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起源

李马可牧师主讲

人的思想障碍:科学与宗教互相排斥

前几次,我们谈论了关于灵界方面的事情,是时候转换另一个题目。从这个课堂开始,我们会把思想和目光转移到科学上,题目是「科学的真相」。为何特别选择这个题目?首先需要清除我们思想上的障碍。

「思想上的障碍」指什么呢?其实在很多人的思想里都认为-科学与宗教两者是有冲突和矛盾的,这是不少人的思想障碍。对于无神论者来说,他们会认为科学已经彻底推翻了宗教信仰。这是一个较为早期的想法,主要源于十九世纪时期科学发展大跃进,以致人们走向一个极端,单单拥抱科学,把科学以外的一切事情从根本上推翻了。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观念,我们稍后会探讨这方面。

另一方面,这种思想上的障碍也影响了许多信神的人,令到不少基督徒害怕将科学与宗教扯上关系,他们会回避谈论科学。他们很害怕和恐惧科学的新发现。若新发现什么化石,或找到什么人类的基因 (按:DNA),可以复制细胞等科技时,越多科学上的新发现他们就越恐惧。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似乎科学越发达,宗教就越没有立足之地。所以,我首先要帮助你除掉思想上的障碍。

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真相就是科学与圣经并没有冲突。不单没有冲突,反而科学更加能够印证到圣经的真实性,是对圣经的一个支持。所以我经常说:「科学不是信仰的敌人,反而是信仰的朋友和支持者。」让我再重复说一遍,「真正的科学」与「真正的圣经教导」两者之间不单没有冲突,反而成了彼此的见证。

为何没有冲突?因为两者都是讲真理,讲事实的真相。如果两者都是道出真相,由于真相只有一个,既然两者都是真相,最终必定走在同一条路上,根本不需要害怕这方面的挑战。古语云:「真金不怕红炉火」,如果你手上拿着的是真金,若有人怀疑你,要求你拿去鉴证,你会欢迎,根本不用胆怯。相反,如果你手中的不是真金,心里才会七上八下,担心鉴证后被人揭穿。若这是事实的真相,那就没有什么需要害怕。

「真假科学」与「真假圣经教导」的区别

可有一点你要留意的,我所强调的是「真正的科学」。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假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无论你在街上买什么东西,特别是名牌产品,总会充斥着许多假货。而科学也不例外,很多都不是「真科学」,而是「假科学」!很多看似科学化的观念,实质却是夸大,缺乏真凭实据的支持,只能为人提供肤浅、片面的印象,又或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完全没有理论基础,这些当然称不上为科学。科学是讲求真凭实据,并不是单凭感觉。

一个典型的「假科学」例子,许多人都喜欢引用进化论方面的事情,到某一地步可谓变成了迷信或盲从进化论。我之所以这样说,是有根据的。若你跟人谈信仰,而对方跟你谈进化论,那么你可以向他提问:究竟你看了多少有关进化论的书?你对进化论的研究有多少?根据我的经验,绝大部分的人就是一本进化论相关的书也没看过,而奇怪的是,他们却声称自己相信进化论!你对进化论一点研究也没有,却说自己相信,这岂不是盲从吗?如果你要相信一件事,起码也得研究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进化论的发展,从达尔文的时代直到如今超过百年,仍然只属于一个理论 (按:theory)。理论的意思是还没有通过验证 (按:proven),没有经过真凭实据的考究证明能够成立的,仍然有待证实,故称之为「理论」。若事情已经被验证了,那就称之为定律 (按:Law)。我们需要分清楚两者的分别,可很多人连这分别也不知道。进化论只是一个理论,还有待证实。所以,当我们讨论科学时,必须先搞清楚你所讨论的到底是「真科学」还是似是而非的假科学。若只是似是而非,道听途说的事情,根本没有根据的假科学,又怎么可能去追查真相?现在我们所要讨论的是一些真正有证据作为基础的科学,这是第一点我想让你明白的。

第二,我要强调的是「真正的圣经教导」,这点也非常重要。因为有些人会犯了解错圣经的毛病,曲解了圣经,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导致信徒或教会对圣经一知半解。当他们错误认识,然后再分享一些错误信息给非信徒听时,对方便无法接受错漏百出的圣经教导;但事实真相并非圣经有错,只是那个解说圣经的人解释错误。如果你认识真正的圣经教导,便会明白这是人为造成的错误,而非圣经出错。

