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房子的比喻

李馬可牧師主講

這個比喻記載在馬太7章24-27節,經文如下:

「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

這裡提及兩種人蓋房子,一個人蓋得很穩固,而另一個蓋的就容易倒塌。那蓋房子代表什麼呢?不知你們小時候有沒有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這裡的情況有點相似,當風吹來時便把不穩固的屋吹散,令它塌下了。在比喻中,蓋房子代表建立生命,因聖經所關心的是人的生命,所以很多比喻或者一些教訓都與人的生命狀況有關。而這裡是說一個人如何建立自己的生命,而一個人建立生命也很像蓋房子。

如何建立生命是自己的選擇

所蓋的這兩間房子的外表是如何的呢?兩間房間子在外表上並沒有任何分別,有分別的地方是根基不一樣。這令人很容易想到稗子與麥子的比喻,麥子和稗子的外表也是沒有什麼分別,看來是完全一樣的;而這比喻會常容易給人一個誤解,以為稗子是天生出來就是這樣,不可以改變,你若是稗子就以後都是稗子。稗子和麥子的比喻是告訴我們有兩種不同的生命:一種是屬於神的,另一種是屬於魔鬼的,是沒有天生注定的意思,因為所有人都是神造的,故兩者分別是他們生命的本質。而這個蓋房子的比喻帶我們更清楚知道這兩種生命是人自己選擇的結果,是在乎你選擇如何去建立自己的生命。這個比喻可以給我們一個平衡一點的認識,讓我們知道其實稗子並不是天生的,神也沒有預定你就是稗子。

考驗來到時就試出生命工程的質素

在這蓋房子的比喻中,雖然表面上看是看不出兩種房子的分別,但到什麼時候才知道兩間房屋是有分別的呢?便是當遇到風吹雨打來的時候就會知道。這就好像十號風球懸掛的日子,有很多樹被吹倒,但事前若要你估計那棵樹會被吹倒,那些不會,你是很難預計的,因為在外表上,棵棵樹都是差不多一樣的,在平常日子你看不出有何分別。但當風雨來到,你就知道那棵是穩固、根基很深的,那棵是不穩固的。

基督徒也是一樣,每一個基督徒從外表來看也是差不多的,個個也很好人,很有禮貌,你不會在教會看見基督徒是吸煙、講粗言穢語的。正如那些房子外表也是一樣的,看不到有什麼分別,但當颱風來時就能夠分別出來,即是當一有困難、問題產生時就能分辨出,他們真實的情況和生命質素就會顯露出來。有些外表看來是很虔誠,很熱心的基督徒,會突然間不見他們去教會,令很多人不明白為何會這樣的呢,明明他們看似是很熱心的呢?

故從這比喻就說出原因何在,人生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事。例如夫婦結婚,每次婚禮都很歡喜的,每對新人都男才女貌,倆人都像是如西人說的視對方為「眼裡的星星」,彼此愛得陶醉,令人羨慕。但過了一段時間,便可能會有爭吵、打架,甚至有些要離婚。為何會這樣呢?明明大家在結婚時也都很好的,也沒有貪圖利益/欺騙的成份,如沒有騙對方的錢,在他們的婚禮中你明明是看到他們是真心相愛的,最初時他們彼此是有感情的,為什麼會有這轉變,最後會「倒塌」呢?在婚禮洋溢幸福過後,有些不用兩、三年便關係斷裂了。他們明明相愛,又不是盲婚啞嫁,相方已建立真感情,為什麼最後會離婚收場?當初談結婚的時候,一定不會有人想到這樣的結局,因若想到這結局的人就不會邁向婚姻,不然只會感到勞民傷財及很醜。他們究竟缺乏了什麼呢?為何有這些變化呢?為什麼以前所建立的會倒塌呢?

基督徒與神的關係就好像婚姻,很多基督徒是真心相信神的,就像是結婚的人,他們很多都是真心的,他們不是欺騙人,是真的有感情才結婚的,故兩者的關係是很相似的。究竟是缺乏了什麼呢?為什麼有些基督徒會經不起風吹雨打離開神呢?而另一些又可以一直堅持呢?倒塌的人到底缺乏了什麼呢?

