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

李马可牧师主讲

上一篇信息我们已经看过,从历史的角度去硏究圣经记载的可信性。历史学家指出如果要研究一本古代的书籍,要从三方面去看:

  1. 文献本身的正确性;
  2. 所记载内容的一致性;
  3. 外在的证据。

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只是它自己在自圆其说?因为书籍所记载的内容不会存在于一个真空里面,它总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里产生。而它的背景及内容是否吻合以上列出的三方面呢?前面两方面我们上一次已经详细讨论过了,今天我们就集中看「外在证据的鉴证」。

对宗教书籍的偏见

今天我们要看external evidence (外在证据)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圣经以外的证明,能够证实圣经所讲确有其事呢?早在18、19世纪初期,有不少人、包括不少学者对圣经有很大质疑。基本上有两大质疑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对圣经有偏见。偏见从何而来?就是认为它是一本宗教书籍,写作目的是什么?就是用来传教去说服人的。这样很自然就令人怀疑它是否客观。它写作是另有目的,故此它的取材全部都适合它所用,对它有用就撷取。这样就会怀疑它的公平、准确性,质疑它会否有偏颇的情况出现。这是第一个令他们质疑的因素,但这只是他们观点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就这样下定论,一本宗教书籍一定不公道、一定有偏颇。这只是一个假设,对吗?更重要的是圣经所强调的是真理和公义,若它本身传播公义和真理,却用一个不正当的手法,用一些虚谎的内容去欺骗人,那就是很邪恶、很恶毒的一本书了。

先前的考古发现并不全面

第二个因素是由于先前的考古学发展的成就比较limited (有限度)。故此对于古代一些历史和考古方面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只知道一些却不全面。根据他们所知道的部份与圣经所记的内容好像有冲突。这方面迟些会给大家一些例子,现在先讲一下这情况。根据他们所知道的与圣经所记载的有冲突,两者不协调。他们就认为圣经是错的、记载的内容是假的。这是由于当时考古学的发展有限,所发现的事物不够详细所致。

这情况有些类似我们以前讲过的科学,100年前的科学,对圣经有很多质疑。当科学继续往前发展,对事物的真相越来越清晰的时候,我们的看法就有了很大的改变。正如当初达尔文时代,大家都觉得进化论似乎是可以成立的,因为他们对于事物和生命的了解很少,在一知半解之下就对这方面产生了一些误解。

同样在考古研究方面,自从19世纪中期,大约在1850年代考古学开始发展,很多新事物的发现,以致之前对圣经的质疑,很多方面都得以平反,逐一得到考古新发现的支持,大大印证了圣经在历史方面的可靠性。我们先总括一下圣经在考古方面的实际情况,之后我会给大家一些例子说明这方面。实际上考古学的情况,以前是一半认识、一半不认识。但目前来说,无任何考古的发现能够证明圣经里面记载的任何数据是错误的。当然我们不可以说所有的事都已经有了证据。在圣经里面特别是远古时代的事情,还有很多事情未找到考古的证据。但以我们能够找到的证据来看,没有任何一样考古的发现能证明圣经里有任何一点资料是错误的。相反,正如我所讲,很多考古新发现证明了圣经里面记载的数据全都正确。我今天也会讲一些例子去证明这方面。

考古的两类型证据

关于考古的证据,基本上有两个层面:一个是general (一般性的),另一个是specific (具体的)。General是找到一般性的数据,来帮助我们认识那时代的生活文化和环境。这些数据是一般性的数据,与圣经记载的完全吻合。即是说圣经所记载的完全合乎当时的环境、风俗和文化。

另一类型的证据是specific具体的、个别事件的,对于某一件事或物,直接找到清楚的证明,证实这事件当年曾经发生过,这就是两个类型的证据。

先用一个例子讲到general (一般性的)这方面,关于创世记里面的记载。创世记除了讲创世,记载亚当、夏娃之后,也有人类初期的发展史。除了大家听过的亚当、夏娃,很有名的亚伯拉罕,还有晚一些的摩西等。关于亚伯拉罕那个时代,亚伯拉罕的子孙、甚至挪亚洪水时期的记载,在以往18、19世纪的时代来说,很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也质疑创世记所记载的事情是否属实,他们完全找不到任何支持和证据,甚至有些学者质疑那时代的人不懂文字,怎能记录事情呢?他们提出很多的质疑,原因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考古证据。

