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的管家

李马可牧师主讲

一位聪明的管家

让我们先读一遍今天要查考的经文,路加16章1-9节:「耶稣又对门徒说,有一个财主的管家。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那管家心里说,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作什么。锄地呢,无力。讨饭呢,怕羞。我知道怎么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的叫了来,问头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他说,一百篓油。管家说,拿你的账快坐下写五十。又问一个说,你欠多少。他说,一百石麦子。管家说,拿你的账写八十。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作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我又告诉你们,要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

这个比喻的含义比较深,也比较难理解。你对这段经文有什么看法呢?经文中的管家私自减免别人欠他主人的债,他这么做确实会令主人损失不少。但比喻中的主人反倒称他做事聪明,虽然要蒙受损失,但因对方手段高明,也令主人只能够心服口服。

这聪明管家懂得为将来打算

为什么主人会称赞那管家聪明呢?他聪明的地方在哪里呢?他减免别人欠主人的债,是不是怕他们没有偿还的能力,一心想帮他们呢?不是的,因这对管家自己没有好处。管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经文第4节有说明:「我知道怎么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管家减免他们债务的目的是为了收买人心,等主人把他辞退后,将来会有人为了报恩而愿意收留他。管家将欠一百篓油的改为欠五十篓,实在不少。你可以想象一下,若有人欠你主人一百万,现在你将它改为欠五十万,免去了他一半的债,那些欠债的人当然会对你不胜感激,就算将来要请你吃大餐也完全没有问题。因此,管家这样做并不是怕他们无力还债,而是抱着「我对人好,别人自然会对我好」的心态,藉此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因此,主人称赞他聪明,原因是管家懂得用他主人的钱来为自己的将来铺路。否则,当主人把他辞退之后,他可以做什么呢?去当锄地工人吗?想必会相当辛苦,当乞丐讨饭就更不用说了。他懂得这样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你觉得这管家聪明吗?

但他这样做会否得不偿失?虽然可以收买人心,但另一方面,他的做法似乎会让人觉得他没有做好管家的本份,令人觉得他不诚实,将来别人怎么会再聘请他作管家呢?他以后想再找到管家的工作也会很困难吧?

但其实他这样免去他们一半的债,下半生都可以无忧,不用做管家了。因为在以前的社会,这免去的债是很庞大的数字。若将它转换成为现在的单位,一百篓油是多少呢?一百篓油大约等于四千公升。一瓶可乐大约有一公升,四千公升的油即等于四千瓶可乐的数量,如果以橄榄油的产量作为计算单位,四千公升是当时一个橄榄园一年的产量。在现今的社会一瓶油的价钱也不少,更何况在以前的时代,资源比现在更少,更珍贵,因此油的价值相对也更高。管家现在免去他一半的债,他只需要偿还二千公升的油,你可以想象那数目是多么庞大,这些都是做生意买卖才可以欠下的数量,并非一个人随便向邻舍借的数量,可见主人与欠债的人是有生意来往的。

那么一百石麦子又是多少呢?若将它转换成为现在的单位,一百石麦子大概相等于四万公升的麦子。管家却说:「拿你的账快坐下写八十。」 (路16:7)免去了大约百分之二十的欠债,即欠债的人只需要还三万二千公升麦子就可以了。

从这两个例子可见,欠债的数目都非常大。而从第5节可见,欠主人债的人很多,不单单是经文举例的两人。这主人应该很富有,因此才需要管家来帮忙管理财物。管家将他们一个一个地叫来,减免他们的欠债,你可想而知,被他免去的债务总量有多大。因此,他将来根本不用再找工作,也不用为将来的生活担忧。他为自己的将来铺路到一个程度,是以后都不用再作工了。因此他这样做并不是想「东家不打,打西家」,等主人把他辞退之后,就转去那些欠债的人家里做管家。他这样做是为了可以完全免去将来工作的需要。