生命倒塌的原因

我們看看是什麼原因會令他們所建立的生命倒塌呢?是否他們完全沒有根基呢?不是,他們也經過談戀愛階段,應該有根基,只是根基不深,只在沙土的表面。一對夫婦可能在結婚時考慮得未夠完全,以致不可以共同過難關。在這比喻裡主耶穌用蓋房子在磐石上的比作聰明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比作愚蠢人。故此這裡的問題不是在於夫婦之間有沒有感情,這裡從沒有說過有一類是有真感情的,另一類是假的,這比喻從來沒有講過是有真或假的,你可以看到夫婦之間的感情是很真摯的。而主耶穌想在這比喻中突出的分別,便是在於大家是聰明還是愚蠢,故就算你有真感情但卻是愚蠢的,便經不起考驗。

聰明人目光長遠,愚蠢人目光短視

聰明和愚蠢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當然不是指知識方面,例如有高學歷或讀大學的,或是作專業人士就代表你是聰明人。聖經的聰明及智慧總不是指世上的,它不會說讀大學的是聰明;而掃街的清潔工人便是愚蠢,這絕不是聖經指聰明的意思。

那麼聰明是代表什麼意思呢?什麼叫作聰明和愚蠢?分別在那裡呢?我們要了解為什麼主耶穌要用聰明和愚蠢這字,這裡指的是一種生命的質素。我舉一個例子,如香港政府建臨時房屋,建臨時房屋是否需要建根基 (打樁)呢?不用的,它只會建一至兩層,而且是用木材或鐵皮來建造的。為什麼不用打樁呢?為什麼有些屋是會打樁,而有些屋是不會打樁呢?你若說是因為只是建兩、三層高,哪為何不建高一些呢?因香港的土地寸金呎土,為什麼臨時房屋不可建高一些?不是可以住更多的人嗎?背後的真正原因是按它的名字意思,只是用來臨時居住的,只是打算住十年八載。即是說若果你想那間屋只是暫時居住,你就不會花時間去打根基,聰明和愚蠢的分別就是在這裡。

聰明的人看事物是有長遠的目標;愚蠢人則很短視,只看周圍附近/目前的事物。愚蠢人會覺得自己很聰明,因為覺得可以在幾個月內便蓋好一間屋子,而對方可能幾個月也未打好根基,十分緩慢。愚蠢人是常會覺得自己很聰明的,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是愚笨的,因人人都會覺得自己是聰明的。但一種聰明是善於看眼前的聰明;另一種是會看長遠的聰明。愚蠢的人是只顧看暫時及短暫的東西,他們只看到目前的需要和困難,及只顧眼前的利益和享受。故他們選建材一定會選最平的,他們會覺得有問題也是將來的事,就如建臨時房屋那麼快便建好,可以節省不少的工資,一個月便可建好了;相對建長久性的房屋,要建多久才可完成及收錢呢?故愚蠢的人是只顧眼前的利益。

這就是聰明和愚蠢的分別,哪我們自己又是屬於哪一種人呢?當我們看事物或思想時,我們常會看的是近的或是是遠的事?這便是聰明及愚蠢的很大分別。

我們會為逆境作打算嗎?

在這個比喻中,聰明人是看長遠的事,計算的是什麼?就如在這個比喻中,便會計算將來會有風吹雨打等惡劣天氣,若今年遇不到,他們知道將來也一定會來,因沒有人一輩子也遇不到風雨的,他們會考慮到這些事情會發生,所以他蓋的房子要很穩固。但如果是短視的人,他就會存僥倖的心,會希望今年不會有風雨,會想哪會這樣巧合呢?但人生中會否一輩子也沒有風雨呢?當然不可能。但愚蠢的人不會考慮這些情況,一味只考慮到順景,對不好事情的發生常會存僥倖的心態面對。

