但光和暗是無論如何也沒法混在一起的,因爲光和暗本來就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在定義上就是對立的。

我常常強調讀聖經時,必須留意清楚聖經想要表達甚麼。如果不主動思考,就永遠不會明白聖經中想要傳達的道理。神在此究竟做了些甚麼?其實並不難理解,只要你留意清楚第五節的內容。第5節說:「光稱爲晝,黑暗稱爲夜」,你現在明白沒有?「晝」和「夜」的分別是在時間上。剛才我們一直糾纏於如何把光和黑暗在空間上分開;但聖經在此所說的「分開」不是指空間上的分開,而是指時間上的分開。因爲把光和暗從空間上分開是沒須要的;但把光和暗從時間上分開卻是有意思的。

所謂把「光和黑暗分開」就是說在一段時間內,神把光展現出來,而在另一段時間裡,神把光隱藏起來,也就是黑暗。這就是把光和黑暗從時間上分開了。所以說,神創世時的「一日」,就是經過一段有光的時間,以及一段沒有光的時間,這就算是「一日」。神就是利用這個「光」的收和放,好像人們開燈和關燈一樣,用光和暗的交替作爲一個循環,標示為一日。因爲,起初的時候根本上沒有「廿四小時」這觀念,有的只是光和暗的交替。那麼「一日」究竟有多長?就在乎這「光」和「黑暗」持續的時間有多長,可以是很長的一段時間。

另一點我們要問的是:光和暗是一個交替,問題是:有光先還是有黑暗先?經文說:「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即是先有黑暗,然後有光明,這是一個循環。但奇妙的是這次序剛好與之前所講的「大爆炸論」完全一致。大爆炸後的第一段時期:「黑暗時期」 (Dark Ages)。當時宇宙中物質的密度非常高,以致光前進不了多少距離,就被周圍的物質迅速吸收,不能照射出去。其後第二段時期物質因引力互相吸引,密度越來越大,使核子開始燃燒起來,釋放強烈的紫外光輻射;光便放射出來。

但即使不依賴大爆炸論。單單憑藉聖經本身,也不難明白這事情。聖經用「日」這個字,英文是「Day」。「Day」這個字,像中文一樣,也有多於一個解釋,不一定是指廿四小時。例如「The Modern Day」是「現代」或「現今的時代」的意思。因此「Day」可以解為「日子」、「時代」。聖經裡也有這個意思的用法,讓我舉一些例子給大家看。

聖經、希伯來書3章8節:「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這裡譯作「時候」就是「Day」這個字。這節經文的背景是:神對以色列人說話,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今天聽見神的話,就不要硬著心腸,不要再像以前在曠野時惹神發怒的那個「時候、日子」 (Day)一樣。這個「試探神的日子」有多長的時間?第9節說:「在那裡,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這裡所講的「試探神的日子」 (按:Day of tempting God)有四十年之久。四十年也可稱作「Day」,這是「Day」的正確用法,可以代表一段時期,而這段時期可長可短,絕不限於廿四小時。四十年都稱為「一個日子 (Day)」 (單數)。

如果你覺得四十年還不算長,還可以看看另一例子,相信看兩個例子也足夠了。哥林多後書6章2節:「因為他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這是神對人的應許-「拯救的日子」 (按:Day of salvation),同樣用「Day」這個字。這段時間有多長?是否廿四小時?不是的,這個「拯救的日子」是指由耶穌降生,直至耶穌再降臨之間的那段拯救的時候。到目前爲止已經過了兩千年有多,這兩千年的時間都是「Day of salvation拯救的日子」。在這段日子裡,人可以得救,可以歸向神。可見,在聖經裡「Day日」是相當普遍,不一定限制在廿四小時內,主要視乎經文的上下文意去理解那段時段有多長。

