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義

李馬可牧師主講

今天會繼續「世上的光」的講道系列。之前我們看過馬太福音的經文,提及我們是世上光,而世上的光是讓人看到我們的好行為,以致我們能夠將榮耀歸與神。光代表好行為,我相信這不難理解,大部份的人都會明白。光可以照射出來,即是能夠讓人看到我們的好行為,看到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但怎樣的好行為才能照耀出神的光?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非基督徒中同樣會有好行為,甚至是一些很出眾的好行為,例如在親友、同事當中也會遇到一些很好的人、很有質素的人。但怎樣的好行為才是聖經裡提及的光呢?究竟基督徒的光要怎樣才能勝過他們呢?應以什麼準則與他們相比呢?看看馬太5章20節,這是一段很重要的經文:「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斷不能進天國。」

作這比較,並不是要去爭什麼,而是去回應主耶穌在這裡的指示。他在這裡也提及光,公義的生命便是光,只是用了不同的角度去描寫同一樣的事情。他說我們的光,即是義行若不勝過法利賽人和文士,斷不能進入天國。不要被今天很多的傳統教會欺騙,他們告訴你只要相信耶穌,一直倚靠他,他就能救你進入天國了。你的光、你的義可否勝過法利賽人和文士,並不重要。不要被他們迷惑了,因這是主耶穌的說話,沒有人能更改他的說話,教會當然也沒有權力去更改。主耶穌說得很清楚,若果門徒的義不能勝過法利賽人和文士的義,是不能進入天國的。法利賽人和文士是在當時社會中被視為最有德行的人,被公認為社會上的模範。主耶穌說,作他的門徒需要勝過法利賽人和文士,否則斷不能進入天國。要有光、要有好的生命、好的行為,但要好到什麼程度呢?這是我們今天要去探討的問題。

時至今日,我們很少遇到法利賽人和文士,但我們會認識一些有生命質素的非信徒。作為一個基督徒,你與他們的生命作比較,你能否說出因為神的恩典,你能超越他們?還是跟他們差不多,甚至比他們還要差?若是這樣,請不要說出來,免得羞辱神的名!

有生命質素的非信徒-我的父親

世上有很多有質素的人,例如我的父親。當然他不是聖賢,但在普通人當中,我認為他可算是第一等的好人。首先,他是一個非常勤力的人,他試過在一段長時間內身兼三職,現在很多人打一份工已覺得很辛苦,但他當時有一份正職、一份兼職,然後再在家中繼續做另一份兼職的工作。我也是一個很勤力的人,試過同時間打兩份工,我能養成勤力的性格,絕對是因為自小便受爸爸的激勵。他是我的榜樣。

爸爸除了勤力,也很重視家人。他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只是小學畢業。雖然在他的年代,這學歷並不太差,但也只能當普通的勞工,所以他需非常勤奮工作才能養活我們一家五口。除了在香港的這個家外,爸爸同時也要照顧在鄉下的兄弟姊妹。因此,他除了要對我和哥哥、姐姐供書教學,也要供應鄉下的一切所需。在六、七十年代,鄉下是很貧困的,所以爸爸經常從香港帶生油、米等食物回鄉救濟他們。

養活兩個家,他需要為家人作極大的付出。爸爸這麼窮困,仍然讓我和哥哥、姐姐讀書,直至我們不願升學為止,可見爸爸在家庭方面是非常盡責。但若要就這兩方面評分,我也只能夠給予合格的分數而已。因這些是作為一個人應該做的事。勤力是應該的,不能好吃懶做;盡心盡力照顧家庭也是應該的,若做不到的,可說是缺失。因此,他做足這一切,給予合格的分數也是合理的。

除了家庭,爸爸也非常熱心幫助親戚朋友。所有親戚、朋友找他幫忙,他都會盡心盡力地去幫。雖然沒有錢,但爸爸也會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所以很多人提及他的時候,都很尊敬他,讚他是第一等的好人。不但親戚、朋友尊敬他,連他的老闆也很尊敬他,因看見他那樂於助人的熱心。他那時在學校裡工作,當一名校工,是最低的職位,但整間學校,無論校長、老師都很尊重他,這是很難得的。校長見到他都常常稱呼他作「輝叔」。另外,常常有些親戚、朋友著他幫忙找工作,因那年代找工作是很困難的事。爸爸都會義無反顧地為他們奔波。爸爸人脈很廣,若有什麼空缺,只要是他介紹的,那地方就會聘請他所介紹的人。因此,他幫助了不少的人找到工作。