我們又是哪類人呢?我們是會仔細想將來會有什麼不同的事情會發生?還是常常只從美好將來的方向去想?就以之前說的結婚例子,很多人在結婚之前,只會想著結婚後兩個人如何過甜蜜的生活,會好像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的結局,覺得大家相處不會有問題。相反,很少人會去想兩個人結婚後一同生活是很不容易的,會可能出現很多問題。而很多人是沒想過這些問題,故很多的婚姻會觸礁,因他們根本沒有好好預備去迎接婚姻生活。他們想到的便只是將來能和這人結婚便很好了,若能結婚便感覺像是在神話故事裡的仙景那麼開心,他們從來沒有想到是會有風吹雨打的。但兩個人的婚姻怎會沒有風吹雨打呢?若你沒有預備好迎接,便在它來時倒塌了。

這就是聰明和愚蠢的分別,聰明人會為到逆境而打算,愚蠢人只會想著順境的時候。但經驗告訴我們是一定會有逆景的,若我們是心存僥倖遲早便只會措手不及。這和人想生兒育女的決定是一樣的,很多人只想到兒女的可愛,怎樣和他們玩,但沒有考慮到可能會不聽話、被人帶壞,完全沒有想過及沒有心理準備去面對。想做就便去做,這便是短視的人。但如果你去問一個人是否有遠見或是否短視,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覺得自己很有遠見,但仔細問下去就會發現對方原來很多情況 (如惡劣的環境)都沒有思考過。這即是自己騙自己。

天上和地上的考驗都是一定會臨到的

惡劣的環境是否一定會發生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覺得發生的機會率是很小。但你會否認為若兩人是很合得來,便不會遇到磨擦?機會真是少得可憐。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覺得機會很小,而在這比喻中的情況也一樣,很少人一生不會遇到風吹雨打。故這是在看一人在預備事情的時候的質素,聰明人始終會傾向準備得充足一點。如果沒有逆景當然就是最好的情況,但也會先預備有逆景發生,聰明人做事方法就有這個分別。

雨淋、水沖、風吹是否一定會來的呢?從這個比喻來看,好像假設這些事一定會發生的。如果人將房屋建在沙土上,但是卻沒有雨淋、水沖、風吹,豈不是很聰明?因為可以節省材料工序,又可以節省時間、金錢,還可以很快入伙了;相對另一方卻仍在不斷挖根基咧。為什麼聖經說雨淋水沖一定會來?這些是代表什麼呢?在現實生活中,雨淋、水沖、風吹可以是指一些困難,而這些困難是一定會有的,正如俗語說: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即不如意的事是佔八、九成,順景的只是一、兩成,很少,從人生的經驗俗語也可見逆景的常見。

這些雨淋、水沖、風吹到底這些是從何而來呢?都是從天上而來的,意思是出於神的工作。例如水沖是什麼呢?洪水!洪水又令我們想起什麼呢?洪水會令我們想起在舊約中挪亞方舟時期的洪水,它代表神的審判。而在聖經中的其他經文,也常用洪水或其他風吹雨打這些圖畫來描寫及比喻神的審判,洪水是曾經發生過比較實際的例子。從屬靈層面來看,這裡是指未後的審判,而不是指我們的生活智慧。審判是一定會來的,所以這個比喻才假設雨淋、水沖、風吹一定會來。故無論在天上及地上,神都會用不同類別的審判來考驗一個人生命的質素,特別這比喻是指基督徒,故這些考驗是必然會臨到的。

聰明人會為考驗的來臨未雨綢繆

聰明人就會看到這些事會發生,所以他會很有遠見地去未雨綢繆。他去做什麼預備?便是去打好基礎,將根基建在磐石上。建在磐石是指什麼呢?磐石是指靠得住的東西。哪麼它是代表什麼?在林前10章4節說:「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所以,這裡磐石就是指基督。而舊約很多地方也說到神是磐石,故建在磐石上是很穩固的。在世上除了神之外,再沒有什麼東西是穩固的。

泥沙又代表什麼呢?這代表世界,包括世界上的事物和人。有些人將生命建立在神上面;有些人將生命建立在世界事物上,或是建在屬人、屬血氣的事上,而當然建立在這些事物上的生命是不會存到永恆的。

生命建在磐石上與建在沙土上的分別

既然知道磐石是代表神,那我們如何可以將生命建立在磐石之上呢?建在磐石上與建在沙土上的房屋,兩者有什麼分別呢?兩者都有花功夫建屋的。建在沙土上的人都有建屋、有做些事的,而把房屋建在沙土上也不是很容易的事的,因若不計打根基,建這屋也有運磚及砌牆等等,也要花不少功夫的。

