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愛吸引我們

李馬可牧師主講

今天想與大家從一節經文開始,就是詩篇63篇3節,是一句出名的經文:「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

這首詩篇也有人把它寫作一首歌。相信在座當中有不少人認識這首歌:「Thy Loving Kindness」 (你的慈愛)。Thy Loving Kindness是一個令人覺得溫暖的翻譯。詩篇說到「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是一個不容易的體會。你想想,這個世界有什麼比生命更加好呢?什麼叫「比生命更好」呢?「比生命更好」的意思是,如果有兩樣事情,要選擇其一,你寧願不選生命,都要選神的慈愛。我們能不能做出這個選擇呢?你會不會真的覺得「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加好」呢?無論如何,即使喪失生命,我都要選神的慈愛,這是否你的心聲呢?你能否認同詩人大衛呢?

為什麼有人能這麼深地去體驗神的愛呢?以致他會覺得神的愛比一切更加好。比生命更好,就是比一切更好了。還有什麼能夠比生命更好呢?詩人能夠那麼真實地體驗神的慈愛,所以大衛那麼愛神。難怪他被稱為合神心意的人,因為他體驗到神的慈愛真的如此美好,以致他對神充滿感恩,並用他的愛去回報神對他的愛。一個人如果真的能體驗到神的慈愛和美麗,覺得神的愛比一切都好的時候,那麼他就自然會全心全意去追求神,想得到神。世界上所有好的事情都是一樣。你去追求它,是因為你覺得它好,值得擁有。但如果你發現在一切的當中,神的慈愛才是最寶貴、最美好的,那當然你會全心全意去追求他。所以在下面第五節和第六節說到:「我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我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你。」。「飽足了骨髓肥油」的意思就是吃了罕有、貴重的大餐。詩人很開心地讚美神。這就是詩人對神的回應。

神吸引人去愛他,不是人強逼自己去愛神

所以主耶穌說:「人能夠去到他那裡,是因為神吸引他」。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因為神吸引那個人,好像一塊磁石去吸鐵和金屬,鐵和金屬就會自然過來。主耶穌在約翰福音6章44節說:「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被神吸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主耶穌不是說神帶領他。當然神會帶領我們,但如果神帶領我們,我們不動,那神有什麼法子呢?推你?神不會推你,神會吸引你。

如果你能掌握這個原則去追求神,你的屬靈生命應該可以大步前行。追求神最重要的是神那份吸引力,不是講求我們的努力,不是說你去強迫自己,要咬緊牙關,拼命地衝,不是去強迫自己盡心盡性去愛神。你如何強迫自己去愛一個人呢?我沒有聽過一個人會強逼自己去愛人。其他人也不可以強逼自己去愛你。即使他拿槍對著你,問你愛不愛他,也是沒用。你不愛他就是不愛他。其他人不能強逼你去愛他,你也不能強逼自己去愛其他人。

所以談到去愛一位異性、追求異性,很多時都不是你主動去愛他、去追求他,其實一切也是被動的。偶然之間,不知為何,你發現對方身上有些事情很吸引你。你無可抗拒地被吸引過去,想去追求他,是被他吸引的。英文的說法很有趣的:「Fall in love」,中文的意思是「跌入愛河」。人可以跌入不同地方,例如水坑。你不是跳入去,不是「Jump in love」。所以英文不用jump,也不是dive into (按:潛入) love。Fall in love是有被動的意味,是不知不覺間跌下去了。

所以你要明白愛一個人不是你主動的,是被動的。是你被他吸引,然後你去愛他。不是我們自己主動,而是你發現了對方的美麗。雅歌都是這樣說,雅歌1章4節:「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王帶我進了內室,我們必因你歡喜快樂。我們要稱讚你的愛情,勝似稱讚美酒。他們愛你是理所當然的。」。留意這裡說「理所當然」,是自然的、應該的。為什麼?因為那件事物太美了。所以你的菜式如果真的很有內涵、味道很好,你可以不用打廣告,客人就會在餐廳門前排隊,願意等半小時、一小時,甚至兩小時,來吃這美食。人自然會被吸引過來,不需要強逼你去,也不需要減價促銷。

吸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一個人去追求神,是他發覺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加美好。除了追求他,還有什麼可以做呢?所以雅歌說「理所當然」,我們是沒有可能強逼自己去愛神的。強逼出來的愛不可能是真心的,所以俗語有云「勉強沒有幸福」。你強逼自己就是勉強,我們也可以勉強去做,但這只是暫時性的,最終也行不通,是沒有幸福的,只會以失敗收場。所以如果你要去追求,不是自己主動的,而是你要去發現對方的美麗,被他的美麗去吸引。