爸爸非常熱心助人,也能令其他人變得團結,例如從鄉下來港的同鄉、兄弟、朋友。他知道鄉下沒有學校,因此團結一班同鄉,發起募捐,為鄉下興建一所小學。那時是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的時候。你需知道他沒權、沒勢、沒錢,只是一個小學畢業的勞工,竟然那麼投入去做這件事。過程中需要聯絡很多同鄉,令大家能同心合力地去做。另外,他也要為這件事奔波,例如運錢去內地,在當時來說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最後,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在鄉下興建了一所小學,一所樓高三、四層、有十多間課室的小學。以爸爸這樣的背景,這是一個不簡單的成就。而做這一切,全部都是沒有報酬的、完全沒有任何的利益,只是單純地想為鄉下的兒童做一些事。即使到現在,我也很少遇見像爸爸這麼熱心的人。

而在家里,我從小至大,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未見過爸爸跟媽媽吵架。所以,爸爸在一般人的眼中都是第一等的好人,他的性格、品行,各方面都算不錯的了。作為一個基督徒,你的生命勝得過他嗎?你對人的熱心勝得過他嗎?你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包括家人、朋友,能否像他一樣與人和平相處?他會盡力的去包容每一個人,甚至有時明明是對方做錯,他寧願自己吃虧,也希望維持當中的和諧,這正是親朋好友都尊敬他的原因。

但這樣的好行為、好生命,在聖經中的評價也不達標,仍然需要悔改。很可惜的是,爸爸看不到這需要。他後來也有機會上了幾年天主教的教會,但那間教會幫不了他,他不明白自己的需要,不明白神的要求是怎樣。

人愛建立自己的義

今天我們講及神的光,神要求我們的好行為需要到達哪個程度。這裡提及若你的義不能勝過法利賽人的義,不能進入天國。在這裡,看到兩種的公義-神的義及人的義。希望我們能明白這兩者之間的分別。我爸爸的生命,當然可以算是公義的生命,但這只是擁有「人的公義」的生命,不是神的,兩者之間有一段很大的距離,而這正正是很多人的問題,包括基督徒及非基督徒。

讓我們用一段經文去比較這兩種義,羅馬書10章3節:「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這裡提及了3次義,人的問題是不認識神的義,對神的義一無所知 (ignorant)、不認識,這是很嚴重的問題。當他不知道神的義,下一步便會按自己的標準去定立何謂義。因不知道神的標準,惟有按人的標準去定立。

你可能覺得驚奇,原來人也想行義的嗎?是的,人人都想立自己的義,基本上是沒有例外。所有人都想證明自己是義,當你指出別人做錯的時候,他總會為自己申辯,不會那麼容易接受自己的錯,只會接受自己沒有錯 (亦即是義)。沒有人喜歡別人指出他的錯,即使是十惡不赦的人,他們也會盡力去證明自己是公義的,例如黑社會什麼壞事也做,但他們常常說他們是「講義氣」的。

每個人也有自己對「公義」的準則,而他們按著自己的公義去做事時,都會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例如黑社會認為「義」即是不出賣兄弟、不欺師滅祖。大家也有自己的準則,但很明顯,每個人對「公義」的標準都不同。有些人的標準很低,但他們已認為自己很了不起;有些人的標準很高,自以為與他同等級的人並不多,自己已做到很好,別人絕不能再挑剔自己。就像有時候我們向別人傳福音也是一樣,當我們向他們說:「你們有罪了。」他們的回應會是:「我是一個好人!」當你指出他曾說謊,他會回應你,他從來沒說過謊!他總覺得你在冤枉他,這也是我們傳福音時要有的心理準備。因為有些人真的覺得自己已盡力做到最好,良心無愧。

