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的比喻

李馬可牧師主講

馬太13章44節「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比喻的背景

這是一個比較短的比喻。比喻裡說,天國好像藏在地裡的寶貝。為甚麼寶貝會藏在地裡?這是以前的人的習慣,將寶貴的東西藏在地裡。現今的社會應該較少這樣做,因為有了銀行保險箱。或許在一些偏遠的農村,還有一些人將寶貝藏在地裡。故此,偶然也有考古學家在發掘的過程中,發掘到一些金銀珠寶出來。因為這是古時的人收藏寶貝的方法,既方便又保險。但經過一段時間,有可能收藏寶物的主人死了,又或遇上戰亂,沒有時間把它挖出來便要離開,於是寶物就一直藏在地裡,沒有人知道。

這節經文說,有一個人發現了這些藏在地裡的寶貝。他怎麼做?他將自己的一切變賣了,買這塊地。為甚麼他不直接把這些寶貝發掘出來?試想,假如你在爬山的時候,突然間踢到了甚麼,好像有個瓦器的東西,發現內中有珠寶,你會直接把它挖出來嗎?

比喻中的人不能一發現寶藏就把它挖出來,因為田地不是屬於他的。若他沒有買下這塊地而私自發掘,這便是違法,會被逮捕,因為地是屬於別人的。故當他在地裡發現寶藏時,就把它藏起來,不讓其他人發現,然後便火速去變賣自己的一切,去買那塊地。在古時的年代,由於社會制度與現今的不同,在古代你買了一塊田地,這田地裡的一切都是屬於你的。

比喻的含意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比喻,但其中的含意是甚麼呢?這個「寶貝」藏在地裡,「寶貝」是指甚麼?這個「人」找到了寶貝,這個「人」又代表誰?

有人指出,寶貝,應該是好東西,那是否指永生?能得到永生,是屬靈的事情,既是好事,為何要先藏起來?豈不快快發掘出來,跟全世界的人分享?所以,這個解釋似乎不成立,可以再想想其他可能性。

寶貝是藏在地裡,「地」又代表甚麼?假如寶貝是指屬靈的事情,比如:福音,請問怎樣將福音藏在地裡呢?這是困難理解的。比喻中的情節發展,是很合理的。人發現寶藏,藏起來,然後買了這塊地,把它發掘出來。假若寶藏就是福音,福音藏在地裡,買了這塊地,這塊地究竟在哪?而福音藏在地裡,這方面很難明白。難道這塊地指教會?信耶穌,信福音,要買了教會?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寶貝指福音這個解釋也是解不通。既然這個解釋不通,便要考慮其他的可能性,讓我們逐一去理解。

田地就是世界

既然「寶貝」那麼難理解,倒不如先理解一下「地」,「地」代表甚麼?有甚麼可能性?用「地」去代表的事情,應該不是太多的可能性。「地」是指甚麼?除了「土地」、「地上」以外,還有甚麼?

馬太5章13節「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這裡「世上」就是「地」,你們是地上的鹽。都是同一個希臘文字。

「地」除了「土地」、「地上」之外,另一個意思是「世上」、「地球」,「地」這字可以指整個地球,整個「世界」。

寶貝就是人

當了解到「田地」可以解釋為世界後,再去思想「寶貝」是甚麼時,應該可以容易一點理解。比喻中的寶物是藏在世界裡,那在世界中有哪些是寶物?在聖經的角度看,甚麼會是世界裡的寶物?相信不可能指金、銀、珠寶。

那聖經看甚麼為寶貝?人。原來在神的眼中,地上所藏的寶貝就是人。

發現寶貝的人:就是主耶穌

當清楚了「田地」和「寶貝」兩方面的意思後,比喻中「發現寶貝的人」他變賣了一切,買了這塊地,這個人會是誰?

田地就是世界;寶貝就是人。即在世界上有很多寶貝 (很多人),誰會想在世界上得到這些人?他想得到這些人,他先要變賣一切去買這個世界,然後世上的人才會屬於他,他才有權發掘這些寶物出來。那麼,這個「發現寶貝的人」會是誰?