而事实上,即使他想再找管家的工作,也是相当困难。经文的第2节说因为他浪费主人的财物,所以主人才想解雇他,也就是说,他早已经得了个坏名声,不会再有人想找他做管家的工作。而且他并不是自己辞职,而是被主人解雇,被解雇的人是很难再找工作的,以前的社会比现在小很多,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城的人都会知道他因为浪费主人的财物而被主人解雇的消息,他是不可能再找到管家的工作了。但又不可以做乞丐,又不可以去锄地,他还能做什么呢?因此,对他来说被主人解雇是死路一条。幸好的是他够聪明,懂得为将来去打算,即使之后要被主人解雇也不怕了,因为他一生都不用再愁衣食。你说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管家免去的只是利息

那为何这位管家少收债款,主人也不作声呢?主人应该可以去告发他捉他坐牢,为什么主人会容许管家这样做,而不用他赔偿损失呢?这与当时的律法有关,而圣经是一本关于律法的书籍,当中所记载的事都十分严谨。经文告诉我们,那原本欠一百篓油的,管家免去了他多少油呢?免去了一半。那么对欠麦子的人呢?免去了约百分之二十。为什么一个可以免去一半,而另一个却只免去约百分之二十的债呢?为什么不是两个人都免去一半呢?为何管家会这么厚此薄彼呢?

他是不是根据他们的还款能力,来衡量免去他们多少的债呢?因管家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施恩惠给他们,以致他们愿意在他被解雇之后接待他,因此,他不会理会对方有没有还债的能力,因为就算对方能够偿还,他也愿意免对方的债,因将来对方会对他好的。相反,若知道对方没有还款能力,他就更加不會减去对方的债,因为对方将来也没有能力报答他。

既然管家的目的是想施恩给他们,那么为何不免去他们全部的债呢?他们将来岂不会对他更好吗?如果免去他们全部的债,他们简直会视他为再生父母,为什么不免去全部呢?他并不需要顾虑到主人的利益,反正主人都打算解雇他,主人的生死与他毫不相干,那么为什么不免去他们全部的债呢?

要理解这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一些关于当时做生意的背景数据。为什么管家会这样做呢?为什么欠油的和欠麦子的减免会有这样的差距呢?这与当时的利息制度有关。在主耶稣的时代,借油和借麦子的利息是不同的,借油的利息是百分之一百,也就是说如果你借十公升油,将来就要偿还二十公升油,而借麦子的利息只是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当你了解他们这个制度,你就会明白这管家实际上是免去了他们的利息。

那原本借五十篓油的,虽然应该偿还一百篓油,但免去了利息之后,现在只需要还五十篓油就可以了。即是说他们现在只需要还本金,而不需要还利息。同样地,经文记载那欠麦子的人要偿还一百石麦子,他原本应该是借了八十升麦子,因此,在还债时要额外多还二十升麦子作为利息,即他借麦子的利息大约是百分之二十五。从这个背景数据可见,管家是在免去他们的利息而非本金。

为什么借油与借麦子的利息会不相同呢?因为油比较容易瞒骗人,以当时的科技,要检验流质的物体是否纯正会比较困难,就算有人在其中混杂了其他液体也很难被发现。例如在油里面加了水也不容易被发现,因为油比水轻,水会沉在下面,而油会浮在上面。所以借油的风险相对会比较高,利息也自然会比较重。因此,在当时的社会,所有液体的货品,譬如酒和油,它们的利息相对会高一点。而像麦子这一类较容易检查的固体物品,只要拆开拿去检验,凭肉眼就可以检查到麦子中有没有混杂了其他的东西,因此风险相对比较低。

管家在法律上无可指摘的情况下为将来打算

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便更加可以看出这位管家的智慧,真的很厉害。

他只免去欠债人的利息,不免去本金,因为本金需要交还给主人。当初主人请他管理自己的生意,将各样的货品,例如:油和麦子交给管家,管家的任务就是要利用这些货物来做生意赚钱。如果管家可以赚到钱,主人固然非常高兴,甚至可能会奖赏他。但即使最后赚不到钱,主人也不能够控告他,因为请管家来管理财物,没保证一定可以赚到钱。因此,管家现在只要告诉主人他赚不到钱,然后将本金归还便可以了。他没有亏损本金,便可以向主人交帐。