这是为什么我特别要向你说明清楚以上两种情况的原因。许多宗教人士很容易有一种执着,有时执着于传统,有时执着于他所听来的道理,而没有认真去反思,究竟所听到的、所接受的是否有错误成份?是否不符合圣经?可惜,很多人也不会仔细去检查。试想一下,科学一边有假的,圣经一边又有解释错误的,就在这么多的误导情况下形成了圣经与科学像「水火不容」的局面,没办法混在一起。但这当然不是事实,因为如果两样事情都是在诉说真相,那么无论他们用什么方法或途径,最后出来的结论必然是相同的,两者必定会协调,可重回同一位置上。

为此,我会举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科学与圣经之间是互相协调。先会从科学角度看,后从圣经的角度看,寻找线索帮助你了解更多。

大爆炸论引起信仰危机?

现在是九月,在三个月前,就是六月十五日 (按:当时为2006年),科学界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盛会,就是世界知名物理学家-霍金,前来香港科技大学演讲。他的演讲内容主要围绕天文学以及宇宙的起源,当中也涉及霍金主力研究的「大爆炸论」 (按:The Big Bang Theory)。这些演讲内容大多不是新材料,关于「大爆炸论」在他本人所著作的时间简史 (按:A Brief History of Time)一书中,已发表过相关的研究,至今应该已超过二十年。当然,霍金本人亲自来到香港,必定引起城中话题,再次激起人们重提这方面的兴趣。

当重提「大爆炸论」时,发现对此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甚至有基督徒前来问我:「牧师,你怎么看大爆炸论?会否对我们的信仰产生很大的挑战、威胁?」这正正就是我所说的「思想障碍」,总觉得每当科学界有新的理论推出,就是为信仰添加一个新的威胁。对于科学界提出新理论时,有些信徒会采取回避态度,视一切科学理论为假的,只有圣经才是真的,这一切科学发现总会随着时间而过去的。然而,这只是鸵鸟政策,当然行不通。

论到「大爆炸论」,相信大家都略有听闻。这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宇宙的诞生是源自一个大爆炸,在爆炸的瞬间,便产生了时间、空间以及宇宙中一切物质。以「大爆炸论」为例,其实此理论并没有推翻或反驳圣经里面的教训;不但如此,「大爆炸论」反而是支持、印证圣经的内容。所以,我与一般人的想法不同,我很喜欢「大爆炸论」。一来有足够的根据,虽然暂时人类还未知道一切,但在已知的资料里,透过研究人员所搜集得到的各方面证据,这个理论能够站得住的可能性相当高;另一方面,这理论奇妙地与圣经许多方面都不谋而合。研究「大爆炸论」的不同人,包括霍金,他们并非为了证实圣经的内容才做此研究,他们只是纯粹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努力研究,最终得出这个结论,而这个结论与圣经所说的刚好一致,当然两者不是预先串通,否则就是捏造证供。就在没有串通的情况下,竟得出相同的结论,那原因就只有一个,因为这就是事实的真相。如果这是真相,那不管你往哪条路走,最后都会到达同一目的地,唯一的分别只是谁会先到达而已。

宇宙的起源

「大爆炸论」并没有推翻或反驳圣经的教导,反而是印证。那么如何印证呢?我们可以稍微学习一下天文学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大爆炸论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是:宇宙是有一个开始的。但在「大爆炸论」提出之前,绝大部分的天文学家相信-宇宙是无始无终,也就是宇宙从一开始就有了,也会一直永远持续下去。从来没有诞生,将来也不会终结。

他们不喜欢「宇宙有一个开始」这种观念,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如果说这个宇宙有一个开始,那么就代表宇宙是有一个源头,也就是说:有可能是由一位神创造出来的。而科学家不喜欢与「神」这种观念扯上关系,故此他们认为「无始无终」才是对宇宙最具可能性的描述。因为宇宙若一早存在,就不需要一个神来创造,也不需要解答宇宙是怎样来的了。