聖經裡有一個很出名的門徒-保羅,即使不太熟悉聖經的人也應該聽過這名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曾多次提及,在他未認識神之前,他認為自己的生命是無愧的,他覺得自己一直都很公義地、憑著良心過活,盡力地做到最好。但當他認識耶穌之後,他的態度完全改變。他說他是一個罪人,而且不單單是一個罪人,更是頭號的罪人,說自己是罪魁。他未認識神之前,說自己已遵守了神的一切律法,勝過了他所有的同輩,是法利賽人當中的法利賽人。但當他認識神的公義的時候,他終於知道自己是一個罪人。為何之前他不知道自己有罪?因之前他不認識神的公義,只認識人的義,而在人的義當中,他認為自己已是在道德的最頂峰,所以當人指出他有罪的時候,他會覺得別人在冤枉他。

當人不認識神的義的時候,他就去建立自己的義,而最後的結果是他不願服從、拒絕跟隨神的義。神命令我們要悔改,但有些人不明白為何他們要悔改。他們覺得一生人也沒有做過任何傷天害理的事情,甚至一生都在盡心盡力地幫助別人,他們會問究竟他們需要為什麼事而悔改呢?正因他們不認識,因此就拒絕服從神的義了。這就是我們的絆腳石!所以,今天希望靠著神的恩典,讓我們能夠明白這方面的事,否則我們走錯了路也不自知。

人的愛會互相傷害

在繼續說下去前,想大家聽一首歌:木匠樂隊的歌-彼此傷害 (Hurting Each Other-The Carpenters)

*以下為中英文歌詞:

世上沒有人的愛會像我的愛一樣甜蜜,因為世上沒有男孩像你一般地真心。

No one in the world ever had a love as sweet as my love, For nowhere in the world could there be a boy as true as you love.

我所有的愛都欣然地獻給了你,你所有的愛也欣然地獻給我。

All my love, I give gladly to you. All your love, you give gladly to me.

然而請你告訴我,為何我們一直彼此傷害?一直彼此傷害,讓對方哭泣,讓對方傷心,卻不知原因何在?

Tell me why then. Oh why should it be that: We go on hurting each other. We go on hurting each other, making each other cry. Hurting each other, without ever knowing why.

我們比垂枝的楊柳葉更貼近,也比字母A和B更親蜜。

Close than the leaves, on a weepin' willow, baby, we are. Closer dear are we, than the simple letters 'A' and 'B' are.

我這一生只愛你,你這一生只愛我。然而請你告訴我,為什麼變成這樣?

All my life I could love only you. All your life, you could love only me. Tell me why then. Oh why should it be that …

我們一直彼此傷害,我們一直彼此傷害,讓對方哭泣,讓對方傷心,卻不知原因何在?

We go on hurting each other. We go on hurting each other. Making each other cry, hurting each other without ever knowing why.

難道不能停止彼此傷害?必須停止彼此傷害,不再讓對方哭泣,不再讓對方傷心,不再讓對方痛苦。

Can't we stop hurting each other. Gotta stop hurting each other. Making each other cry, breaking each other's heart, tearing each other apart …

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幸福的情景。認識了一個男 (女)孩,那時候全世界沒有一個比得上他/她那麼甜蜜,又甜蜜、又真誠,並不是虛情假意,更重要的是雙方都願意將他們的愛全部給予對方,這實在很難能可貴。你能找到一個值得愛的人,已經是很難得,而同時對方也很愛你,這就更加難得。很多時候,因大家愛對方的程度不一樣,所以令雙方都很痛苦。一切看似幸福美滿,但音調一轉就變成彼此傷害,是不停的彼此傷害,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呢?

所以,這首並不是情歌,你千萬不要唱給你的伴侶聽,否則會被他/她責罵。這是令人難以理解的地方,為何雙方這麼愛對方,但到最後會有這個結果呢?竟然可以不停的互相傷害對方,令到大家傷心、痛哭。到最後也不知為何會變成這樣,不知道問題出於哪裡。這個情況當然不只是談戀愛才有,各種關係都會出現同樣的情況,例如家庭的關係,家裡的成員一般來說也是愛對方的,父母愛子女、子女愛父母是合理的、是應該的。但到最後,情況也是差不多,我們很愛對方,但到最後不知為何會變成彼此傷害。這首歌是一首比較有深度的歌,真正了解及寫出人生中一個極大的困惑。