Ebla板块的发现

在1970年代,考古学有一个很重大的发现。在叙利亚以北的一个叫Ebla的地方找到大量的板块,板块是用黏土制造的一块块泥板,在上面雕刻一些文字。以前当然没有书,再早的时期连羊皮卷也没有。他们怎样记载事件呢?有的在山洞里画画、有的用泥制造成一块块泥板雕刻文字。在Ebla那地方他们找到很多板块,上面记录了很多那时代的文字,考古学家着手去研究这些文字。根据文字的内容、板块的质料等各方面,最后鉴定是约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文物。公元前2300年是属于很早期了,比摩西时代要早850年,比亚伯拉罕年代还要早一百几十年。发现这么大量的板块之后,研究发现里面有很多圣经创世记里所记载的人名、地名,在此之前是完全没有找到证据的。例如:圣经有个地方叫「吾珥」,亚伯拉罕就是住在吾珥。之前有些学者质疑是否真有吾珥这地方?但发现圣经里的人名、地名很多都在板块上出现。

又例如:一个地方名叫「迦南」。有没有听过迦南?迦南就是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之后去的地方。在亚伯拉罕年代圣经已经提过迦南,神已经叫亚伯拉罕离开他的故乡吾珥,去定居在迦南,在创世记里有这个名字。之前的学者说迦南这个地名,不是在那么早的时候有记载,只是在后期的考古文物、文献上才有迦南这个名字,之前是没有的。所以他们质疑圣经所记是否真实呢?或是后来的人所写,他们借用了一些不同时代的数据,所以错漏百出。是这样吗?如果你现在写很久以前的历史,的确会错漏百出。因为以前的生活与现今在许多方面已经起了变化。例如:有些地名,古时是这个名字,现代是另一个名字。如果你不熟识历史的话,你用现在的名字称呼古代那地方,历史学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但圣经所记载的历史是完全准确的,甚至在人们 (包括学者们)的手中还没有这数据时,圣经已记载下来了,因此可知圣经不是后来才编写抄袭的,而是真正当时实时记录的文献,不是后人杜撰的故事。Ebla那些板块里面已经有迦南这个地名记载,而因着1970年代的考古新发现才推翻了之前那些质疑。这就是我所讲的general evidence (一般性的证据),见证当时的环境条件,证明事情各方面也吻合圣经的记载,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实际状况,并非虚构的事情。

对于一般性的证据或者我们不是那么容易欣赏它的重要性,因为要看各种条件、要看人民的生活状况、地方名字、人的名字,不同时代的人会用不同的名字,古时和现代人的名字也很不同。但是看Ebla板块上的记载,当中的文字、风俗等数据,都完全合乎圣经所写的。这就是一般性的社会、风俗、环境的吻合。

巴比伦最后一任君王

现在我们可以看specific (具体性)的证据。我们看旧约但以理书,但以理是一个以色列人、是旧约的一个先知。但以理时代以色列已经亡国了,记载是旧约比较后期的阶段。以色列国被巴比伦国灭了,将以色列人掳去巴比伦,很多以色列人成了巴比伦的奴隶。

但以理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被王赏识成了朝中的高官。不过他对神很忠心,详细情况可以看圣经记载,我们在此集中讲史实方面。我简单描述一下但以理书第5章的情况。当中讲到巴比伦王伯沙撒王 (Belshazzar),他有喜事宴请群臣,但那时有一个异象神迹显现出来,突然有只很大的手指在王宫墙上写字。王当时看到这事惊惶失措,在但以理书第5章「当时,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王看见写字的指头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像脱节,双膝彼此相碰」。他向巴比伦的术士等人宣告:「谁能读这墙上的手指所写的文字,把讲解告诉我,他必身穿紫袍,项带金练,在我国中位列第三。」国中的术士也来了,但没有人懂得解释。于是找了但以理来,唯有他能将墙上的字解释给他听。但以理拒绝了王的赏赐,反而指出王的骄傲,心不谦卑。当时巴比伦灭了以色列国,将以色列圣殿服侍神的器皿,拿来当酒杯喝酒。他亵渎神、冒犯神,骄傲。所以神要惩罚他。但以理解释写在宫墙上的文字是:『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意思就是「神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并且说明:「他的国将会分裂,被玛代人和波斯人灭了」。墙上所写的字是要告诉他,他的国将要亡国了。

事情就是按但以理所讲的发生了。「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玛代人大利乌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迦勒底即是巴比伦。即是说伯沙撒王就是巴比伦最后一任君王,被玛代波斯灭了他的国,杀了他,这是但以理书记载当时的事迹。