正如之前和大家分享,我讀聖經,研讀神的話語,是完全不需要去強逼自己的,也不需要編時間表去規範自己,因為我是被吸引過去的。即使在我剛剛信主時,去看神的話語,便感到滋味無窮,比吃大餐更好,非常享受。你會不會設計一個時間表去安排自己享受?是不需要的。當你享受那件事情時,自然會經常想起它。有沒有人需要強逼自己去吃雪糕呢?不會吧。你經過超級市場,也會看雪糕減價了沒有,經常都會留意它。你反而要控制自己不要買太多,不要吃太多!如果你真的享受那件事,是不需要逼自己去做那事情的。

問題就在這裡,如何才可以被神的愛吸引我們呢?使徒約翰這樣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約翰一書4章19節)是神先愛我們,然後他的愛吸引我們,我們才去愛他。但問題是,有多少人能夠體會到神的愛呢?以致他覺得被神吸引了過去。神愛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我們都經歷過一些神的愛。但為什麼我們對神的愛的回應都是這樣微弱呢?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只有很微弱的回應,時有時無。是不是神不愛我們呢?不是。是不是神愛得我們不夠多呢?也不是。我們知道神很愛我們。你每星期返教會查經、聽道理,你已經被洗腦:「我們知道神愛我們。」我們都會機械式地認同。沒錯,神愛我們,但問題不在於你有沒有被洗腦,不在於你是否機械式地認同,問題在於你能否感覺得到。

你能否感覺到神的愛?

「感覺」是很重要的一個詞語。如果你感覺不到那份愛,那這是不是愛呢?他愛你,但你感覺不到。如果「愛」這事也不能令你有感覺,那還有什麼事情能令你有感覺的呢?可能痛苦便有感覺吧。如果對那件事沒有感覺,對你而言那件事很難成為真實。那件事客觀上可能真實存在,但主觀地沒有真實感。所有事情,要主觀地真實,一定要感覺到才行。感覺不到怎可能是真實呢?這不是一個知識的問題。當然你知道神為你犧牲他的兒子去救贖你,但問題不是你知不知道,問題是你感不感受到這一份犧牲,感不感受到這份恩情,有沒有真的觸動你的心?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的困難在於感覺不到。

怎樣才是「感覺得到」?我分享一個例子,你就會明白什麼是感覺得到。在數星期前,有一則很特別的新聞。如果你聽過,應該都記憶猶新。新聞是關於一名中年男士,他是一個丈夫,已經四十多歲。之前他的肝臟有一些問題。到六月時,醫生再檢查他的肝臟,證實他已經肝衰竭。即是說,那個肝已經無法痊癒了。所以醫生就安排他去排期換肝,當然很多人也等著換肝,但因為他的情況比較趕急,所以他排在換肝名單中的第二位。在八月的時候,終於有位人士因中風死了,而那位人士願意捐肝出來給他。所以,他便能夠入院,進行換肝手術。就在換肝的過程中,醫院突然通知那做手術的醫生,說在這位過世病人的身上找到癌細胞。當然那一刻醫生不知道肝裡頭有沒有癌細胞,但有很大的機會有癌細胞,所以很特別地,醫生馬上停止了手術。

當時醫生已經開了他的腹腔,已經將與肝臟連在一起的東西,包括膽管都切除了,只剩下兩條連接肝臟的血管。如果那兩條血管都切除了,就無法回頭了。所以真的是在最後一刻暫停了手術。之後醫生將切除的東西都重新連接。然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一些失誤,就令這名病人的內部受細菌感染。因為你打開了腹腔,感染細菌的機率也是很大的。所以他的情況很差,持續發燒並陷入昏迷。醫生要盡量令他的情況穩定下來,所以在短時間內,他需要換一個肝。否則他就危在旦夕,可能只可多活數日或數星期。所以他的太太上電視,呼籲大家去捐肝,希望有人於這危急存亡之秋救他的丈夫。在這個情況中,如果有人願意捐半個肝,你要知道人只可捐半個肝,因把整個肝捐出去是會死的。若有人捐半個肝給你,你會怎樣呢?事實上也有這樣的情況。有一些人非常愛他的親人,願意把肝捐出來。但有時因為某些原因,親人未必適合捐肝給病人。即使親人願意,但也不能把肝捐給病患者。

這件事最終都有完美的結局。在一至兩星期之後,有另一位病人逝世,他的家屬願意把他的肝捐出來。醫生檢查過這個死者的肝情況合適,也沒有癌細胞,所以就為他進行換肝手術。之後他的情況也穩定了。這個肝把他從瀕死的一刻拯救出來。你可以想像,他知道整件事的經過後,想想這位捐肝的死者的家人為他所作的,他可以確切地感覺到那份愛,真的把他的命救回來,令他感動到不知道可說出什麼話來了!雖然這位捐肝的人士已經去世,但他的家人願意把去世的親人的肝臟捐出來,在香港並不是普遍的事,因為中國人一般都不能接受「死無全屍」。所以他非常感激這捐肝人士的家人。即使是一個屍體的肝,能夠救到他的命,他也非常感激。如果真的用活人的肝,這個家庭把半個活人的肝和你分享,當然你更感激他們。第一,他會失去半個肝;第二,做手術的過程中會有生命危險,捐肝的人或會有後遺症和其他各種風險。如果這個人仍然願意捐半個肝去救你,你說你能否感受到他的愛呢?感受到他願意為你所作出的犧牲呢?