那建在沙土上是什麼意思?怎樣才可知道一個人是不是建在沙土上面呢?在比喻經文中馬太6章24及26節便有指出,26節說建在磐石上的人便是那些聽見說話便去行的人;而24節便是指建在沙土上的人是指聽見他的說話但不去遵行的人。故這說明兩者都有聽見的,一個是有聽及有行;一個是只聽沒有行。但聽也要花不少努力的,如你要去坐車去聽的,特別是在從前,你是要去找主耶穌去聽的,而主耶穌是會去不同的地方,你便要跟著他去不同的地方,故從前的聽不像現在這麼方便的;但現在的聽也要去坐下靜靜專心聽的,也要精力的。但這裡指出單單聽並不足夠。

故我們要清楚明白兩者的分別,不是說一個有做,一個什麼也沒有做,故分別不是做與不做的分別;不是一個有建立生命,另一個沒有建立生命。大家都是有建屋的,但分別是一個有做及做得很徹底;但一個是做得很表面的。

聽道而不行道:自欺!

有關「聽」與「行」的分別,我們可以看看雅各1章22-24節: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這裡說能幫助說明這個比喻的重點,指出聽道與行道的分別。我們不可只是聽道,這樣是等於建在泥沙上,雖然聽道也是好事 (有些人很喜歡聽道),但並不足夠,也要行道。如果一個人只是聽而不行的結果是如何呢?只喜歡聽,每星期也會來教會很專心聽,而且寫很多筆記,結果只會自己欺騙自己。如何欺騙呢?欺騙自己什麼呢?這裡說聽道不行道的人好像人照鏡子,因神的話語可令人看到自己的境況。有些人未看聖經時會覺得自己是對的,但在聽到聖經後對照,便看到自己有錯,就好像照鏡一樣能反映我們自己真實的面目。人很多時不會知道自己本來的面目,但當他讀了神的話語,而他的心也開放的話,就會知道自己的情況,看到自己的罪。神的話語就像光一樣,將問題都照了出來,故說聽道就好像照鏡子。有些人聽了道知道自己的情況後,會非常震驚原來事實的真相是這樣,例如原來我是那麼大脾氣、常常傷害別人的,像被鏡子照了真相出來。但聽道不行道,便是只聽道,去接受訊息。若當事人只知道、看見自己問題,但卻沒有回應,於是就像照鏡子後走開,就忘記了自己的樣子及真實的情況。

當一個人照鏡子時會得到一樣東西,但如果沒有行動的話就騙了自己。哪是被什麼欺騙呢?照鏡子可以看到影像,讀神的話語可以了解知道自己最真實的情況,而這便是知識。而最欺騙人的就是知識,因很多時候當我們知道一樣東西,就很易會以為自己已得到了那樣東西,特別是在屬靈的事上。就如很多人去教會聽道,聽了很多,如知道天國是怎麼的,知道如何入天國後,他們就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但知道了並不是得到,而是要知道而做了才算是得到,這就是很大的分別。聽道而不行道就是自己欺騙自己,因為人只是知道及只在理性上認同,但行為上卻做不到,卻也當自己是已經擁有了這能力。例如人知道不應該發脾氣,但卻未必可以做出來,但他以為已經擁有了控制情緒的能力。

知識的危險:會欺騙人

當人聽得多的時候,就以為自己知道很多,例如對聖經很熟悉,就很易會假設自己的生命很好,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所以,我們不可以將神的話語像鏡子一樣來看待,這樣是不足夠的,正確的做法是我們要行在神的話語當中。