可见,他这样做既可以使自己得益,又没有触犯法律,就算主人想告他也不会有证据,因为那些欠债的人不会出来指证他,主人想告也告不了。这位管家真的十分聪明,怪不得连主人都不得不称赞他作事聪明。除非他不能将本金归还主人,主人才可以送他去坐牢。但现在他只要说一句:「没有人来借贷。」接着将欠单毁尸灭迹就可以了,主人不会有任何证据。可见管家一方面可以收买人心,讨好别人,为自己的将来作打算,但又不会去到一个地步触犯法律。他的聪明之处就是既可以为自己的将来铺路,但又在所做的事上无可指摘,别人告不了他。

管家的聪明之处-慷他人之慨来为自己铺路

我们可以从这位聪明的管家身上学习到什么功课呢?世界上很多人都懂得为将来作打算,这位管家也不例外。但这管家的聪明之处,就是他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的将来铺路,正所谓慷他人之慨。如果他用的是自己的钱叫别人将来接济你,那么他实际上并没有赚到什么。但现在他一毛钱也不用付,却得到了许多的好处,这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聪明。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比喻中的原则,但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怎样应用这比喻呢?我们要怎样学习这管家的聪明呢?这位管家懂得为将来铺路,将来是指什么时候呢?将来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的生命过去之后。那么实际上我们该如何应用这个原则呢?如何像他慷他人之慨来为自己的将来作打算呢?譬如说,我们在银行工作的,就应该将银行里的钱派给别人?如果老板给我们别墅居住,我们就该招呼朋友来住宿?是不是要这样做呢?这段经文好像很难应用,我们该如何应用这段经文呢?

让我们一步步地了解更多关于该如何去应用这个原则。管家代表谁呢?代表我们。主人又代表谁呢?是否代表神?经文的第2节说主人与管家的关系不太好,所以主人才会想将他解雇。如果比喻中的主人是代表神,那么经文的意思就是我们与神的关系不好,以致神想解雇我们。如果神想解雇我们,那么问题就大了,将来什么地方都不用去,圣经又怎么会要我们学那管家呢?因此,比喻中的主人应该不是代表神。那么主人是代表谁呢?

我们现在是这世界的管家

在比喻中管家与主人的关系不好,很快就会被辞退。我们现在每天在为谁工作,而又很快会被解雇呢?现在你们是在为谁工作呢?世界上有些人在为政府工作,有些人为私人公司或机构工作,而作为学生的就是为读书而努力,但不管是为了谁,政府也好,公司也好,这些机构都属于同一个主人,都是属于这世界的运作系统之一。我们每一个人,包括你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全部都是在为这世界打工,也就是说,主人在这里是代表这个世界。

那么,我们快要被这世界解雇又是什么意思呢?你什么时候才不用再为这世界打工呢?我们来读一下路加16章9节,说:「我又告诉你们,要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钱财在什么时候才会没有用处呢?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这世界打工,但在不久之后这一切都要结束,因我们都需要离开这个世界,到时候钱财就毫无用处了,不管你是大财主也好,或是在街边讨饭的乞丐也好,结局也是一样,所有的钱财都将变成废纸,全部都没有用,我们却要进去一个永存的世界里。这个比喻是在告诉我们这个关键:我们每个人的状况,便是都快要离开世界这个主人。

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就能够明白我们在世上的身分是一名管家。管家的身份是怎样的呢?对管家来说,那些油、麦子和钱都不是属于他的,但他可以决定怎样运用这些东西,想借给谁就借给谁,要免你五十就免五十,他可以随意作决定。这就是那微妙的地方,也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像一个管家与主人的关系。事实上,在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管是一层楼,一架汽车,或者是几百万元也好,都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我们只不过暂时拥有管理权和使用权。当时候到了,主人说要换另外一个管家,要辞退你,这一切都必须交还给这世界。

世上所有的东西都不属于我们

从这个比喻我们可以了解到很重要的一点: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属于我们。我们在世界的角色就好像在银行工作的员工,当客人来提款或存款,他就在柜台上为客人数钱,每一天经过他手的钱可能有一千万。他每天能够接触的钱很多,甚至可以将那些钱拿来拿去,但那些钱却不是真正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客户的,他们只是将钱交给他暂时托管,下班的时间一到,他就得放下所有的钱,将它们全都放进库房里。