這「發現寶貝的人」就是主耶穌,他要發掘這些「寶貝」出來,所以他要變賣他的一切,去買整個世界。最後主耶穌得到了整個世界後,便可以得到這些寶貝,這就是整個比喻的主題。當明白了其中的含意後,整個比喻的意思就可解得通。

主耶穌並不是逐件寶貝去買,而是先將整個世界買了,然後將當中的寶貝慢慢發掘出來,就是將人一個一個地出土。

人竟然是寶貝?

讀這比喻時,難明的地方,就是當我們一讀到「寶貝」時,很少會想到寶貝指的是人類。因為一般來講,我們不會看「人」為寶貝。人犯罪又敗壞,好不厭棄。走在街上,滿街都是人,互相擠擁,沒有人會把「人」看成為寶貝,反倒很厭煩,最好不要那麼多人。我們很難看到像比喻所說的-人是寶貝。可這比喻竟告訴我們,原來在神眼中完全不同,神竟然看人為寶貝,是寶物,有如金、銀、珠寶。

要是人有寶貝,就會很小心,很緊張,必定將它好好保存。假如寶貝有甚麼損壞、弄花,一定大為緊張,所以經文中用到「寶貝」這字,讓我們看到神對人是非常重視,非常緊張,這是聖經給我們清楚地看到的觀念。人看人,不會視之為寶貝,這是相當可悲的事情,但聖經告訴我們,神看人為寶貝。

神寶貴愛惜每一個人

有些人會想:神造人,然後人墜落,於是神又派人來拯救,搞了那麼多,好像神將人當作實驗品看待。但你試想一下,要是你做實驗,你會拿甚麼來當實驗品?科學家做實驗是用白老鼠的。為何用白老鼠?因為便宜。做實驗一定拿最沒有價值的東西來當實驗品,不會有人拿貴重東西做實驗品的。更不會有人拿自己的寶貝當實驗品,試問你會不會拿自己的兒女來當實驗品?一定不可能,兒女是你的寶貝。

可人就是不理解這方面,因為人認為「人」是沒甚麼價值,很低賤的,犧牲一些也沒所謂。若抱有這個態度,那在他們的觀念裡,當然會認為神視人為白老鼠,為實驗品,於是乎造了這個世界當作實驗,看人聽話不聽話,若不聽話就把其消滅,丟他們在地獄吧!但這個比喻告訴我們,神看人為寶貝。若是寶貝,就不會拿來作實驗,反而非常認真、緊張他的每一個寶貝的情況到底如何,這是此比喻要讓我們看見的第一點。

有人可能會提出一個問題:這比喻不是形容天國裡的事情嗎?因為經文開始時寫到:「天國好像…」,為何會跟神對人的重視程度扯上關係?其實你要明白,比喻中講到「天國好像甚麼,甚麼…」,這是馬太13章裡一連串比喻所表達的方式。比如看第45節「天國又好比商人尋找好的珍珠…」、第47節「天國又好比網撒在海裡…」;還有上文第31節也是講到「天國好比一粒芥菜種…」等等。這些比喻全部被稱為「天國的比喻」,是要告訴我們天國裡的情況。

而這個「藏寶的比喻」是告訴我們:世界上有很多的人,主耶穌就是要來到地上,去得全世界,為要救贖人。這些全是發生在天國的事情,因為天國的事情不是發生在天上,而是發生在地上。所以你要清楚一個觀念,天國並不是將來死了才去的地方。天國現在是運作中的,簡單來說:天國是指「屬靈的範疇 (realm)」裡所發生的事情。主耶穌來到地上,是跟天國有關的事情,他變賣一切,買這塊地。以致可以去救世界上的人,這一切都是天國的道理。