但主耶穌不是捐半個肝給你或捐一個腎給你。主耶穌是把整個生命捐給你。為什麼你感覺不到呢?你知道主耶穌把整個生命捐給你,但你什麼也感覺不到,不是太感動。但如果有人願意捐半個肝給你,你便很感動,為什麼?這就是問題所在。如果那位捐肝給你的家人,之後其中一人需要你捐一個腎給他。之前他們捐過肝給你,你猜你會否願意捐一個腎給他?其實只是捐一半腎,因為人有兩個腎。當然其他器官也可以,不一定是腎。我們會否願意捐呢?他們幫助過你,到他們有需要的時候,你或你的家人會否同樣地去幫助他們呢?這要你自己才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會覺得,在正常情況下,我們應該都會這樣做的。「別人怎樣待我們,我們就怎樣待別人」是天公地道的,覺得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你現在可以明白為什麼保羅在羅馬書12章1節說:「將身體獻上,作為活祭,是理所當然的」。你會很驚訝,將身體作為祭物獻給神,為何是理所當然呢?「以愛還愛,以命還命」不是理所當然嗎?這是正確,應該要做的事情。這並不需要強逼自己。如果你真的領受過別人的恩情,別人這樣救你或你的丈夫、太太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救他的家人、他的丈夫或太太呢?作為一個正常人,是很應該的。但問題是,你感覺得到嗎?在醫院內發生的事情,你有很強烈的感覺。雖然這件事不是發生在你的家庭,但你看新聞時應該都會感覺到。你會有認同的心。如果有人捨棄半個肝給我,我都願意這樣報答他。所以你要知道「感覺到」是很重要的,我就是用這個例子去說明這一點。感不感覺到會決定你對神是真正的感恩,還是根本沒有這份感恩之情。

所以很多時問題不在於我們知不知道這件事,不在於我們是否承認這件事,不在於我們是否接受這件事,而在於我們是否能感覺到這件事。換句話說,這件事有否去到我們的心呢?這件事可能只是傳到去我們的頭腦。為何我們對神的回應如此微弱呢?是因為沒有達到去你的心。

如何做一個感恩的人?

為什麼我們知道,但是我們感覺不到呢?如何才可以感覺得到呢?所以我們下一個問題是,如何才可以做一個感恩的人?做一個感恩的人等同感受到、感覺得到神的愛的人。

我從一個故事說起。有一個高中學生,名叫阿宜。阿宜是一個很乖巧的女孩子,讀書成績不錯,很用功。阿宜很希望得到一部新的手機,她一直用的那部三星手機已經是幾年前的款式。而且那部舊手機不能使用新的功能了。班內其他同學已經有新手機,全都有很多功能,令她很羨慕,希望可以換一部新手機。但看看自己所儲下來的零用錢,不足夠去買一部新手機,但又不敢向父母開口,因為他的家庭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並不富裕。而且阿宜猜想父母的回應會是負面的,認為舊手機還可以使用,為什麼要換呢?所以阿宜沒有開口跟父母說這事。後來,阿宜生日那天。他萬萬想不到爸爸送了一份生日禮物給她。當她拆開生日禮物,發現是一部全新的蘋果IPhone 6 (按:在此講道時,蘋果IPhone 6是最新的手機型號),是一部夢寐以求的蘋果IPhone 6!你可以想像到阿宜又叫又跳,好像猴子一般,開心到哭了出來。她用力地抱著爸爸,又走去抱著媽媽,抱著他的頸不斷親親親,親了大概五分鐘。阿宜又跟爸爸媽媽說:「我會用心讀書的!我會報答你們,不會辜負你們的。」

來到這裡,我們要問一個問題:阿宜是否一個感恩的人呢?你開始想,表面上都像是一個感恩的人,因為她不斷地親爸爸媽媽,又會感謝爸爸媽媽,答應他們以後會勤力讀書,那麼阿宜應該是一個感恩的人。不過,你又想,我這樣說,明顯另有內情吧。所以你就開始猜想我的答案。為何你不想一下你的答案是什麼呢?你不需要問我的答案。究竟阿宜是否一個懂得感恩的女兒呢?