问题在哪里呢?就是在历史里面从来没有出现过「伯沙撒」这个名字。在所有圣经以外的典藉里面、在任何考古历史的记载中从来没有提过「伯沙撒」这人,他是从哪里来的呢?根据已知的历史记载,巴比伦最后一个君王叫Nabonidus (那波尼德),这与Belshazzar (伯沙撒)完全不同。根据历史记载,那波尼德是巴比伦最后一个君王,巴比伦是灭在这个君王手上,而非「伯沙撒」,根本没有这个人。所以历史学家为了这记载大肆抨击圣经根本是胡说八道,是自己在编写历史。

但事情的结果怎样呢?最后在近代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可以说考古学的发现帮助圣经洗脱了很多莫须有的罪名。近代发现了另外一些纪录,记载里让我们知道事实真相,真相是伯沙撒就是那波尼德的儿子。而当时父亲与儿子,两个人在巴比伦同时作王。你可以称他儿子为「摄政王」,这并非很罕有的事,很多国家也有这个情况。有时是代君王掌管一些事务,管辖一些地方。现在我们知道原来他们是两父子,父亲将他的王位,趁他仍活着时,传给儿子,使他与父亲一起掌权、一同执政,管理不同事务和地方。

有了这数据叫我们可以更加明白圣经所讲的。你记得伯沙撒王赏赐但以理什么呢?在国中位列第三。为何是第三而不是第二呢?那第二是谁?难道是太后?王后?古代历史里王后没有什么权力的,王后一向没有执政掌权的。现在考古帮助我们明白了,因为那时巴比伦有两个王:那波尼德和伯沙撒。明显但以理是不会超越他们两人,将他升到最高就是位列第三。事情的真相就是这样,正如我之前所讲的,以前以为那波尼德就是末代君王,巴比伦是灭在他手上的。原来是我们错了,而非圣经错了,伯沙撒才是巴比伦最后一个君王。我们没有想到,原来可以同时有两个君王。这些发掘出来的新证据终于可以还圣经一个公道。

攻陷耶利哥城

另外一件圣经记载,关于旧约约书亚记的,这也是一件个别事件,记载在约书亚记第6章。当时约书亚是以色列人的领袖,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去攻取那地方,在那地方立国。这是他们进入迦南地后所打的第一场仗,我们知道第一场仗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之后的成功与否,这场仗要去攻取耶利哥城 (Jericho)。

他们从南面上去攻打,你看以色列地图,耶利哥城是在那地方最南面的一个城市,非常接近死海。打这场仗是很特别的。过程记载在约书亚记6章。神告诉他们这场仗的打法:叫所有士兵、祭司出来,排成一条人龙;祭司先行,后面跟着很多士兵。他们的攻城方法是怎样的呢?就是围城,因为耶利哥人不出来跟他们打仗。这是古时常见的策略。有敌人来攻城,就关上城门,因为城墙建得既高、又厚、又宽。当时没有飞机大炮,怎样可以攻入城里呢?所以只好围着城墙,但他们紧闭城门,就很难攻打进去。耶利哥人就这样想:「迟些你们就会粮尽,自然就会退兵」。当时以色列在那一带也很有威名,很多族人也害怕他们。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离开埃及时发生的十灾,连红海也分开了给他们过,厉害得吓死人。所以耶利哥城的人也很怕他们,不想跟他们打,关上城门。

以色列人怎能攻破耶利哥厚厚的城墙呢?约书亚记6章3节记载「神这样吩咐他们,你们的一切兵丁要围绕这城,一日围绕一次,六日都要这样行。」就是要绕城六次,然后到了第七天,那一天要一次绕城七次,然后吹公羊角-「呜……」声音很大很响的角。当听到号角吹响时,所有百姓、士兵都要大声呼喊,尽力地叫喊,耶和哥的城墙就会塌下来。

听上去好像神话故事一样,大声呼喊,城墙就会倒塌,那就不用发明「飞毛腿导弹」了。以色列人照着神所吩咐的去做,圣经记载他们绕城六日,到了第七日他们绕城七次。这记载在6章15节「第七日清早,黎明的时候,他们起来,照指示绕城七次;惟独这一日把城绕了七次。」。之后领袖约书亚就发号令叫他们喊叫,因为神已经把那座城赐给他们了。约书亚记6章20节「于是百姓呼喊,祭司也吹角。百姓听见角声,便大声呼喊,城墙就塌陷,百姓便上去进城,各人往前直上,将城夺取」他们一同呼喊,祭司吹角,这样城墙真的倒塌下来。城倒塌后,百姓便冲入城里。留意两次也讲到「往前上去」将城夺取 (书6:20)「百姓便上去进城,各人往前直上,将城夺取」。接着在6章24节「众人就用火将城和其中所有的焚烧了。」他们将城夺取之后,用火将整个城都烧毁,金子、银子和铜铁那些烧不掉的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圣殿的宝库里,这就是当时攻陷这个城的过程。