要掌握「我们在世上只是管家」这观念是相当重要的。人愚蠢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想将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当主人要将一切收回时,很多人都十分痛苦,要生要死的,不能够接受这个事实。这是因为他们都不掌握这一点,一直以为自己在这世界里面花费了很多心机,用了很多时间去争取的东西,例如:学位、产业等等,全部都是自己拥有的,是属于自己的。但事实上,他们不明白这些东西只不过是暂时交给他们管理而已,当主人说要收去,随时都可以收回去,甚至连你的性命也可以随时收回去,因连你的性命也不是真正掌握在你的手里。但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一个做管家的心态,因此,到了主人要收回一切的时候,他们就很错愕,甚至要生要死,因为他们都还未弄清楚自己的身分。

若我们清楚明白到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不是永恒的,不是永恒就是暂时的,即所有交到你手的东西都只是暂时交给你打理,我们只是个管家,那么你就会晓得,将来每一件东西都要交出来,还给这世界,没有一样会例外。甚至是家庭也要交出来,很多人都以为子女、丈夫、妻子是属于自己的产业,但事实上,这些人也是交给我们暂时托管,不是属于我们的,时候一到,家人也是会离世的。正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个原则,所以当家人要离世的时候,他们就很伤心,很痛苦,呼天抢地的,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有一个不正确的心态,以为家人是可以永远拥有的,现在他们离世就等于损失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些东西从生命中被拿去了,人的愚蠢就在这里。但如果我们清楚自己只不过是一名管家,一切的东西也不是属于我们的,那么,当我们要失去他们的时候,便不会感到那么痛苦了。

神在将来赐给我们的才是永恒的

让我们来读一下路加16章12节说:「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这节经文道出了两种东西,一种是属于别人的,一种是属于自己的。我们今生的身份只是一个管家,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属于别人的,我们只不过是暂时代管一会而已。但如果我们在所托管的事情上忠心,将来神就会把真正永恒的东西赐给我们,那些东西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不会再被收去。

现在的东西是短暂的,即不是真正属于你的,你只是暂时管理一下而已。情况就好像我借你一台录音机两个星期,你可以将录音机拿走,但两个星期后就要还给我,因为它并不是真的属于你的,你只是暂时管理着它,在这两个星期之内,你喜欢怎样使用它都可以,只要合理地使用它就行了,你选择将它放在一边也好,又或者用来听录音,甚至借给别人也可以,随便你,但两个星期之后,我就要取回它,而你也必须将它还给我。

但将来所得的都可以去到永恒,那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就不再是短暂的。这就是今生和将来一个很大的分别,今生所有得的东西全都是短暂的。而将来神若赐给我们,我们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是短暂的,而是永恒的。因将来一切的东西都是永恒的,也包括将来的生命都是永恒的,而现在的生命是短暂的。

但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因此,当神要收回我们的生命时,有些人会泣不成声,埋怨着说:「为什么要我离开?为什么我会得了癌症?为什么会有这些事发生呢?」但我们要明白今生的生命只是暂时交给你托管,并不是已经赐给了我们。今生生命的长短是在乎主人的心意是怎样,他让我们管十年就十年,二十年就二十年,管理完了,到了要收回的时候就收回,要解雇的时候就解雇,而将来如果神再赐给我们生命,那生命才是永恒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切勿想将今生托管的东西据为己有

但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个观念,他们以为自己在今生已经拥有了很多,例如拥有一个家庭。很多人认为子女是属于他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到生命要结束的时候,该离开的就要离开,不可以阻止,你若能够掌握到这个观念的话,到那时就没有什么痛苦了。当然,我们是管家,也当尽心尽力地照顾儿女,尽力去养大他们,但我们要清楚知道,他们的生命不属于我们的,而是属于神的,我们只是他们生命的管家而非主人。

作管家的为什么会痛苦呢?当他管理主人的财物去到一个地步开始有贪心,想将它们据为己有,从那一刻起,他就走上了痛苦的路程。若我们的心态没有想将这些据为己有,便不会有这愚蠢做法,因为这是很痛苦的,到最后他才发现他需要放下一切,要将一切交还给主人。