沒錯,阿宜很強烈地感受到父母的愛和付出,因為爸爸媽媽送她一部那麼貴的手機。其實一個高中的男孩或者女孩對爸媽所做的事,有如此大反應,這種場景並不常見。如果是小學生,幼稚園學生就可能會反應大一點。究竟阿宜是否一個感恩的女兒呢?答案沒有這麼簡單。去到這個階段我都無法回答你。我們還要看下去才知道。

一時興奮與感恩

首先,我們要分清楚,一時的興奮和感恩是兩碼子的事。當你的夢想成真,甚至乎現實發生的比夢想中的還要好,你會感到興奮。阿宜心中想要的手機未必要像蘋果IPhone 6那麼好,可能只是三星Samsung Note就已經很滿足了。IPhone 6已經完全超過她的夢想了。當她收到IPhone 6時,她不需要吃興奮劑就已經興奮不了。這是自然反應,等同你中了獎,你會不會極度興奮呢?所有人都會吧,除非你是心理不正常的人。當然自然反應沒有什麼不妥。在DSE放榜時,當學生收到的成績是出人意表地好的時候,當然會又叫又跳吧。從他的反應,你就知道他的成績非常好。他會向校長、老師、同學等等逐一握手。如果要一個得獎者出來致辭,他會說什麼?他當然會說:「多謝」。不論是金像獎還是香港小姐,得獎者都會說:「多謝!多謝爸爸媽媽,多謝……」。你說他們不是真心嗎?你不能說他們不是真心。

感謝人是一個自然反應。自然反應有什麼不好?自然反應有一個壞處,就是你沒有經過仔細的消化,只是一個條件反射,就像別人打一下你的膝蓋,你的腳就會自然地往上踢。你還沒將事情消化,你的感謝未必是從心的深處發出來。你會感謝人是很正常的,例如你追巴士,距離巴士有三十公尺遠,而所有乘客都已經上車了,巴士司機從倒後鏡看到你正跑過來,所以便停下來等你,你便跑跑跑,跑了二十秒才追上巴士,你上車後不斷喘著氣,對巴士司機說:「多謝,多謝!」你會很感激這位巴士司機,因為他等了你二十秒,很少巴士司機願意這樣做。

感恩是有深度的

「感謝人」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從聖經的「感恩」來看,這些自然反應尚未到「感恩」這個層次。「感謝人」只是正常的社交禮儀。「別人為你做一些事,你向他道謝」是對的,但未到聖經「感恩」的層次。「感恩」和「感謝人」的主要分別,可以用一個詞來總結,就是「深度」。聖經的感恩是有深度的。聖經的感恩不像一般人所指的,普通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禮儀,或者一般性對人的感謝。一般人的感謝都是很輕微、很平淡、短暫的。但聖經所指的感恩是有深度的,是很強烈的,刻骨銘心的感謝。這就是兩者之間的分別:淺層次和深層次。

我們再談阿宜,剛才她在客廳收到禮物,開心得又叫又跳,又承諾父母不同的事情。然後阿宜就入房間,把禮物拆開,把IPhone 6拿出來,愛不惜手,她看見手機的顏色就是她所喜歡的顏色,很漂亮!可能是香檳金色吧。然後她就把手機蓋打開,將舊手機的電話卡換過來,蓋上,然後裝上電池。然後電話開啟了!之後阿宜試一下手機不同的功能。例如自拍,然後說,這部IPhone 6的第一張相就是我本小姐啦!她感到十分高興,然後將相片傳送給其他人,讓他們知這信息是由IPhone 6傳送的!讓全人類都知道,阿宜我有一部IPhone 6了。這麼美的電話一定要展示給其他人看。然後就看看要下載什麼應用程式。那就是說,阿宜的所有心思去了哪裡?就是去到電話那裡了。這是阿宜一號。

之後是阿宜二號。阿宜二號回到房間後,拿起手機看一看,便再沒有任何其他動作。她想:「為何爸爸媽媽會送手機給我呢?IPhone 6可是很貴的啊!爸爸媽媽只是用小米而已。為什麼他愛我多過愛自己呢?一部IPhone 6能買兩部小米了。」阿宜二號會坐下來想,為何爸爸媽媽要這樣做呢?爸爸媽媽真的愛我,甚至多過愛自己?他們自己都沒有,但也願意送給我。又再想一下,為什麼他們知道我要換新手機呢?我部手機還可以繼續正常運作,他們打電話來也接收良好。為什麼他們會知道我想換新手機呢?為什麼他們那麼留意我呢?IPhone那麼貴,我也不好意思開口問他們。原來他們真的知道我的需要,就像聖經所說,你未曾開口之前,你的父親已經知道你需要什麼。原來天父是這麼留意我們所想的事情。當阿宜想到這裡,她的心思意念已經不再專注在她的手機上,而是透過手機,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是何等深,是何等的無微不至。相比之下,手上的手機還沒有父母的愛那麼吸引。她覺得父母的愛很寶貴。一號和二號的分別就在於此。