耶利哥城发掘出来的古迹

看到这里,不相信圣经的人就会说:「荒谬,这样也能打胜仗?如果这样就可以攻陷城,还需要练兵吗?」耶利哥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耶利哥城究竟有没有倒塌下来呢?若倒塌了,那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倒塌呢?从1907年开始,以色列就有发掘耶利哥城的古址,曾经试过三次发掘:1907年、1930年、1950年,发掘出关于耶利哥古城的遗迹,让我们了解多些。我们知道这些发掘全是在平地之下的。如你有些认识考古学就会知道,所有遗物都是埋在地底下的。所以,考古就是不停地挖、挖、挖,从早挖到晚,不停地挖,有时甚至要挖很多层。

图1:地底下的墙

(看图1地底下的墙)你以为这是一幅普通的墙。它以前是一幅墙,现在已经由顶到底完全埋藏在地底了。以前倒塌下来的建构物,后来的人不会花功夫去清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在瓦砾上面继续建造就可以了。这是以前惯常的造法,一千数百年来都是如此。

(看图2石块与泥砖)图中右边是一幅墙。这些一块一块的是什么呢?是石块。你留意到石块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另外一面、左边的则不同了,有没有留意到?是四四方方很整齐的,这些并非石块,而是用泥做的砖,非常人工化,使到每块砖的尺寸都比较一致及平坦。

图2:石块与泥砖

在1950年完成了发掘之后,我们可以看见耶利哥城的遗址了。现在全耶利哥城一切所有的都是在地底下的。耶利哥城的建筑是这样的, (看图3护土墙结构)你见到这幅墙很高。下面是土壤,要令土壤比较稳固,所以这里铺了石头。作用就如我们现在经过山边见到的护土墙一样,让石头保护土壤以致不会流失。然后再在上面,用泥砖建更高的墙,那墙就较稳固了。

图3:护土墙结构

城破后留下不解之谜

在发掘遗迹里面,有几点我们需要留意的。第一,他们把整座城发掘出来。发现了这些非常坚固的城墙,除了北面城墙的一部份外,全都倒塌下来。东面、南面、西面的泥砖墙全部倒塌下去,就是刚才见到的泥砖墙,当中的石块还在,但泥砖墙全倒塌了。这是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我说很奇怪呢?一座城,若要成功地攻陷它,一般来说城破了,城墙的状况是如何?有一部份会倒塌,攻城士兵会打破几个缺口,但没有人需要把城墙全部拆毁的。要知道拆城墙是不容易的,要花很多时间。古时不是放炸弹这么简单,通常只是弄破几个缺口冲进去,就可以夺取整座城。没有人会花长时间把城墙全部推倒下来。但在耶利哥他们竟发现东、南、西三面的城墙完全倒下,只剩下北面一部份的墙没倒下。这就是发掘出来后,发现的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是一般的攻城不会出现的情况。这是第一点。

图4:黏土器皿

第二,就是去看城里面的情况,发现城里还有很多房子的墙壁、地板。当然这些都是在泥土下面挖出来的,发现墙壁、地板,全部有被火熏黑过的痕迹。而且房屋里有很多倒塌下来的砖头、木材、还有不少家居器皿,而其中很大部份都有烧焦的痕迹。就证实了圣经所说, (约书亚记6:24)以色列人真的用火烧城,整个城被火烧毁掉。考古学者甚至发现在剩下来的一些家居器皿里,虽然外面被烧焦了,当时他们通常用黏土做器皿,所以可以烧焦,但未必烧坏。 (看图4黏土器皿)打开那些器皿,你猜发现了什么?发现里面还有一些谷物。当然经过几千年,已经变化了,但找出来的,仍然看到很多器皿盛载着谷物。

这些谷物有什么奇怪呢?谷物在当时来说,是一些很重要、很宝贵的东西。若你在当时去打仗,见到谷物,你会怎样?一定会去抢夺,没有人会留下一些谷物的,这些是粮食,在以前的社会食物是很宝贵的,故此是不会被留下来的,一定会被攻城的人抢掠的,除非神禁止他们去取,要他们全部烧毁一切,他们才不会拿走。你要明白,这些完全没有被抢掠的谷物,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在战争中,败的一方是不会留下任何谷物的。就算是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攻打苏联。苏联因不能阻止德军的推进,他用什么方法去对付德军呢?就是把谷物全部烧毁-「焦土政策」!烧毁谷物。你虽然打胜仗,但没有粮食,怎样支持下去呢?