从这比喻可见主耶稣的智慧真的很高超,令人惊奇。他能用一个地上的事情来比喻一个更远,更阔的属灵观念,而在当中的平衡却十分清晰。就好像你们当中作工的,若你现在签下的工作合同只剩下半年,你知道合约到期之后你一定要离开,你不会想:现在的工作很好的,无论怎样我都不会离开的,不会再找别的工作。你若是这样想的话,就是在作茧自缚,会十分痛苦。同样地,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最终要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还要死命地将它留住呢?这只是在徒然增添自己的痛苦而已,因为你知道你是没有可能不离开这个世界,主耶稣就是用这个比喻带我们去明白这个观念。

所以,这比喻带出来的第一点就是关于我们与主人的关系。我们是一个管家,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交给我们暂时托管,并不是真正属于我们,千万不要有一个心态想将它们据为己有。

要将今生短暂的东西转换成将来有用的东西

当然,这个比喻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可以继续看深入一点,再多了解一下这位管家聪明的地方。

这个管家还有什么聪明的地方,让我们可以去效法他呢?他的聪明之处就是他不需要用自己的东西,就可以为将来打算。每个想为自己将来打算的人,现在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你实际上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只要你够聪明就可以了,你一点东西都不用失去的。

我们实际上该如何去应用这个原则呢?将我们代入这个比喻中,我们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因此,我们每个人也要为将来打算,但该如何为将来打算呢?试想如果这个管家是愚蠢的话,当他知道主人要解雇他,他会怎样做呢?他会老老实实地去收取所有的欠债,若欠一百篓油的就收回一百篓油,将所有的欠债通通收回来,最后全归主人所有,接下来就等待主人把他解雇,将他踼出门口,自己却一分钱都赚不到,一点好处都没有,这就是最愚蠢的。

而这管家聪明的地方,就是他懂得将现在有的东西,转换成为将来的东西。刚才我们说过现在的东西是短暂的,即使你再怎样努力想将它们留住都没用,始终都要失去。但如果你能够像这管家一样聪明的话,就可以把现在短暂的东西,转换成在将来有用的东西。

情况就好像以前日本人占领香港的时候,发行了很多军票,聪明的人就会晓得战事终有一天会结束,懂得把握时机,用这些军票换取其他东西,不管是黄金或其他有价值的货品,如枱、椅子、食物等等,总之将所有的军票都换过来,花尽它。到军票无用的时候,你早就已经将它们转换成有用的东西了。

最后笑的人才是赢家

这个转换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聪明的人就懂得用今生的东西,转换成为对来生有用的东西,但愚蠢的人就只会抓紧今生的东西,不肯放手,他们会想:明明欠一百石麦子,要免去五十,不就要亏损很多钱吗?因此,不管怎样都不想放手。

很多人会选择用尽他们的一生去换取今生的东西,例如:移民外国或买一层楼,这是很短视的。而为什么他们会这样作选择呢?事实上,在所有选择中只有聪明和愚蠢的分别,而智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素及具体的表现方式,便是有远见。去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智慧,就是要看那个人看事物有没有远见。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必定是个有远见的人,而愚蠢的人不会觉自己是愚蠢的,他们会以为自己十分聪明,但他们的聪明只是聪明在这几年,但过几年后才知自己愚蠢。故真正聪明的人,是在乎你的远见有多少。

英文有一句俗语说“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意思是:谁最后笑的才是赢家。就如玩纸牌,你开始时气势如虹笑得很开心,怎知对方之后有更利害的牌追上及赢了。可见最后赢及笑的才是真正的赢家,太快笑是没有用的。正如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觉得基督徒很愚蠢,要放弃那么多东西去跟随神,什么东西都不追求,将全副精神放在传福音的工作上,不像他们可以好好地享受这个世界,有大房子、有很多物质又可以环游世界。他们会认为基督徒很傻,觉得自己很聪明,可以在有生之年吃喝快乐,现在笑得很开心。但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谁才是真正的聪明呢?可以最后笑的人才是真正聪明,到那时候他们便发现自己要哭了。

不错的,他们现在可以用生命在今生换取很多东西,但当他们要失去这些东西时,连他们所付出的时间也随之而失去,那时候他们便会知道自己有多愚蠢了。因此,评估那选择是聪明或愚蠢是可以很客观,而评估的关键便是时间。有些人现在笑,现在聪明,但将来却要哭,变成了愚蠢的,所以是在乎你多有远见。