所以,「天國好像…」就是告訴我們天國裡發生的事情。天國並不是另一個地方,而是指屬靈的層面的意思。

寶貝藏在地裡的景況:失去本來的美麗光彩

現在可以再詳細地看,天國裡的情況就是人 (這些寶貝)藏在地裡。寶貝藏在地裡是什麼意思?可以說:有待開發,但「開發」這用詞不算是太合適。因為經文中所講到的寶貝,並不是指從未開採的礦石。寶貝這字是指金、銀、珠寶等一類貴重的東西,正如上文所述,是被人埋藏起來的。「開發」這詞給人的感覺是開發金礦般的開採,但藏在地裡的寶貝是指一錠金、一條珠鍊,而非礦產。

當寶貝藏在地裡一段日子後,會變成怎麼樣?骯髒、氧化、光澤消退、變得暗啞,需要花一段時間清洗、重新打磨才可重現光澤。寶貝是代表人,即人的景況如何?落在污穢,在罪裡面。當你細心觀察,整個圖畫相當清楚。人是寶貝,但現在這些寶貝失落了,在污穢和黑暗的環境中,是需要有待出土,需要清潔它,打磨它,讓它重新發揮本來應有的光彩。

整個比喻形容得相當貼切,人是寶貝,但現在看上去又不感覺得人有多寶貴。這人犯了那麼多的罪,那人又非常凶惡,何寶之有?因為他們落在田地裡,已經污穢了。而寶貝的整個出土過程,就是表達到神要將人原本的美麗光彩,恢復過來,所以當中是包含了拯救的含意,要將寶貝從泥土裡找回來。

的確,人的本性是有寶貴的一面。記得我在早一段日子看到報章上的一則報導,當中有一名記者採訪一些低下階層,一次他採訪了一名妓女。一般人面對妓女都會感覺不太自然,若互相介紹時,知道對方是妓女,要與她握手,或許會害怕沾染了甚麼病菌,心裡會有一份污穢的感覺。但這位記者深入訪問、接觸了解該名妓女時,發現她也有人性光輝的一面。記者報導說:「這個妓女有一次接客人時,遇到一位很落魄的客人,這位客人是一名啞巴。啞巴,很可能受到一些人的歧視,找工作也會很有困難。而這名妓女卻去安慰他,甚至買了一本學習手語的書,送給這位客人。」你可想像到這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相信普通人都不會如此做,特地買一本手語的書,教這啞巴客人學習手語。一般人看妓女為很差的職業,很污穢,肯定是個壞女人,但原來她也有人性光彩的一面。所以,倘若能將她出土,將這些污穢除清的話,她一樣可以成為非常寶貴的寶貝。

主耶穌買下全世界

剛才上文已經看到,比喻中的這個「人」就是主耶穌。他找到這些寶貝,知道這些寶貝很有價值,雖然暫時失去了光彩。於是他就買下這塊地,買了全世界,然後去發掘。我們都知道,主耶穌首先要得到整世界,才可有這個權柄幫助世界裡的人。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看一節經文,馬太28章,這是主耶穌來到世界上所要做的事的最後一個階段。18節「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主耶穌藉著神,得到權柄和能力,以致他有這個權柄可以管理全世界,可以做他要做的工作。不然,在屬於別人的田地裡,你是不可以動工的。除非先得到這個世界,他才可以做拯救的工作。包括勝過魔鬼的勢力,因為主耶穌在工作的同時魔鬼也在工作。魔鬼經常做破壞的工作,當主耶穌的能力超過魔鬼時,魔鬼便不能破壞耶穌的工作。現在天上地下的權柄都賜給耶穌了,所以 (19節)主耶穌便吩咐門徒出去傳福音,因為他有能力帶領福音的工作。這就是此比喻中的意思,主耶穌已買了整塊田地,現在整個世界的權柄都已經交給了主耶穌去管理。有時出去傳福音遇到一些難題,比如:有些人被鬼附,但當我們奉主耶穌的名,去趕出污鬼時,所有的污鬼都要離開,因為一切所有都是由主耶穌管理的,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要服從他。