用物質來換取愛,就全被藐視

你覺得自己是一號還是二號?所以我說,聖經所指的感恩是很深的,不是一時之間的情緒。情緒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反應。你開心的時候自然會向人道謝。道謝後你會想,為什麼要道謝呢?對方可能只是一個工人。所以深深地消化是感恩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去到最後你能否看得到,就像阿宜二號一樣,明白到父母的愛遠超過這部手機的價值。愛才是最珍貴的東西,不是手機。很多時我們會被物質影響,物質令我們覺得很吸引。

聖經怎樣說呢?在雅歌8章7節說:「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如果有人拿他家中一切的財寶,所有的物件來換取愛,他以為財寶可以換到愛,聖經說,這個人就全然被藐視。全然被藐視指什麼?會被人鄙視,被人說你庸俗。你以為用物質便可以換取到愛?你知不知道愛的寶貴?如果你不知道愛是最寶貴的,以為物質是最寶貴的,那麼你就是庸俗、被人鄙視、被人唾棄的,你一點格調都沒有,一點品格都沒有。你所著重的是什麼?是著重物質,還是物質背後所代表的愛呢?什麼對你來說才是寶貴的呢?你是否真的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還是一個全然被人鄙視的人呢?

當然,我們對阿宜就不會有那麼高的要求,她始終只是一名中學生。雖然她已經是一名高中生,但還未成長,還未到懂事的階段。但你呢?在座當中,我想我們在座當中全部都是成年人了。成年人應該不像中學生那麼膚淺吧。阿宜一號和二號的分別在於:一號是為物質去感激,是一個膚淺的回應,一個膚淺的感激;二號的分別在於她開始觸摸到這份愛,開始能體會那份愛,被那份愛去吸引她,以至她發現這份物質的禮物跟這份愛去相比,算不得什麼。二號開始去到一個正確的層面。究竟你和我是阿宜一號,還是阿宜二號呢?這件事需要我們去深深思想。而且我們不是青少年了,是成年人。

十個得痊癒的麻瘋病人

所以我想和大家看一段經文,讓大家明白成年人又是一個怎樣的情況。這經文在路加福音17章11至19節:「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痳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這裡說有十個生大痳瘋的病人,去找主耶穌醫治他們。當時大痳瘋是不能醫治的絕症。在近這數十年間才找到醫治這病的方法。十個人去找主耶穌醫治他們的絕症。這是帶給人極大痛苦的絕症。痛苦不是純粹在身體上,而是在精神上,因為患痳瘋病是要被隔離的。你可以想像,你要被隔離人群,不可以和任何人接觸,連家人都不可以。你可以想像情況就像被放逐,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而且這是一生的事情,除非你病好了。所以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情況。但主耶穌真的治好了他們,十個患大麻瘋的人全都被治好了。而故事中描寫到的是,十個人被治好,最後只有一個人回去感謝主耶穌。所以,真正懂得感恩的人其實是很少。世上有多少人會像阿宜二號呢?十個人之中不知道有沒有一個人是阿宜二號。大部份人都是一號,而懂得感恩的人就很少。

故事裡面其實有一點是很奇怪的,是令人費解的。令人費解的事是什麼?就是只有一個人回來。主耶穌的能力我們是無容置疑的。但為何只有一個人回來?其餘九位都不回去感謝主耶穌?是否很奇怪?你可能說,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所以當你看聖經時,你要懂得問問題。如果不懂得問問題,你就不能掌握主耶穌所說的事情。奇怪的地方在哪裡?奇怪的地方就是沒有可能。這九個人難道沒有良心嗎?別人治好你的大麻瘋,你竟不向人道謝?有可能嗎?這是有違常理的。任何人幫助過你,例如巴士司機等你,讓你能趕得上那班車,你也會向他道謝。這九個人的良心被狗吃了嗎?沒有可能吧。他們最少都會向主耶穌表示感謝吧。但這九個人一句話都沒說,這真的有違常理。再加上其中一人俯伏在地,去感激主耶穌,另外的九個人卻無動於衷,這是什麼一回事?即使你當場覺得太驚奇,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反應,不懂得要去感謝人。但如果有人開了頭去感謝主耶穌,那麼你也應該會跟著去道謝。但他們沒有。這人向主耶穌道謝後,另外九人也沒有去道謝。這真的有違常理。這九人真的沒有良心至這程度嗎?他們一點表示都沒有。

有些解經家說,痳瘋病人沒有回來,是因為他們趕著去找祭司檢查。這是當時的律例,你說你已經病好了?所有人都可以說自己病好了的。若真的病好了,便要去祭司那裡,讓祭司宣佈病人已經得到潔淨,對群眾公開宣告,讓群眾可以接納他們。所以這些病人心急如焚,想快一點去找祭司。我們可以想像到那些病人非常著急。不過,說一句:「謝謝。」要花你多少時間呢?就像這個俯伏在地,向主耶穌道謝的,我想整個過程最多五分鐘就可以完成吧!或者你覺得五分鐘也太長,那麼在二十秒內不斷地感謝耶穌,這也可以吧。所以,你還是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呢?