但圣经怎么说的呢?让我们看看创世记1章1节,这是整本圣经的第一句说话:「起初,神创造天地。」这是极其简单的一句经文,清晰明了。英语为:“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复数-诸天) and the earth”。圣经说:「起初,In the beginning」就是表明宇宙是有开始的。可是过往科学家都认为圣经是胡说八道!宇宙怎么可能有开始?哪儿来的创造?宇宙根本一早就存在,何来开始?然而如今「大爆炸论」告诉我们,宇宙的确是有一个开始,与圣经吻合。

大爆炸论者怎么会知道宇宙有一个开始?其实他们所用的方法在理论上并不复杂。首先要知道,宇宙到目前为止都在不停地膨胀,像吹气球般,所以只要能计算它现在有多大,以及它膨胀的速度有多快,那么通过数学的运算便可得出宇宙膨胀的起点。情况就如观察人跑步,如果你知道他跑了多少公里,以及知道他的跑速,便可以计算出他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开始起跑,计算宇宙膨胀的起点也是同样道理。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他们得出一个颇为准确的数字:这个宇宙的起点是一百三十七亿年前,也就是说这个宇宙在一百三十七亿年前就诞生了。

这就是科学和圣经不谋而合的地方-宇宙是有起初的。所以从「大爆炸论」的角度看,不但没有推翻圣经,反而有助证实圣经的真实性。以前科学家不信宇宙有开始,圣经却说有一个开始,故他们拒绝接受圣经的论点,然而现在因为大爆炸论的缘故,他们不能不信了。你会发现,科学兜兜转转一个世纪以后,最终还是证明圣经是正确的。其实很多情况都是这样的,所以你需要分清「真科学」与「假科学」。往往许多似是而非的科学,像是在推翻圣经;但最后找出真相时,便发现圣经是正确的,问题只是你目前还没看见而已。

无论是大爆炸论也好,圣经也好,都在讲述同一个道理:「起初,神创造天地」。只是圣经着重描述「谁是设计者、创造者」,那位总工程师;而天文学则着重描述「怎么创造」,创造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当两者合并起来,便会发现原来两者相辅相成。天文学没有告诉你谁是这个宇宙的创造者,霍金表示:关于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他不得而知。他只知道大爆炸那一刻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在此之前时间和物质根本还没出现。

然而圣经告诉我们,是神开始了这一切。在创世记1章1节中提及了三样事情,有「起初」,有「天」,有「地」。这三样事情是很重要的,「起初」就是时间,有时间才有起初。「起初 (In the beginning)」就是时间的开端,在开端之前是未有时间。实际上,神造了三方面,造了时间「起初」;造了空间,「天」就是空间,而「天」这空间是多于一个空间,故此圣经用了复数 (按:heavens)描写;还造了物质,「地」就是物质。也就是说,神在创造宇宙时,同时创造了时间,空间和物质。这与科学所认为,「宇宙由时间、空间、物质」构成是一致的。

还有,创世记1章1节这句话是相当简短,中文圣经只有七个字。在起初 (In the beginning)的一剎那间,神就创造了时间、空间,以及一切物质。这表达到一个讯息,就是这过程发生极之快速。这事情当然与大爆炸论所描述的也十分相似,大爆炸论指出,在少于一秒的时间内,物质从比原子还小,瞬间膨胀至一千六百亿公里,形成最初的宇宙。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宇宙中所有物质都被呈现出来。虽然比起今天的宇宙,一千六百亿公里的空间算不了什么,但已经比太阳系大上许多倍。所以说,大爆炸论的观点和圣经相符,就是:宇宙是在瞬间形成的。

大爆炸论与创世记

大爆炸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圣经和科学是怎么看大爆炸后那段时期?最近,我在看最新一期的「时代杂志」 (按:当时为2006年9月4日),主题是恒星是怎么来的? (按:How the stars were born?)。时间上相当巧合,其实我已经好几次向人讲述「大爆炸论与圣经」这个题目,上一次大约是两年前,而奇妙的是,我根本不需要重复使用我的讲道材料,因为科学总是不停有新的研究和发现,而我是非常欢喜这些新的发现,因为每次都给我许多惊喜。而随着科学的进步,这次天文学家又有一些新的惊喜带给我们,就是有关大爆炸后的第一段时期:「黑暗时期」 (Dark Ages)。

黑暗时期就是指在大爆炸发生以后,新诞生的宇宙处于一个黑暗状态的时期。这是个很有趣的观点,当提起爆炸,你可能立刻联想到一阵亮光闪现,看过爆炸过程的都知道,所有的爆炸都会放出光芒,如果是核弹爆炸所发出的光就更不得了。大爆炸的瞬间理应会照亮整个宇宙,然而科学家却说那时的宇宙是一片漆黑,真稀奇,那些光去了哪里?