选择要今生,还是用今生换来生,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喜好和选择,好像有人会选择喝百事可乐,有人选择喝可口可乐,这只是因为口味上各有不同。但选择今生还是来生是在乎你有多少远见,你喜欢选今生而不选择来生的生命,原因是你没有远见,只着眼于现在,但到主耶稣回来的时候,一切都自有分晓,到时候便可肯定你必定会哀哭切齿了。

聪明的人就会有远见,看到今生事物的短暂,懂得用今生换取将来的生命;而愚蠢的人就只着眼于今生的事情。这就好像学生读书,当一些学生很努力地读书,懒惰的学生就会取笑他们说:「读什么书呢?不如去打球、去打游戏机更好呢!」懒惰的学生会觉得现在很好,很开心,但到了将来要出来找工作时,没有人聘请他,他就会知道自己当初的愚昧,到时候他们就笑不出来反而想哭了。故此,这原则是一样的,最后笑的才是真笑,而最后哭的才是真的要哭,但往往到了最后想要后悔也已经太迟了。因此,选择要今生还是来生,并不是单纯地作了一个选择这么简单,而是因为他没有这份远见,因此才作了一个这么愚蠢的选择。

用今生所有的去结永恒的果子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转换呢?要将什么转换成什么呢?就是把现在有的东西,转换成为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在比喻中,管家把油和麦子转换成别人对他的感激,这些东西他最终都要交还给主人,但别人对他的感激却可以去到将来。当他失去了管家的工作,离开了主人,就好像我们离开了这世界之后,那些受了恩惠的人依然会心存感激,这就是如何用今生的事物转换成将来的事物。

当然,这也需要在合理和合法的原则下去做,即使在比喻里面也一样,你只可以运用你作为管家能够拥有的权力去处理事情,总不能够连本金都亏损。我们也不能用所有的工作时间去传福音,但照样支取薪金,这样做可能连工作都会失去。因此,我们需要在合理和合法的情况下,用尽今生所有的东西来为将来打算。

那么实际上要做什么呢?要怎样为将来的生命打算呢?在这比喻里很难具体一一写出来,但实际上的重点便是结交朋友,而这里说的当然是結交来生的朋友-即是领人归主,使他们可进天国,然后就如在路加16章9节提到「他们会接我们到永恒的帐棚里去」,但先决条件是他们要入到这帐棚才可。这便是比喻的重点。因此,为将来打算是什么意思呢?当中最重要的是将福音和生命带给更多的人,以致他们会对我们心存感激,将来可接我们到永恒帐棚里。而这就是在圣经里面结果子的意思,将来我们要入到天国,便要结果子。圣经吩咐我们要结果子,而这些果子就是我们入天国的见证。若我们没有结果子,到时神便会问怎么接你进来呢?故结果子便是成为我们可以进天国的因素。

所以我们便要把握今生的时间去结果子。但要结果子,去传福音,是需要动用今生的资源,例如:时间、精神、体力、金钱等等,不是坐着不动就可以结到果子。但要记着这比喻一个重点,便是管家其实没有失去什么,因为那一切根本不属于他。故我们也要看到这些用来结果子的东西一样都不是属于我们的。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牺牲什么,因为这些东西我们迟早也要失去,迟早也会变得没有价值。因此,就在它们失去价值之前,趁着还能使用它们的时候,就将它们通通转换为将来有用的东西。就好像之前提过的日本军票一样,能转到五百块就有五百块,能转到一百块就有一百块,到最后我最少拥有一百块,但那些没有去转换的,最后只好拿着一迭已经作废了的军票。我之前去缅甸的时候也有类似的经验,在临走之前就赶紧将所有剩余的缅甸币兑换为美金,因为知道自己将要离开,留下这些缅甸币到香港一点用处也没有。