你會否回來感謝主耶穌?

這九個麻瘋病人真的如此急忙,連感謝的說話也不說一句?這真的有違常理。關鍵在哪裡?關鍵在第14節:「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有沒有留意這一句?他們在什麼時候得到潔淨?是他們聽了耶穌的話,去的時候,才得到潔淨,並不是立刻得到潔淨。他們是在去找祭司的過程中得到潔淨。經文下面其實重複了兩次同樣的意思。所以第15節這樣說:「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有沒有留意到這句說話?見到自己好了,「就回來」,是代表他已經行了一段路,所以用「回來」一詞。第18節也是這樣說:「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這個人是撒馬利亞人,所以叫外族人。這節經文也用了「回來」 (按:return)一字。這樣很明顯是這個人走了,然後再回來。他們被治好的時候,已經離開耶穌一段距離了,然後這個撒馬利亞人再回來感謝耶穌。

回來有多困難呢?這要看走了多遠路。如果你只是走了一、兩分鐘,那麼回來就很簡單了。但如果走了半小時才發現病好呢?這樣我需要半小時回去,然後又多用半小時回到被治好的地方,去找祭司,這樣一來一回就整整多了一小時。若行了一小時後才發現病好呢?再回來又再去就要兩小時了。聖經很特別,沒有提及他們行了多久。所以你不妨問問自己,走了多遠,你仍然會回去感謝主耶穌呢?完了聚會後,你坐升降機,一直走,用了五至七分鐘到了地鐵站,正當你打算付錢入閘時,發現自己的病好了,但還未付錢。那麼你便回來吧,反正也只是十分鐘內的路程。幸好我還沒付錢,沒有浪費車費!你會否回來呢?應該可以吧。如果我不回來,水平太低吧。但如果我已經付錢了呢?這樣就差很遠了,你出閘後,再入閘的話,就要多收一次錢了。因為即使在同一站點,入閘後再出閘,是要罰款的。之後你便會想,我即使回來,耶穌也可能已經不在了!你會想,主耶穌可不會坐在這裡等你回來向他道謝,主耶穌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他可能在村的某一角落,甚至已經去了另一條村。所以你便想,如果我回來後,找不著耶穌,那麼連車錢也要賠上了。之後你就會想,我心裡感謝耶穌就成了,也是一番心意。如果你已經入了閘,上了車,坐到去尖沙咀了,那麼由尖沙咀坐地鐵回來就很麻煩了。

如果從這個方向想,你還會回來找耶穌嗎?如果你已經走了四分三的路程,還會回來找耶穌嗎?你可能會想,先去找祭司,然後再回來找耶穌,或者更划算。當然,你回來得越晚,能找到耶穌的機會率便越低。而且,見完祭司之後,你會否再回來也是未知之數。因為你當刻或許會想,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家人,何不先回去見一見家人?如果我太太見到我痊癒,她一定十分開心。子女看見我,會飛撲過來,不斷和我連連親嘴。耶穌?不打緊,他或許日後會來我這條村子。將來遇到他,再向他道謝吧。你會慢慢生出很多其他的想法。

所以為什麼我會說,這九個人不是完全沒有良心,他們並非完全不想感謝耶穌。如果他們痊癒的時候,耶穌正正在他們的面前,他們都會感恩。即使他們不懂得俯伏在地,旁邊那一位俯伏下來,他也會跟著做,俯伏下來,因為感恩是自然的反應。但問題是當你走了一大段路程後,再回去感恩,這要花很大的功夫,耽誤很多的時間,之後再找祭司,那時祭司可能已經下班回家了。那麼你就足足耽誤了一整天的時間,不能潔淨了。你要等到明天,今天就不能回家跟家人團聚了。你或許會想,不需要做到這麼盡,我心裡感激就可以了。主耶穌應該不介意的,因為他非常愛我們,希望我們早點可以得到潔淨吧。這應該是主的心意,應該是對的。你會用很多很多的理由去解釋,支持自己。基本上你只想到自己的益處,多於想向你的恩人道謝。這就是問題的核心。所以這是深度 (按:depth)的問題。如果只是輕輕鬆鬆,平平常常地感謝一下耶穌,那麼每一個人都會願意這樣做。但如果是要付出代價,要很認真去做,甚至你要去放棄一些事情來感恩,那就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可能會錯過見到祭司的機會,甚至如果明天是公眾假期就更糟糕了 (按:祭司在星期日不會上班)。

心是在禮物上還是在施予者上?