變賣一切所有

主耶穌要買下全世界,然後才可發掘,當中是要付代價的,就是要變賣他的一切。主耶穌變賣「一切」,當中包括些甚麼?「一切」就是一切,是他全部所有,沒有留下任何一樣。

早在一、二百年前,那時還有黑奴制度。當時福音先從歐洲傳開。歐洲裡的一些人很想將福音傳到美國去,因為美國有黑奴。他們坐船到美國去,向黑奴傳福音,但傳了很久,也沒太多人有反應。 (黑奴不只限於美國,其他地方也有的。黑奴是來自非洲,因為打敗仗關係,被迫成為奴隸,於是一船一船的黑人被運到不同國家做奴隸,被稱為黑奴。所以現今的美國有如此多的黑人。)

黑奴們雖然很尊重這些歐洲傳教士,因為他們是白人,但他們不接受福音,福音對他們沒有多大的影響。後來當這些傳教士和黑奴傾談時,就知道黑奴不接受福音的原因是甚麼。黑奴他們說:如果你想跟我們傳福音,除非你也要成為一個奴隸,才會明白我們。不然,無論你怎麼跟我們說福音有多好也沒用,因為跟我們沒關係。你當然覺得福音好,主耶穌好,因為你是白人,不是奴隸,你們的神對你那麼好,可對我們就不好了。所以,後來這些宣教士為了要得到黑奴的認同,便跟他們過著奴隸一樣的生活。這就是當中的意思:「他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象」 (腓立比書2章7節),主耶穌要先成為奴隸,然後才能救我們。

但還未止於此,因為一般人所有的,他也沒有,就是連性命也沒有了。「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 (腓立比書2章8節)。你知道主耶穌大概幾歲死亡嗎?約三十多歲,很年輕,可謂未曾享受過世界。三十多歲是人生最燦爛的年日,朝氣勃勃,前途無限,而他就在這時犧牲了。當然,他在死亡之前已經撇下了許多東西,他是一直的撇下、再撇下。最後,他連性命也撇下了。所以,比喻裡說「變賣一切」,真的是一切。人所有的一切,他都沒有,最後還要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腓立比書2章8節)。

死在十字架上的羞辱

留意,死亡可以有很多種方式,而他卻死在十字架上。你知道釘在十字架的人是如何死的嗎?釘十字架是將人的兩手兩腳都釘起來,而這樣是不會令人立即死亡的,除非碰巧釘上了大動脈,但一般不會那麼巧。手腳被釘,當然很痛,但不至於死亡,因手腳都不是致命的器官。若釘在頸部、心臟就不同了,當然很快死亡。

釘十字架基本上只用三枚釘子,兩隻手各釘一枚釘子,而雙腳是疊起來釘上的。這樣被釘是不會令人即時死亡,因為被釘的部位雖會流血,但過不久血便會凝固。那釘十字架的人是怎樣死去的呢?是餓死的嗎?不,餓死需要長時間,而釘十字架的人一般來講,幾天就會死亡,最長也不過七天到十天。期間是不會有水給你喝的,除非旁邊的人想戲弄你,便拿點水來整你。

其實十字架這刑具的設立,目的就是為了要折磨人。若想快快把犯人處死,那一刀斬首更快。十字架的設計一方面是用來折磨人,用很慢的方式叫人死去。另一方面,十字架是用來羞辱人,因為要被高高掛起來,公開示眾,以致凡經過的人都看到犯人釘在十字架上,為的就是羞辱他。同時也作為警告,提醒人別要犯事,不然你也會與他一樣,帶有恐嚇作用。故此,十字架的設計是叫人慢慢地、痛苦地死去。

中東地方,氣溫很高,釘在十字架後,不會有任何的遮擋。所以有不少犯人都是曝曬而死,或是缺水而死。也有些是缺氧而死,因為兩腳被釘後,無力支撐身體,身體自然向下垂,這樣便會壓住胸骨,將肺部壓住,無法呼吸。每當呼吸不了時,雙腳就要用力撐一下,好讓可以吸一口氣,但這樣做也不能維持多久,因身體漸漸沒有力氣,再撐不起全身,最後就會缺氧而死。所以,釘十字架並不是單單叫人死亡,不然,判斬首或槍斃更快死亡。