科学家的解释是:原来在大爆炸时,宇宙的温度太高了,以致当中的亚原子 (按:Sub-atomic particle),就是比原子还要小的粒子,不能结合成原子,因为太热、温度太高的缘故,使粒子每次结合,又会迅速分开。并且,当时宇宙中物质的密度非常高,因为宇宙中包含的所有物质都集中在这一千六百亿公里的空间里面;虽然一千六百亿公里对人来说是相当大的空间,但试想像一下,将接近无边无际的宇宙塞进这个空间里,那就相当挤迫了,好比在小房间里住了八十个人。当物质密度如此高时,以致光前进不了多少距离,就被周围的物质迅速吸收,光就不能照射出去,这就是当时宇宙一片漆黑的原因。天文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之为黑暗时期「Dark Ages」,大约持续了数亿年。

我越看这「大爆炸论」就越惊讶。请你看看创世记1章2节,是怎么形容宇宙诞生后的情况:「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圣经用了什么形容词去描写当时的环境?渊面黑暗。也就是说,当宇宙诞生后,紧接着空间和物质出现的并不是光,而是黑暗,这和科学家所描述的「黑暗时期」境况完全一致。所以我越看越觉得惊讶,甚至怀疑自己是在看圣经呢?还是在看时代杂志?

接着更有趣的是,黑暗时期具体是怎样的?科学家说:「在黑暗时期的开端,宇宙是一个没有形状,充满粒子的海洋。 (按:“When the dark ages begin, the cosmos was a formless sea of particles”)」当时还没形成水,「海洋」当然只是一个比喻。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碗很大、很浓稠的汤,整个宇宙都在这一碗汤里面,里面有许多粒子,非常密集。而「formless」就是没有形状的意思,这些粒子未能结合形成原子,各自分散,所以没有固定的形状。你若细心看会发现,科学家所用的字「formless」和英文圣经所说的「地是空虚浑沌」 (按:英文圣经为The earth was formless and void),两者都用相同的用词「formless」。圣经不但把当时物质的形态清楚地描述出来,而且所用的词语竟和科学家不谋而合。所以,科学并不是推翻圣经,反而是引证圣经的真实性。我很欢迎科学可再发掘多些新发现。科学所提出的「dark (按:黑暗)、formless (按:没有形状)」正正就是圣经所描写创世的情况。请你留意,直到近代的天文学才发现这些,虽然圣经早就记载了一百三十七亿年前宇宙的起源,但都需要时间、科技的发达才可找到这些证据去证明。

接下来,一些简单的原子开始渐渐被构成,主要为氢 (按:Hydrogen)和氦 (按:Helium);另外也有目前只在理论上存在的暗物质 (按:Dark Matter)。比较特别的是,氢气 (按:Hydrogen gas)是不透光的,大部分的光遇上氢气,都会被吸收,不能放射出来,这也造成黑暗时期的其中一个因素。

随着时间过去,宇宙的温度慢慢降低,因为引力的缘故,物质开始互相吸引,氢也渐渐开始聚在一起,这些氢原子互相吸引,越吸引越多,越吸引越快,重量和密度也越来越大,这些积聚物的核心开始承受极大的压力,这压力使核子开始融合,释放巨大能量,让内部开始燃烧起来,情况就像发电厂里的核子反应堆。当核子内部开始燃烧,就成为了「星体」,就是宇宙中第一代的星体形成过程。而这些「星体」是非常的巨型,相比太阳还要大上一百倍,而这些「星体」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也比太阳大一百万倍,亮度自然也远远大于太阳。若把这些「星体」其中一颗与太阳交换,在地球上的我们不能活上一分钟。当亮度和热度如此强大的时候,「星体」就开始释放强烈的紫外光辐射,这些辐射能够分解原先积聚的氢原子;随后,宇宙就开始变得透明,光便可以被放射出来。

那你知道圣经是怎么描述这个现象的?创世记1章3节:「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在这个时候,就让光透射出来了。看!科学的每一步发现竟与圣经紧密相连,如同互相仿照一样,看见当中的准确性、吻合性,甚至让你怀疑他们是不是串通好的。