打仗最重要的是粮食,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但学者们发现到,在耶利哥城里面很多房子中、器皿内均有谷物,却无人抢夺,这是非常奇怪的。再加上,为何那时他们仍然有谷物储存?为什么耶利哥人不吃掉粮食呢?那就证明打仗的时间很短。若当时以色列人不是因这方法去破城,他们把城门紧闭不出来,围城时间长,必定断粮。种田的地必在城的外围,他们又不能去外面收割,城里面的粮食迟早吃完。但考古发现它里面还有很多谷物,就是证明很短时间内这场仗就打赢了。但以色列人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赢呢?这座城那么稳固、墙壁又坚固,以色列人怎可以在短时间中攻破那些墙壁呢?以上看到每一个的发现都证明以色列在圣经记载当年那场战争,的确是以这方法去赢的,在很短时间内三面城墙全都倒塌下来。

北面城墙不倒之因

除了北面的墙之外,其余三面城墙都全部倒下。北面的墙为何没有倒塌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看约书亚记第2章,你会发现圣经的准确程度举世无双。

当时,约书亚带领以色列大军逼近迦南地,预备过河进去。在未派大军去打仗之前,一般的军事行动会先怎样做?现在军事也是这样,会派侦察机去打探。当时约书亚派探子去看地势,窥探当地人,视察环境看看应该怎样攻打。在约书亚记第2章,记载当时约书亚派了两个探子去耶利哥,记录当地地形,看看可以怎样攻打,并画出地图。但是,你有探子,别人也有探子,对方的探子发现有两个人混了进来,立即到处去追查他们,那两个以色列探子逃走。无意中走进了当时在耶利哥的一个女子叫喇合的家里。耶利哥人四围去搜他们,逐家逐户去搜捕,来到喇合的家里。就问她说:「你有没有看见两个可疑人物来过呢?」喇合藏了他们并回答:「他们来过,但后来未关城门的时候就走了,快点去追吧」。那些追兵就离开她家到城外去追赶他们。之后这女人叫他们尽快逃走,她已经支开那些追兵了。为什么她要这样做呢?因为她知道神是上天下地的神。因为她听过以色列人在埃及、在红海所发生的事。她说:「我知道雅伟 (1)已经把这地赐给你们。」 (按:“雅伟”和合本译作“耶和华”)。所以,「现在我希望当你们攻城、灭城的时候,可以恩待我和我的家人,好让我们不用和此城一起丧命」。所以那两个探子就承诺保护她全家。之后,喇合就用绳将两人从窗上吊落城墙外。因为她的房子是在城墙边上,是靠着城墙而建的。整件事情的经过记载在圣经约书亚记第2章。

[注 (1)「雅伟」或作「雅威」是英语「Yahweh」的音译。旧约圣经里神的名字希伯来语是:יהוה‎, YHWH。英语「Yahweh」是YHWH加上元音组成。可参考以下网站:https://zh.wikipedia.org/wiki/雅威;https://zh.wikipedia.org/wiki/四字神名]

看了这部份,大家就可以理解到,为什么北面的墙有一部份没有倒塌下来。因那女人的房子就在那里。如果这堵墙倒下的话,那么她的房子就会被埋了。全家人都会被倒塌的泥砖、杂物活埋而死。

她的房子在北墙那边。考古学者发现就是只有北墙的一部份没有倒塌。其余的城墙全都倒塌了。真的是奇妙的记载,与今天的考古学发现完全吻合。刚才我提过,以色列人攻耶利哥时是从南面上来,那他们逃走的时候会向哪个方向呢?走向南面?错了。往南面走就必死。追你的敌人必会猜你往南面走。打仗时,敌人猜你往南面走,你就要向北面走。对吗?这样追兵就更难追上你。虽然兜了一个圈,但没有人追会更加安全。

几千年后考古的发现,将一个城的遗迹挖出来,展现它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当年所发生的事迹,竟然发现所有情节跟圣经所记载的完全吻合,圣经的真实是毋庸置疑的!二十世纪考古学的新发现把圣经的记载活现在我们眼前。