所以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的選擇是什麼呢?你的心所寶貴的是什麼呢?是禮物的本身?還是那一位施恩的神,那一位賜禮物的主呢?你是需要取捨的。哪一件事物對你而言更加寶貴,更讓你想將所有精神投放在內呢?就像阿宜一號,對父母當然會很感恩,不過感恩後,所有心思就集中在那份禮物上。究竟是禮物還是贈送禮物的施予者在你心中呢?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很多人都會陷入一個情況:當神顧念你,當神給你一份恩典,一份禮物,一份出乎你意料之外的恩賜時,究竟哪樣事物是你更加重視的呢?是禮物的本身,還是神無微不至的慈愛呢?

不同人或會想從神身上得到不同的東西。有人可能會想得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當你得到這份工之後會如何呢?會否好像阿宜立刻拆禮物的心態一樣,將所有心思意念都放在那份工作上呢?當你有一份新的工作,無論是辦公室的工作,還是教書的工作,你會否整天在想,如何裝備自己,預備自己,如何做好這份工作,為求做得妥妥當當呢?會否渴望在這份工作中,做很多的事情呢?你很快便會被工作佔據你的心思意念,所有心思只是想著怎樣可以把工作做到最好,把每一項細節都安排妥當。又或者神給你一個合適的居所,當你擁有那房子後,你會否全心全意在想如何整理好房子,不停在想如何裝修,甚至是普通的清潔打掃工作、室內設計,傢俬如何放置,或要如何配搭不同的傢俱?

當然,不是說我們不去預備工作,不可預備家庭事務。送禮物給你是讓你可以使用禮物。例如父母送手機給你,父母早知道你會使用那部手機,並不是說你要把手機收藏起來,以記念父母的養育之恩。你這樣收藏手機當然沒有問題,因為這也是該手機的其中一項功能,讓你可以永世記著父母的恩典。不過當然你也可以去使用那部手機。問題在於「心」,不在於行動。關鍵是在於你的心。你要問你的心,哪一件事情對你而言更加重要?你的心會否被那件事完全佔據?還是你的心被神的愛吸引過去,以致那件事情對你而言雖然很珍貴,但不及神的愛那麼珍貴。這要問你的心才知道。你的心在哪裡呢?主耶穌說,你的心在哪裡,你的財寶也在哪裡 (太6:21)。

絕大部份人的心思只集中在禮物上,去想如何可以用盡那份禮物,不遺餘力地開發它、使用它。但對於認識和體驗神的心、感受他的慈愛呢?有多少人會不遺餘力地去做呢?那麼你便知道,什麼事情對你來說是輕,什麼事情對你來說是重。

所以感恩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然禮物不一定是物質,還可以包括健康。如果你患病,或者你家人患病,而神真的出手幫助你或你的家人,病情真的好轉了。一般人的正常反應就是想著如何調養好自己的身體,讓身體變得更健康強壯。又會想買些什麼藥回來吃,又或者做運動,使身體更加好。所有心思去哪了?就是健康。所以神給你什麼,你就注重什麼,因為那件事是你夢寐以求的。很可惜,那份禮物最後取代了神的位置。禮物的目的是讓你看到神的恩賜,神的慈愛。很可惜,這些禮物在很多情況下卻成為我們認識神的絆腳石。

第一個對比:心在物質,還是在永恆的事物上呢?

時間都差不多了,我要說最後的一部份。為什麼我們的心會放在禮物上?禮物原是好的,可以讓我們體驗神的愛,到最後反而令我們分了心。究竟有什麼因素令我們成為阿宜一號或二號?當然這和我們的選擇有關。如果你選擇了一號,你只能得到神的禮物;但如果你是阿宜二號,你能得到禮物,而藉著這份禮物,你更能得到神的愛。很多時候我們弄錯了,令到我們得到神的禮物,但得不到神的愛。你知不知你的損失有多大?神的愛比禮物貴重很多倍,但很可惜我們總是選擇膚淺,表面的那一樣,失去了更寶貴的那一樣。我們沒有讓神藉著他的禮物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的心中,這就是羅馬書第五章所說的。我們只是讓IPhone澆灌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沒有讓神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中。

如果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中,你會發現,沒有事情可以與這份愛相比,沒有事情可以比生命更美好,全宇宙間沒有東西可以與這愛相比。但你有沒有得著這份愛呢?還是你只想得著禮物?為什麼兩者之間有分別?這是和兩個對比有關的。