第二代星体

过了许多亿年 (按:宇宙的每一阶段都以亿年计算),第一代星体的内核燃烧殆尽,开始解体,塌陷,也就是星体的死亡。当星体死亡时,它里面的物质或元素会被释放出来。当中释放出来的元素,有碳、氧、氮等,这些元素又会再组合成其他星体,称为第二代星体。科学家发现第二代星体的体积较第一代星体小多了,大部分接近于太阳的大小。

你可留意圣经说,神创造太阳、月亮和星星是什么时候?创世记1章16节:「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圣经记载,神第一日造光,到了第四日 (第四段时期)才造太阳、月亮和天上的星。当我还没接触最近的科学发现时,也不理解为什么星星这么迟才出现。现在借着科学的发现,可以得知第四日 (第四段时期)所记载的不是之前的星体,而是第二代星体,就是接近太阳大小的星体,以及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的星体,是银河系里的星系。因为神创造这些星体的目的是为了给人做记号,透过观测它们的位置便可知道什么时候是冬至,什么时候是春分。所以,神在创造万物的中期,第四段时期才造出我们所熟悉的星体。

当你透过科学去发现宇宙的奥秘时,也就会发现圣经的奇妙。单凭我刚才举的一些例子,你就能了解科学并非圣经的敌人,反而科学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白圣经记载的事情。圣经记载神创造一切,却没有详细描述过程;但随着科学的研究发展,就把其中的过程和步骤清晰地刻画出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和具体地理解当中的一切。例如:为什么会是「渊面黑暗」?又为什么突然有光?为何又这么迟才造出星体?透过天文学的印证,让我们明白清楚圣经更多。

关于神的创造这课题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我们还会继续看下去,比方说圣经所描述的创造次序与进化论也是吻合的;甚至在考古学里发现物种的起源-「物种大爆炸」,就是在一个短时期,突然产生各种各样的物种,都是跟圣经里所讲到的创世非常相似。越多的科学数据就越能帮助我们明白圣经所讲创造的意思,更能印证圣经的真实性。

这是第一方面我想要举例说明的,所以不需要对科学存抗拒、害怕或想逃避的心。如果是真的科学,他诉说的是真理,是事实的真相,就必定会与圣经所说的事实相吻合。

信仰迷思:六日创世?

在探讨「科学的真相」的过程中,我还要讲一些错误的例子,就是对圣经的错误认识的例子;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人们认为圣经不可信。其实不是圣经不可信,只是有些人,甚至是信徒把圣经给解释错了。

在许多信徒与非信徒中,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争论,就是关于这个宇宙的年龄。根据科学家计算,宇宙大约有一百三十七亿年的历史,而地球大约有四十五亿年,都以「亿年」来计算,可见是很长很长的时间。但创世记里说,神用了多长时间造了一切?六日,最后一日是造人。也就是说太阳和地球也只不过是较人类早几天诞生而已。可人类的历史,无论你怎么算,即使把进化论也计算在内,顶多人类 (按:Homo sapiens)也就存在了五十万年。而地球诞生在四十五亿年前,留意:是「亿年」,那么人类的五十万年与地球的四十五亿年历史相比,当中相差了数十亿年,怎么圣经说只相距了几天?如果真的只相距几天,人类哪来这么长的历史呢?

尽管当中的矛盾是如此清晰,可许多讲解圣经的人不真正了解圣经的意思,以致不能正确诠释,导致人们觉得真实可接触的宇宙较圣经所记载的宇宙,要悠久、古老得多,他们认为圣经是在撒谎。我可以清楚告诉你,问题不是出在圣经上,而是讲解圣经的人不理解圣经;他们不能把圣经原本的意思讲出来,因为他们看圣经流于表面。无论看圣经也好,研究科学也好,只要你是肤浅地看,就很容易犯错。

他们肤浅地认为神用六日创世,六日就是六日,一日是廿四小时,看似很明了、简单。然而,一日廿四小时是如何量度出来的?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一次,就是一日,而这个基准就是太阳。有了太阳,我们才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圈,才能够数日子。当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的正上方,就知道现在是正午十二点;当太阳从西边落下,又从东方升起,回到天空的正上方,我们就知道刚好过了一日。