主耶稣的出生

讲了不少旧约的事,我们转去看新约。新约的情况如何呢?路加福音2章是关于主耶稣出生的事情,很多人也听过这事迹,不用特别介绍。路加2章1-2节记载:「当那些日子,该撒亚古士督 (罗马的君王)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头一次行报名上册的事」。报名上册就是人口登记。而他们的人口登记是很特别的,不像现代的方法,现代人口登记是派人员上我们家登记。他们不是如此,他们登记是要每一个家庭回去自己的家乡登记。类似中国的春运,每个人都回乡。我们都知道每年春运的车票有多紧张,当时的情况更困难。因为绝大部份平民只能用双脚走回家乡。 (路2:3)「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当时就是这个情况。耶稣的父母当时侨居在以色列一个小镇拿撒勒。所以耶稣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那时他们就带着耶稣回去他们的家乡。玛利亚当时已怀了身孕,大腹便便地坐驴子千里迢迢回家乡。耶稣的家乡在哪里?伯利恒。正因为有人口登记这件事,所以耶稣最终就在伯利恒出生。想不到因为这个人口普查,竟然应验了700年前神的预言。弥迦书5章2节「伯利恒的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 (弥迦书是公元前700年的著作)。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细节都配合得天衣无缝,非常准确、奇妙。

但有人质疑,当时究竟有没有人口登记这回事呢?根据路加福音记载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举行人口登记的事情。考古学家或历史学家一向的认识,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时间应该是公元后6年或7年的时候 (6或7AD)。

耶稣出生是什么时候?大约是公元前5年左右 (5BC)。这计算当中还有一个曲折的过程。起初历史学家是以耶稣的出生年份为公元后的第1年去计算。他们就定那一年为公元元年。但是,多年后才发现,之前的计算是错了,相差了几年的时间。实际上公元前5年 (5BC)才是耶稣出生的时间。 (可参考维基百科之题目:耶稣降生)

既然耶稣是在公元前5年出生,而居里扭作巡抚时是公元后6年或7年。两者相差10年以上的时间,这样就不对了。所以,很多人说这里是路加记录错了。虽然居里扭有作叙利亚巡抚,不过年份就不对了。直至前一段时间,有新的文献出现。在安提阿这个地方有些新出土的文献,一些石刻 (inscription),石刻里面指出居里扭是叙利亚的巡抚,不过时间不是公元后的6年或7年,而是公元前7年左右的事。为什么有这些不同的记载呢?再继续找下去,在1964年,再发现另外一些用拉丁文写的一些板刻,拉丁文是罗马用的主要语言,发现原来居里扭曾经两次管辖叙利亚;一次在公元前7年,另一次在公元后的6至7年。而在他的两度任内亦记载有税收、人口普查这些事情。这样事情才真相大白,原来居里扭曾经两次作过叙利亚的巡抚。历史学家也指出当时的人口普查大约是每7年才有一次,最后也证明不是圣经有错,只不过是当初的历史资料不齐全。这里也让我们知道圣经的记载是非常认真,准确的。路加写路加福音时在1章3节就清楚地注明:「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

洪水与挪亚方舟

最后要讲一件事,在圣经里记载许多事件当中,其中一件非常特别的事。对我们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就是关于洪水及挪亚方舟的事。我相信很多人即使不熟悉圣经,但也听过关于洪水、方舟这些事迹。

这是旧约很早期的历史,比亚伯拉罕更早,记载在创世记第6,7章。当时人类在地上犯了很多严重的罪。故此,神的审判要临到他们。神是用什么审判他们呢?就是用洪水来审判当时世代的人。当中有义人挪亚,他是跟从神的、是公义的人,神用方舟去救他们。神叫挪亚造一艘很大很大的方舟,然后让世上愿意悔改、愿意离开罪恶的人可以进入方舟里避过审判。可惜没有人听挪亚的话。每个人都取笑他是傻瓜,造一艘那么巨大的方舟在陆地上,有什么用呢?当挪亚一家人都进入方舟也带了地上很多生物进入方舟。然后,洪水来了将那一带幅员广阔的大范围全都淹没了。圣经里面的记载,那一带所有人及陆地上的生物全部都死掉,这是圣经记载的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