第一個對比是你的心在物質還是在永恆的事情上呢?這是關鍵。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如果你很記掛物質上的得失,那麼自然地你對情義、恩情會看得很淡。你不可能兩件事都著重。別人對你的關心,你會感受不到,但如果別人送給你禮物,你就會感受得到,因為你的心傾向物質。所以你對物質的事有很大的回應,有很大的喜悅。相比之下,對於別人關心你,別人愛你,你沒有多大的感覺。你只會看,我有什麼利益?你關心我是好,但你關心我不能帶給我實際的利益,那麼你就沒有感動了,因為凡事你只會想得到好處。只要你有利益好處,就會有「感覺」。因為你的心在那一邊,你就自然會有感覺了。所以你要想,你對什麼有感覺呢?你對物質便很有感覺。但你對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的愛,人的關懷,沒有實質的利益,那麼你就感覺不到了。所以有時感恩只是屬物質界的事情,因為那個人以物質為重。一個物質化的人是不會對屬靈的事有感覺的,因為這不是他那杯茶,不是他喜歡的事情。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拜偶像,如拜黃大仙、拜車公,當然要還神。還神也是一種感恩的表現。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從來沒有聽過黃大仙,車公愛我。當然也沒有人會說:「我愛黃大仙。」、「我愛車公。」你只會聽到什麼呢?「車公保佑我」、「黃大仙保佑我」。「保佑」的意思是,你給我好處,例如讓我升職,或者保佑我們免除災難。當偶像保佑我之後要如何?要還神。還神是什麼意思?就是去感謝他。其實這樣和黑社會很接近。黑社會都會去保護你,然後你去交保護費。其實過程是一個交易,是不談及愛的。你對我好,我對你好,天公地道。所以又有「酬神」一詞:酬就是報酬。有來有往才是禮也。所以「酬神」並不是在說愛,而是在說利益,是一種交易。所以很多人都可以對神感恩,因為神對我好,我也對他好,要「酬神」。但其實你只是感受到神給你的禮物,不是感受到他的愛,只是一種「酬神」式的感謝。我們也是有良心的人。別人對你好,你就自然對別人好。但你只能停留在這個層次,為什麼?因為你只是停留在物質界的事,並不著重屬靈的事物。你並不著重人的委身,人的愛,那一份捨己,那一份付出。你對屬靈的事物並沒有感觸。所以問題是,你對物質的事物有反應,還是對永恆的事物有反應呢?

第二個對比:自我為中心,還是以別人為中心?

第二個對比就是:你的心態是以自我為中心、集中在自己的身上,還是集中在其他人的身上?如果你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你不只會感謝神,還會感謝人,因為你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好處。你也會很感謝送禮給你的人,因為你從他身上得到好處。正如你的老闆都會很感謝你,所以過新年時,老闆會給你花紅。老闆甚至會讚賞你,因為你是他的得力助手,令他得到更大利益。老闆稱讚你,其實是為了他自己,在你的身上,他得到利益。這樣不能達到真正的感恩,因為你是為自己的利益而做。如果你是以別人為中心,那麼你的思想就會完全不同。當你不再想自己能得到什麼,而是想:「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呢?這不是他應份做的。為什麼要這樣愛我呢?為什麼他要這樣關心我呢?我是否真的是一個好人,懂得愛的人呢?」

你會開始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不再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為何神要這樣關心我呢?我有什麼好的地方值得他關心呢?我有什麼特別之處,令他注意到我呢?在這地球上,七十多億人中,有多少人認識神?有多少人會上教會?有多少人能上一間能認識神的教會?有多少人能夠去到一間,能聽到神的道理的教會呢?只有很少、很少人。你會不會問,為什麼是我呢?為什麼神會給我這個機會呢?如果神不給你這個機會,你不可能認識屬靈的事情。你會從神的角度想,多過從自己的角度想自己的事情。你會想,神每日每月每年這樣看顧我。你認識神有多少年?有些人五年,有些人十年,有些人超過十年。你知道在十年內照顧一個人,要花多少心血呢?神每天無論大事小事,他都看顧。神在每一件事中都帶領著你。你知不知道當中神下了多少功夫?為什麼神要在我的身上花那麼多心血呢?你要想神,不要單單想你自己。這樣你才能體驗到,神的愛真的是何等偉大。知不知我十年內可以犯多少罪?知不知我叛逆了他多少次?知不知我得罪了神多少次?但神仍然繼續耐心地幫助我。如果我是神,我一早放棄了自己,對自己說:「算了吧,你沒救了。」但神並沒有放棄我。為什麼神要不離不棄地愛我呢?經過了那麼多年歲月,神還是繼續愛我們。這樣的想法和一般人很不同,你不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是從別人的角度出發。

所以感恩是很深層次的一件事情。感恩是需要和你的性情配合。希望我們能夠深深地去思考,去體會神對我們的愛。他的愛是真實地存在,只不過我們的心有沒有對他的愛去開放。我希望我們最終可以體會到,感受到什麼是神的愛。那時你就可以像大衛般說:「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加美好,更加寶貴」。到那時,你就不需要再強逼自己,你就會發現可以將萬物視為糞土,快跑地跟隨神,因為你覺得他的愛是唯一最寶貴的事,是你唯一想要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