因此,如果你是聪明的话,就应合法和合理地,将一些快要失去价值的东西,转换为对你将来有益处的东西。但如果你是愚蠢的话,不会明白这个原则,以为穷一生之力便可以得到很多东西,但你看不见到最后你还是要将它们通通放下,不能将它们带走,到时候就人财两空,那时候愚蠢便会显露出来,也会感到伤心和失败。人为什么会看不到不能带走今生的东西呢?而如果只是明白什么也带不走也不够,因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秘诀-我们可以将这些会过去的东西转换过来,用今生换来生。

转换得愈多,将来神的赏赐也愈大

以前在外国有一个电视台的游戏节目,他们会请一群人上节目去比赛。每位参赛者会首先得到十万元的现金,他们需要在游戏开始后的24小时之内,比赛如何用尽那十万元。他们要想办法在合理的情况下使用这笔钱,电视台也定下了一些规范去限制参加者用钱的方式:他们当然不可以用这些钱来赌钱,亦不可以乱用这笔钱,譬如说买一辆汽车,因为价钱太贵了,若买一辆车都可用尽了十万元;但平常去超级市场买东西或坐车这些服务性的消费,他们可以用这笔钱。当24小时过去了,用钱用得最多的就是赢家,你在游戏中使用了多少钱,最后就可以得到多少的奖金,也就是说你用的钱少,你可以得到的奖金亦会少。

这个游戏与我们今天讲的原则也十分相似,我们在今生花费了多少去建立永恒的事物,将来神在永恒里面也会赏赐我们多少,甚至会多倍地赏赐我们。相反的,那些没有远见的人,会不舍得牺牲今生的生命。就好像在游戏里面,有些人就算你给他钱,他也不舍得用,但时间一到,不管你手上那十万元最后剩下多少,也需要交出来,而我们也要将今生所有的都还给主人,到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最后我们可以得到的奖金亦会很少。

从今天的经文我们看到了几个重点。首先,在今生我们只是一个管家,我们有的东西其实并不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只是暂时管理这些东西,千万不要想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因为时候一到,这一切都要被收去,不愿意放手只会为我们带来无限的痛苦。

而从积极方面去看,我们作为管家,明知道将会失去今生的一切,就当趁着还是管家的身份,将这些将要失去的东西,转换成为将来有用的东西。而这方面是没有限制的,你转换得愈多,你在将来可以得到的奖赏就会愈多,即那些永恒的事物,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也会愈多。

到内地去传福音的例子

就以我为例,我之前曾在国内教书和传福音,在那边教书,我每个月的薪金约有五百元,用作日常生活和交租,每个月仅仅够用。我在那里传福音总共有一年多至两年的时间,那时候我对来听查经的福音对象说:「当我坐下来计算一下,我发觉我到这里来将福音传给你,总共花费了一百万元。」

我以前是在中学里面教书的,中学老师每个月的薪金约有二万至三万元;而我太太以前是在中文大学里面做研究员,若她能做到现在,每月的工资也约有两至三万元。若将我俩的工资加起来,每月的总收入约有五至六万元,而一年的工资就有六十万,我们去了国内共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一共放弃了一百万元的工资。

虽然放弃了这些工资,但如果可以带领到别人去认识神,使他们有机会入天国,将来他们都会成为接我们到天国的果子。表面上看起来,失去了一百万好像很可惜,一百万可以买到很多的东西,但要记住,这些东西都不是属于我们的。在比喻中那位聪明的管家就是明白到这一点,他只是在用别人的东西,并没有任何的亏损,那些东西都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我不可能将它们带走,就算是一百万也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就算你说可以用这些钱财来享受生活,但这样做真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分别吗?我们平常吃便宜的或贵的食物,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食物,如大家都是鱼、肉等,分别的只是餐厅环境、服务不同。这值得我们付出生命去换吗?而且这些都不是真正可以存到永恒的东西。

因此,我不觉得自己损失了什么,因为那些东西都不是真正属于我的,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但如果我能够用它们来换取永恒里面的果子,那些果子就真的永远属于我。我若能够带领他们信主,使他们将来可以进入天国,有永恒的生命,他们将会永远感激我。而我也会因为他们的缘故,能够结果子,将来可以进入天国。这就是从今天的比喻带出来的一个很实际的原则。我们都要学这位管家的聪明,可以有这个眼光,看到永恒的重要性,并懂得善用今生的生命,为将来的生命去打算和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