不同典籍均有记载大洪水

这件事有没有证据可寻呢?究竟是否真有洪水、真有方舟这回事呢?关于证据方面,我分几个部份向大家讲解。

首先,我们看历史上的记载:这方面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差不多所有在地球上的古老文化,包括中国在内,也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或传说。其他国家的记载,我们未必熟悉。但是凡是中国人应该都有听过中国的洪水事迹吧。就是极有名的「大禹治水」。不只是圣经记载有洪水,中国古史也记载有洪水。更奇怪的是许多古文明国家都有洪水的记载。这就很不寻常了。我们去看看这些记载,差不多概括了全地球的古代文化。

《National Geographic》 (国家地理杂志)在2000年10月份的期刊里,也讲到洪水这题目。它里面提到的一个现象:“Almost every culture on Earth" (差不多地球上所有文化都提到古代的洪水)。大致上的经过也差不多,洪水时死了很多人,只有一小部份人能避过,没有被洪水淹没。请问,为何这些古代民族都是不谋而合有这个事迹流传下来呢?有什么可能性呢?除非真有其事,然后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没有人可以操控影响这么多古代民族,古时的信息并不发达,不可以有这么大规模的影响各个文化,除非是真有其事。这些古民族包括巴比伦,他们的著名古史《Epic of Gilgamesh》中译为:《吉尔伽美什史诗》,这是读古代史必读的书之一。这巨著里面提到有一个很大的洪水,当中有一个人物,他造了一只船,这船救了他的家人、朋友及动物。你认为他是否抄袭圣经呢?但这是巴比伦的历史。巴比伦为何要抄袭以色列人的古籍呢?以色列只是一个小国,甚至一度沦为巴比伦的奴隶。

希腊的历史也是如此,都是说有些人因洪水来了,他们带着儿女,进入了一个很大型的「箱」,这里形容为一个「箱」。爱尔兰也有这个传说、印第安人亦有这样的传说,所讲的全都很相似。印第安人是在哪里的呢?在北美洲。为什么连他们也有这个传说呢?巴比伦在中东、希腊在欧洲、爱尔兰在英国、印第安人在北美洲、中国、印度在亚洲。他们全都有洪水的传说。而且在时间上跟他们的记载也很吻合。所有这些记载加在一起,相等于全球也有洪水的记载。为什么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的大陆板块上各民族的记载都这么相似呢?为何大家会不谋而合呢?没有人可以操控安排这些记载!

我顺带提一点,有些人以为挪亚时代的洪水淹没全球,从各方面的证据看来,那洪水并没有淹没全球,只是淹盖非常大范围的中东地区。以至水退时影响到遥远的印度、中国。因为水势太猛,中国也受到影响,故此大禹要去治水。但当时并没有淹没全中国,只是黄河流域那一带范围。

发现挪亚方舟

另外,有一些近代探险的发现。根据圣经创世记6-7章所说,洪水来了,挪亚等进入方舟漂在海面上。后来水退去,方舟降下地面。方舟降在哪里呢?创世记8章4节,圣经有很确实的记载;有时间、地点、人名,很仔细的记载。历史真实成份是很高的,是可供考证的。

创世记8章4节「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就在那里停下来,挪亚等人和各动物就离开方舟,回到山下生活。亚拉腊山在那里呢?在土耳其,今日依然存在。亚拉腊山是一座非常高的山,最高的山峰有16,900英呎高。

因为这山很高,所以山顶终年积雪。故此要登山非常困难。再加上它是一座曾经喷过火山熔岩的山。到今天在山隙缝中间仍有时会喷出一些硫磺毒气来,所以环境也很险恶。并且山上面常常刮起很强烈的风暴,风速可达110里。气温可降至摄氏负50度。除了山势险要之余,那地区还有盗贼、野兽及游击队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要登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因为圣经中这段引人入胜的非凡记载,及历代以来那些在古文明中的世世代代的传说,也令很多人慕名而来要尝试登山。

在1829年,一位俄国籍的德国人名叫巴富德医生,算是近代一位登上亚拉腊山,而又留下一些著作,写下他在山上的经历和所见所闻,他亲眼见过这方舟,并记录下来让大众可以阅读。

在1876年,另一位英国人贝为康,他也上过这山,当然他是联同一队探险队一同上去,而不是独自上去的。他见到方舟并在方舟上砍伐了一段木头带下来,木头长4呎、厚5吋,相当重的,因为方舟是用很坚固的木造成的。

在1883年,英国驻土耳其使馆里,有一位名叫贾司高的上尉。他和土耳其政府的巡山队伍一起在土耳其。因为当时曾经发生过地震,他们要去灾区巡视,所以上了亚拉腊山。他亦有记录说自己见过此方舟并进入方舟里面。