可是你有留意太阳是何时造出来的呢?第四天。那么未有太阳的前三天,怎么才算是「一日」?这是很简单需要问的问题。明显地,「一日」并不是用太阳或地球的自转作基准计算。太阳根本还未出现,所以不能说「一日」等于廿四小时。如果六日不是用太阳来界定,那么我们就需要先了解究竟「一日」是用什么来界定。怎样才算是「一日」呢?我们必须了解清楚圣经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六日指「六段时期」

若不是用太阳来界定,那会用什么来界定呢?理所当然地,我们要从创世的第一日开始寻找线索。神创造万物的第一日,只有一种事物,就是「光」。让我们细心看看创世记1章3到5节,并留意当中用了什么来界定「一日」。

创世记1章3-5节:「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第一步,神创造了光;第二步,神将光和黑暗分开。「创造光」容易明白,但「将光和黑暗分开」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说在神分开光、暗之前,光和暗是混在一起的吗?可是,光和暗怎能混在一起呢?你可以现在尝试一下,但你会立刻知道,那里有光,那里就没有黑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水和油尚且可以靠不停搅拌混在一起,但光和暗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混在一起的,因为光和暗本来就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在定义上就是对立的。

我常常强调读圣经时,必须留意圣经想要表达什么。如果不主动思考,就永远不会明白圣经中想要传达的道理。神在此究竟做了些什么?其实并不难理解,只要你留意看第五节的内容。第5节说:「光称为昼,黑暗称为夜」,你现在明白没有?「昼」和「夜」的分别是在时间上。刚才我们一直纠缠于如何把光和黑暗在空间上分开;但圣经在此所说的「分开」不是指空间上的分开,而是指时间上的分开。因为把光和暗从空间上分开是没需要的;但把光和暗从时间上分开却是有意思的。

所谓把「光和黑暗分开」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神把光展现出来,而在另一段时间里,神把光隐藏起来,也就是黑暗。这就是把光和黑暗从时间上分开了。所以说,神创世时的「一日」,就是经过一段有光的时间,以及一段没有光的时间,这就算是「一日」。神就是利用这个「光」的收和放,好像人们开灯和关灯一样,用光和暗的交替作为一个循环,标示为一日。因为,起初的时候根本没有「廿四小时」这观念,有的只是光和暗的交替。那么「一日」究竟有多长?就在乎这「光」和「黑暗」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可以是很长的一段时间。

另一点我们要问的是:光和暗是一个交替,问题是:先有光还是先有黑暗?经文说:「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即是先有黑暗,然后有光明,这是一个循环。但奇妙的是这次序刚好与之前所讲的「大爆炸论」完全一致。大爆炸后的第一段时期:「黑暗时期」 (Dark Ages)。当时宇宙中物质的密度非常高,以致光前进不了多少距离,就被周围的物质迅速吸收,不能照射出去。其后第二段时期物质因引力互相吸引,密度越来越大,使核子开始燃烧起来,释放强烈的紫外光辐射;光便放射出来。

但即使不依赖大爆炸论。单单凭借圣经本身,也不难明白这事情。圣经用「日」这个字,英文是「Day」。「Day」这个字,像中文一样,也有多过一个解释,不一定是指廿四小时。例如「The Modern Day」是「现代」或「现今的时代」的意思。因此「Day」可以解为「日子」、「时代」。圣经里也有这个意思的用法,让我举一些例子给大家看。

圣经希伯来书3章8节:「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他发怒、试探他的时候一样。」这里译作「时候」就是「Day」这个字。这节经文的背景是:神对以色列人说话,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今天听见神的话,就不要硬着心肠,不要再像以前在旷野时惹神发怒的那个「时候、日子」 (Day)一样。这个「试探神的日子」有多长的时间?第9节说:「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这里所讲的「试探神的日子」 (按:Day of tempting God)有四十年之久。四十年也可称作「Day」,这是「Day」的正确用法,可以代表一段时期,而这段时期可长可短,绝不限于廿四小时。四十年都称为「一个日子 (Day)」 (单数)。