將神的話語用來照鏡故然是好的,因看了神的話語之後會有很大的感慨,也會知道很多屬靈的原則和知識,好像眼睛被打開了一樣。但知識是很欺哄性的,很易會以為真的知道了但卻不是真的,因為知識只是在頭腦上知道,認識神的話語是需要在生命中做出來才叫真的認識。兩者的分別是非常大的,但不幸的是很多人覺得自己在頭腦上知道了就已經認識了,這就是自己欺騙自己。例如很多人知道做基督徒是要遵守神的吩咐,但事實上卻未必真的在生活中遵守了神的吩咐。就是因為基督徒知道也贊成要遵守神的吩咐這個知識騙了基督徒,會以為自己知道屬靈的事就比非基督徒好。但事實可能更差,因為基督徒騙了自己,而非基督徒不會欺騙自己。所以,知識對人來說有一定的危險性,知而不行就比不知道情況更差,因為中間還多了自欺的成份。如非基督徒會知自己是不會去做好事,故他們不會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好事,比較坦白;但基督徒聽了道後覺得自己已經做了些好事,但其實沒有,他欺騙了自己,故這情況比單單不做更差。這圖畫就好像生病或生癌症一樣,人若知道有病就會懂得看醫生,但自欺的人會以為自己無病,就不會看醫生,故被醫好的機會是更加少,病情只會越來越差。

我們現在知道屬靈生命不能停留在知識上,而是要行出來。而這也只是一套理論,要直至我們認真去行出來,才會知道這理論的真實性。特別對基督徒來說,他們常常也都只停留在知識的層面,他們以為知道,便當自己做了。就如我們知道不要論斷人,便假設了自己知道後便會自然去做了。

不能只建屋,要先打好根基在磐石上

現在我們明白了這原則,那我們需要行什麼出來呢?再看看馬太七章,留意那些將房屋建在沙土上的人,他們不是沒有做事,是做得不夠。我們看看那類人缺少了什麼,及屬靈生命的基礎是指什麼。馬太7章21-23,「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這裡就是在說人實際的情況,而馬太7章24-27節就是用蓋房的比喻來描寫這個情況。有些人看上去是沒有問題的,他們很熱心奉主的名傳福音,有能力趕鬼、行神蹟,在外表看來是很屬靈的基督徒,但主說並不認識他們,叫他們離開他,還說他們是作惡的,不能進入天國。他們所做的一切,就是這比喻所講把房子建在沙土上的基督徒,他們雖然都有為主做很多事,但只不過是在沙土上的工程。

哪如何才是建在磐石上的工程呢?分別不是做或不做,因做表面的功夫也不叫做。例如每個星期去教會禮拜,這是根基還是沙土呢?這是沙土的工程。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根基的工程,什麼是沙土的工程。根基的工程是什麼?他們沒有做什麼呢?主說他們傳道趕鬼,常常叫他主阿、主阿,看似關係很甜,但卻沒有遵行天父的旨意。

唯有願意完全讓神掌管生命的才算建立根基在盤石上

哪怎樣才叫遵行了天父的旨意呢?就是在生命中順服神的主權,這樣才是將生命建在基督之上。做好外表的功夫是次要的,更加重要的是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神,由神來管理我們的生命。當然這並不是指起了地基後就什麼都不用再做,外面的部分也需要做,否則,打好了基礎卻沒有在上面建立好房屋,將來也難向神交待。所以我們要弄清楚哪部分是地基,哪部分是地基之上的工作。

主在馬太7章21-23所提及的那些人沒有讓神管理他們的生命,雖然他們可以做很多屬靈、宗教的事,卻缺乏生命的基礎-將生命的一切交給神,無論生命的哪一個環節都要按神的旨意來生活。故我們要認真審視我們是否願意將生命交託給神管理呢?若果願意的話,我們便與磐石拉上關係,好像房子的樁柱連接在磐石上,房子便與磐石連結起來,那麼房子便會很穩固。這便是如我們與神的關係,是如房子與磐石有連結緊密的關係,完全按他的心意去生活,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有了基礎,到即使將來有風吹雨打時也決意跟隨神、交給神,這樣才會經得起考驗。

將生命交給神是指心裡願意對神降服,願意順從神的旨意,願意將一生都交給神,包括學業、工作、前途、婚姻各方面,都願意順服在神的旨意之下。這有點像效忠皇帝/國家一樣,就如有人要移民去美國或加拿大,坐滿三年移民監後可做公民了,但之前是要宣誓效忠那個國家。而跟從神,當然是指心裡的回應,願意一生也順從他及被他管理,即是神要我們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我們去哪裡就往哪裡去,將生命讓神來管理,這就是建基在磐石上。