在过去的日子仍有不住的探险。到了20世纪初期,一位亚美尼亚民族的人接受电视访问。他说他小时候就住在那山区附近,有一段时期,有很多亚美尼亚游击队在那里出没。他小时候曾经跟他的叔父登山好几次,他自己也亲眼看见方舟,并进入里面看方舟内一部份的情况。

1917年,俄国沙王特遣队,特遣150人的队伍登山。特遣队也能找到方舟,他们整个队伍在找到方舟的地方一起祷告。可是到近期要上山就困难很多了,因为那里有库尔德游击队的活动、土耳其军队和库尔德游击队常常打仗,登山不再容易。土耳其政府也不发通行证让人登山。

荷兰国家电视摄影队的队员在飞机的上空拍摄亚拉腊山,摄得一个图像,这幅图片是1986年的,相信就是方舟的照片。从飞机这么远的距离拍摄,当然不是太清楚,1986年的摄影技术亦有限。

甚至人造卫星也发放过一些图片,是一些有方舟形状的物体在土耳其的亚拉腊山上。可惜那里是终年积雪,看到的只是被雪覆盖着的一个物体。所以,除非有人亲身去到现场,铲走那些积雪,这样才可以清楚看到方舟的形状及里面的状况。否则,纯粹在空中摄影,就是人造卫星拍摄只会见到一个大型物体。但是不能直接拍到方舟。

方舟的设计

我们去研究方舟时,发现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神吩咐挪亚造方舟,创世记6章14-15节:「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抺上松香,方舟的造法乃是这样,要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

刚才讲过了,歌斐木是一种很坚硬的木,是木材中最坚硬的一种。方舟的面积是怎样的呢?长300肘、阔50肘、高30肘。长和阔的比例是6:1。按水力工程专家的研究,特别关于海上运输,这比例是最好的,能够抵御海上最恶劣风浪的船,最好的比例,长和阔之比是6:1。圣经在四千年前已告诉我们6:1是最好了,最适合抵御海浪的冲击。那时的人完全没有航海的知识和经验,从哪里有这种知识和智能去设计这艘完美的方舟呢?

在1844年,英国造了一只船叫The Great Britain (大不列颠号),听到名字已经知道是很伟大的工程。「大不列颠号」的面积与方舟的面积是完全一样的比例。长322呎、阔51呎、高32.5呎。这个比例是抵御风浪能力最大的。相比之下,差不多同时期的另一个巴比伦记载,里面也有提及洪水和方舟。但他的记载就搞错了一点,他说:「方舟是正立方体的,长、阔、高全是120肘」。正立方体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你在家里也可以试用一个正立方体放在一盘水里,然后你在旁边吹它。你会发现它在不断地打转。四面都是一样就会不停转圈。所以,若要船只稳定,最好的比例是6:1。这样它不会两边荡来荡去。水力工程师的研究就说这是最好的比例,这设计差不多可以达到不会沉没的地步。

但为什么现在的船不可以按着方舟的设计去做呢?因为,这样做的船是不能航行的。现代的船是怎样的?尖头的。方舟是长方形的,好像棺材一样,非常阻水,是不能航行的。但是对方舟就绝对适合,因为它不是用来航行的,神的安排就是要挪亚留在原本那个地方。不想挪亚漂流到欧洲或印度。它就是要停在那个地方。

若不是神指示他们,数千年前的人怎能有这些航海的知识呢?如何知道怎样造一只船呢?当时没有多少航海历史的记载。夏朝的人会懂得航海?没有这方面的记录。但挪亚知道,那时代的人怎可能有这知识?唯一的可能是像圣经所写的:「神指示他们」。

总结

今天这课堂,从历史、考古方面来看圣经的准确性。让大家知道圣经并非单单只是一本宗教书籍。从它详尽及严谨的记载来看,圣经也是一本经得起考验的历史书。里面所记载的内容是可以让历史家、考古学者去审查的。甚至一些表面上看似天方夜谭的神话故事,例如像攻取耶利哥城时,它神迹性地三面城墙同时倒塌;甚至更远古时期的洪水灭世及方舟的拯救,也有很大量的历史考证去支持它们是真实地发生过的。这些都是要告诉大家圣经的记载,就算在历史考证方面,也是有着非常高的规格,比所有同期的远古历史或中世纪历史等的著作,其准确程度只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