如果我們能正確理解聖經,就不會這麼膚淺去理解,以爲神創世只是用了六日、即144小時。當然,如果神真想在六段、每段廿四小時內創造一切,他也有這個能力。但我們討論的核心是「神事實上是怎樣創造」,而不是「神能否這樣創造」。神是全能的,他想怎麼創造都可以,但我們想知道的是事實的真相是怎樣,神當初是怎樣創造宇宙的。

神永恆的大能

現在我們知道「一日」並不是指「廿四小時」,而是指一段不短的時間。既然聖經說創造分開了六段時期,那我們憑甚麼知道這六段時期是很長呢?一段的時期可長可短,可以是4日,也可以是四十年,但四十年也不算很長。怎知道這段時期是很長很長?

我們可以另一段經文,羅馬書1章20節:「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聖經說,我們可以從神所造的萬物看見「神的永能和神聖」,也就是說「天地萬物的功用」就是讓我們看見「神的永能和神聖」。「永能」是甚麼?就是永恆的大能 (Eternal Power)。天地萬物的作用是為了讓人看見神的永恆的大能。

假若你看見一件事物,這事物只不過較你早三天誕生,那又何來看見神永恆的大能在其中呢?明顯不能。既然那事物是要能表達神永恆的大能,它本身都要接近是永恆的才可以,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如果那事物本身不能給人一種永恆的印象或概念,人怎能知道這事物當中蘊含著「永能」。所以神若要人知道他的「永能」,他就要造一個永恆的宇宙,即使不是完全的永恆,也會是「接近永恆」。而對人來說,一百三十七億年可以算是「接近永恆」了,因爲一百三十七億對人來說只是一個抽象的數字,遠超過人類可想像的。因此,一個「一百三十七億年的宇宙」和一個「永恆的宇宙」,對人來說只是理論上、數字上有分別。但實際上,兩者都差不多,無論哪一樣,對人來說都是太遙遠,太漫長了。

我們再看另一節經文,申命記33章15節:「得上古之山的至寶,永世之嶺的寶物。」這是摩西和約瑟支派的人所說的話,意思是:神會祝福他們,賜他們「上古的山的至寶,永世之嶺的寶物。」請留意當中是如何形容這些山嶺?摩西稱「永世之嶺Everlasting mountains」。試想一想,如果這些山嶺只不過較人類早幾天誕生,摩西會以「永世」稱呼它嗎?「永世」等同是「永恆」。要知道摩西是很早期的人,距離人類始祖亞當不是很長的時間。不要說幾天,即使這些山比人類早幾百年、早數千年出現,也不會稱它為「永世之嶺」。就如你看見萬里長城,也不會稱它為永世之長城 (Everlasting Great Wall),因爲那是秦朝時建造,算不上永世、永恆。唯獨這宇宙、太陽、地球,以及地球上的山嶺,對我們來說,才算是接近永世、永恆。因爲它們在我們無法想像的時候、在億萬年前、在接近無限之前,就已經存在。

從這些例子能看見,聖經所描述的宇宙,並非是很短暫的;事實剛剛相反,聖經說這個宇宙的存在是很長…很長的,對人來說接近永恆那麼長。這當然跟天文學所發現的情況是完全吻合。

其實按照邏輯思考:聖經說這個宇宙是那麼偉大,無邊無際,既然有那麼大的空間,也相對要有那麼長的時間才能平衡。因爲如果宇宙的存在時間很短,空間卻很大,我們怎能觀測到距離我們一百億光年的星體呢?若宇宙沒有一百億年的歲數,那些光怎能來到我們這裡,讓我們看見它們呢?故此時間和空間是成正比的。既然神所造的宇宙的空間是接近無邊無際,它們存在的時間也必定是接近永恆的時間。

所以,如果你能正確理解聖經,就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就不會覺得聖經所說的很無稽。若你能搞清楚聖經所說的,就不會以爲聖經與科學一定會有矛盾或衝突。事實上若兩者所說的都是出於真理、都是事實的真相,它們所講的必然是吻合的。除非你所接收的是假科學或錯誤的聖經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