這不是單單外表的形式,有些人做很多教會的工作,如很熱心的去傳福音及去返教會,卻在某些方面不願意交給神,還是想自己做主。他們在外表會做很多額外的工作,但有些事情他們仍然是要控制住,不想給神掌權。若是這樣就是沒有基礎,外表上是熱心的基督徒,但有考驗困難來到的時候就會跌倒,就像沒有根基的房子有雨淋水沖,而且會倒塌得很厲害。當然,之後我們仍然會照聖經的道理去做,而這裡說的是要從態度上決意順服神開始。

如果你去過某些大型的佈道會,他們也叫人信耶穌,但是聖經中所要求的不單是頭腦上的相信,而是信任到一個地步可以將生命交給他。這和結婚有相似之處,若做女方的更加明顯,女方要信任一個人到一地步才願將一生都交給對方,願意無論貧窮、富足,健康、疾病都跟對方過一生。所以,聖經中的相信不是在頭腦上相信主耶穌可以救人、幫人,主耶穌不能做這些事,除非你願意將生命交給他,因唯有這樣才可以改變人的生命,以致一切有改變。就如有重病的人需要動手術,病人要簽了同意書,醫生才可以做手術;同樣,如果人不願意,神也不會在人身上施手術,神不會勉強人的。這就是從決意的心開始,在聖經中很多事都是從心開始,很多事若你有決心就會知道應該要怎樣做,就如兩人的關係,若你拍拖,你不會常去問應該做什麼不做什麼,或要有什麼「拍拖的程式」,你若有心便會知道應該怎做。故現在我們需要問問自己的心,對神的認識到了哪個階段?是否可以相信他是愛我,到一程度,以致可以將一生都交在主手上。

實際如何應用?

只要人完全信任神,一直尋找他、認識他,將來無論讀書、工作都願意由神帶領。當你有這決定,神不會立即出聲的,神會到適當時候或在有需要的時候給你指示,不會似媽媽的嘮叨,不斷地叫你做什麼什麼。神的指引是按時機而給的,當你心裡知道神是值得信任時就可以做這個決定,一切也是要從心態開始,而這個決定是漸進式的。當你覺得神是值得信任及願意作跟隨神的決定後,就按自己知道多少而做多少,在開始的時候你可能只知道少少,便跟從做那少少;但之後知道更多就做更多,之後便可更加完全願意一生中每個環節都行在神的心意中。

這是比喻是關乎實行的重要性,最後以一個有趣故事來結束。有一群主日學的學生,他們是小朋友,主日學的老師教他們要去愛人、去幫助人。有一次主日學的老師問他們說:如果你們有一百萬,你們會否願意給神,他們很快便回答說:願意!老師再問:如果有一千元呢?他們也答願意。老師再問他們若果有一元又如何呢?他們就開始猶豫了一陣,回答說,不願意。為何會這樣呢?因為他們並沒有一百萬或是一千元,對他們來說這是很遙遠的事情;但是一元對他們就很真實,因為他們有。他們在想如果給了神,就沒有錢買零吃。這情況就好像這裡所講,有些事情是我們知道的,也以為自己已經做得到,但其實是從未做過,故事實上也不是做到。要直到有一天真的實行出來,才算是做到了知道的事。這些小朋友起初都以為自己得到什麼都可以給神,一百萬、一千元也可以,但最後講到一元或十元時便做不到,因為這代價變得實際,對小朋友來說十元是很多的了,他們知道若給了他們便沒多少可剩下的了,才知道要做很困難。

所以,知道與實際行動是有很大的距離,要我們真正按照我們所知道的去實行出來,這房子才是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當知道了接受了信息,特別若我們已經聽了不少的查經,有哪些是可以按自己知道的程度實行,願意交給神?如果願意,這樣就可以開始打地基。打地基是需要不少時間的,因要在磐石上打地基非常困難,不可以偷工減料,又需要很多精力,就算是現在科技先進也需要很多錢、很多精力去完成。但結果是只有這樣建立的房屋才穩固,另外那些房屋雖然建得容易,若我們只追求輕鬆、簡單、舒適的生活,將來就會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