主耶穌被釘十字架,這刑罰是最痛苦的。而被判釘十字架的人,全部都是壞份子。換句話說,主耶穌的死並不是「英雄式」的死,不像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國捐軀。當時被判釘十字架的人,都是作姦犯科,強盜一類的犯人。不過,若你是羅馬人,那無論你犯了甚麼類型的罪,都不會判十字架的刑罰,因為羅馬人不釘羅馬人,只會判其他刑罰,如斬首。只有低等民族才會被判釘十字架,因為釘十字架是非常羞辱的刑罰。所以,羅馬人是不會羞辱自己的羅馬公民。

歡歡喜喜變賣一切

比喻中形容主耶穌為了我們的緣故,變賣一切,付出一切,真的是他所有的一切,沒有任何剩下的。留意馬太13章44節,他變賣一切的時候,是一個怎樣的狀況?歡歡喜喜。

這一點真的很奇怪。當你願意為人去犧牲,已經相當特別了。而更加特別的是,當他犧牲時,能夠歡歡喜喜去變賣一切,歡歡喜喜犧牲一切,讓我們看見他對我們的愛是何等的深。只有當你非常深愛一個人時,你才會覺得為他犧牲是開心的。否則,你頂多是「英雄式」的為人犧牲,這樣的人也會有的。可犧牲時能夠歡歡喜喜,那真要你深愛對方才可以,以致即使肉體上受痛苦,但心情上也不覺得痛苦,你會為到可以幫助對方而感到開心。

就算只有一個罪人,主耶穌都願意為他而犧牲

最後一點,關於得回寶貝方面。他願意為我們付出一切,以致可以幫助我們脫離罪污、黑暗。可有些人的觀念會認為,他變賣一切,買這塊地,買整個世界,他可以救多少人?救了全世界的人。那全世界大概有多少人?73億左右。那麼,一個人犧牲性命,可以救73億人的生命,豈不太划算!

讓我們換角度想,若世界上只有你一個是罪人,其他人沒有犯罪,過著公義的生活,你猜主耶穌會為你一個罪人而做這一切嗎?

我們可以看失羊的比喻,馬太18章12-14節「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麼。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

就是只有一個罪人,他也不願意失落。若是你,你有一百隻羊,走迷了一隻,你會否盡全力去找回?相信會的,我們也會全力去尋找。比喻裡描寫到主耶穌的心,即使世上只有你一個罪人,其他人都是公義的,他都會願意付上一切,甚至將他的性命擺上,釘在十字架上叫我們的罪得到赦免。就是為了一個罪人,他也會願意。所以,不要認為他犧牲性命可以救世上70億人,很划算。沒錯,他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功效,的確可以拯救所有人,但他的心意告訴我們,即使只有一個罪人,他仍願意做這一切。

在結束這比喻時,我們看到最後一點,他所做的一切,可以救全世界的人,從古到今。但即使只有一隻羊走迷,他都不會放棄這隻迷羊。只有一個罪人,他同樣願意歡歡喜喜變賣一切所有,去救這一個人。

這就是這比喻所要帶出的意思,神如何為我們預備救恩。當然,也在乎我們的回應。主耶穌已經買了整塊地,但其中的寶貝究竟如何,這方面就超出這比喻的範圍。究竟這些寶貝有多少能被出土,被拯救脫離污穢?這就要看我們的回應,是需要雙方面的合作。下一次我們將會繼續看另一比喻,看有關於寶貝的回應,經文記在馬太13章45-46節,珍珠的比喻。藏寶的比喻與珍珠的比喻是連在一起,也非常相似的,可想而知這倆個比喻是一對的。藏寶比喻描寫到主耶穌所做的部份,他擺上了一切去救我們的生命,那我們又當如何回應,才不致於辜負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