如果你觉得四十年还不算长,还可以看看另一例子,相信看两个例子也足够了。哥林多后书6章2节:「因为他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这是神对人的应许-「拯救的日子」 (按:Day of salvation),同样用「Day」这个字。这段时间有多长?是否廿四小时?不是的,这个「拯救的日子」是指由耶稣降生,直至耶稣再降临之间的那段拯救的时候。到目前为止已经过了两千年有多,这两千年的时间都是「Day of salvation拯救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人可以得救,可以归向神。可见,在圣经里「Day日」是相当普遍,不一定限制在廿四小时内,主要在于经文的上下文意去理解那段时间有多长。

如果我们能正确理解圣经,就不会这么肤浅去理解,以为神创世只是用了六日、即144小时。当然,如果神真想在六段时间、每段廿四小时内创造一切,他也有这个能力。但我们讨论的核心是「神事实上是怎样创造」,而不是「神能否这样创造」。神是全能的,他想怎么创造都可以,但我们想知道的是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神当初是怎样创造宇宙的。

神永恒的大能

现在我们知道「一日」并不是指「廿四小时」,而是指一段不短的时间。既然圣经说创造分开了六段时期,那我们凭什么知道这六段时期是很长呢?一段的时期可长可短,可以是4日,也可以是四十年,但四十年也不算很长。怎知道这段时期是很长很长?

我们可以看另一段经文,罗马书1章20节:「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圣经说,我们可以从神所造的万物看见「神的永能和神圣」,也就是说「天地万物的功用」就是让我们看见「神的永能和神圣」。「永能」是什么?就是永恒的大能 (Eternal Power)。天地万物的作用是为了让人看见神的永恒的大能。

假若你看见一件事物,这事物只不过较你早三天诞生,那又何来看见神永恒的大能在其中呢?明显不能。既然那事物是要能表达神永恒的大能,它本身都要接近是永恒的才可以,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如果那事物本身不能给人一种永恒的印象或概念,人怎能知道这事物当中蕴含着「永能」。所以神若要人知道他的「永能」,他就要造一个永恒的宇宙,即使不是完全的永恒,也会是「接近永恒」。而对人来说,一百三十七亿年可以算是「接近永恒」了,因为一百三十七亿对人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远超过人类可想象的。因此,一个「一百三十七亿年的宇宙」和一个「永恒的宇宙」,对人来说只是理论上、数字上有分别。但实际上,两者都差不多,无论哪一样,对人来说都是太遥远,太漫长了。

我们再看另一节经文,申命记33章15节:「得上古之山的至宝,永世之岭的宝物。」这是摩西和约瑟支派的人所说的话,意思是:神会祝福他们,赐他们「上古的山的至宝,永世之岭的宝物。」请留意当中是如何形容这些山岭?摩西称「永世之岭Everlasting mountains」。试想一想,如果这些山岭只不过较人类早几天诞生,摩西会以「永世」称呼它吗?「永世」等同是「永恒」。要知道摩西是很早期的人,距离人类始祖亚当不是很长的时间。不要说几天,即使这些山比人类早几百年、早数千年出现,也不会称它为「永世之岭」。就如你看见万里长城,也不会称它为永世之长城 (Everlasting Great Wall),因为那是秦朝时建造,算不上永世、永恒。唯独这宇宙、太阳、地球,以及地球上的山岭,对我们来说,才算是接近永世、永恒。因为它们在我们无法想象的时候、在亿万年前、在接近无限之前,就已经存在。

从这些例子能看见,圣经所描述的宇宙,并非是很短暂的;事实刚刚相反,圣经说这个宇宙的存在是很长…很长的,对人来说接近永恒那么长。这当然跟天文学所发现的情况是完全吻合。

其实按照逻辑思考:圣经说这个宇宙是那么伟大,无边无际,既然有那么大的空间,也相对要有那么长的时间才能平衡。因为如果宇宙的存在时间很短,空间却很大,我们怎能观测到距离我们一百亿光年的星体呢?若宇宙没有一百亿年的岁数,那些光怎能来到我们这里,让我们看见它们呢?故此时间和空间是成正比的。既然神所造的宇宙的空间是接近无边无际,它们存在的时间也必定是接近永恒的时间。

所以,如果你能正确理解圣经,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就不会觉得圣经所说的很无稽。若你能搞清楚圣经所说的,就不会以为圣经与科学一定会有矛盾或冲突。事实上若两者所说的都是出于真理、都是事实的真相,它们所讲的必然是吻合的。除非你所接收的是假科学或错误的圣经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