事實是當彼此相愛越深,所造成的傷害也會越深。這並不難理解,正所謂愛之深,痛之切!若你不愛那個人,他發生了什麼事,甚至是死了,也不會介意。但為何會彼此傷害呢?這是個謎團。我試過在一個學生小組內問學生,認為誰比較愛他們,父母還是神?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說是一樣,有些人說父母愛他們多點。當中有其他的基督徒問他們,主耶穌為他們死,被釘在十字架上,豈不是愛你多些嗎?而學生的回答是,他們相信父母也會為他們死。你覺得呢?問一個有子女的母親,若她的女兒需要換器官,她會換給女兒嗎?相信不少父母都願意為子女死!所以他們的答案是正確的,認為父母和神的愛相等。

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像剛才的那首歌所描述,父母有沒有傷害過你呢?你又有沒有傷害過父母?怎樣去回答這個問題?這問題是否很難回答?我不知道寫這首歌的人懂不懂得回答。問題就在此,我們想得太簡單了,正如公義一樣,你認為自己是公義,但這是自欺欺人。愛及公義都不是這麼簡單的。若你認為自己行事為人都很好,道德水平都很不錯,只不過是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舉一個例子,你或你的父母能否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呢?是否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控制自己?若不能夠做到這點,當有事情發生,激起了你的情緒,令你不能再冷靜,那時候你的憤怒便會爆發出來、傷害對方的事也自然地做出來了。

父母愛子女是絕對不能否認的事實。但若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當有問題出現,他們不能忍受時,便會欠缺冷靜,情緒也就一下子爆發出來,超出自己可以處理的程度。在那一刻,什麼都忘記了,因他們不能控制自己。雖然他們很愛你,但在控制不了的情況下,只能夠傷害你,這不是他們所想的但卻這樣做了。至於你,你也愛你的父母,但你有那份自制力、節制,以致你不會沉迷打機、上網、玩電話⋯⋯你可控制到自己嗎?答案也是不能!最後的結果同樣是傷害對方。所以,不是說你有愛就可以了,愛不是這麼簡單的。

真正的愛包含多種元素

大家都知道父母很愛自己的兒女,甚至會為兒女捨命,子女亦然,但問題是有沒有這個能力做到呢?雖然心裡面充滿了這份愛,但大家會因情緒失控而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對方。因此,大家要明白,愛一個人是需要條件的。父母和神愛他們的兒女,在意圖上是一樣的,都是全心全意去愛,這說法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實踐的層面上,那就大不同了。只有神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完全的愛你。為什麼?因為愛一個人,是需要徹底的完全否認、捨棄自己 (self-denial)。我相信你的父母沒有這個能力做得到,惟有神才可在任何時刻做到完全的否認、捨棄自己。所以問題不是你想不想去愛,而是你能不能真正實踐出來、真正去愛。

正如這首歌的內容,雖然大家很愛對方,但到最終卻傷害了對方。這並非大家所想的,我想做的做不到,我不想做的卻偏偏去做。很多時候,我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愛是一樣很困難的事情,不要這麼輕率的說:「我愛你!」要真正做到才好說出口!在聖經裏有一段很有名的經文是提及愛,在哥林多前書13章4-8節:「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這裡提及愛的十六個元素,當你說「我愛你」的時候,先問問自己有沒有這十六個元素呢?在十六項當中你擁有多少個元素呢?你擁有全部的元素才不會傷害到對方。

若是你欠缺了其中一種,例如欠缺不輕易發怒,很容易就被人激起怒火,那談什麼愛呢?所以,你要擁有全部質素,才能夠真正的去愛。又例如第5節指不求自己的益處,即不按自己的意思而行,這是在人際關係裡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將自己的意思強加在對方的身上,而父母就是當中的表表者。例如在天冷的時候,一定要你多穿件衣服;在下雨的時候,一定要你帶雨傘。他們認為他們愛你、對你好,這樣做是對你最好的。這是很常見的,將自己的意思強加在別人的身上。試過與學生討論這方面的事,天氣很冷的時候,你若穿得不夠和暖會很容易著涼,然後可能數天也得臥病在床。但他們的回覆是,若我穿這件衣服外出會被別人取笑,他們可能會因這事取笑我一年,所以我情願病數天。你的思想跟他們不同,你認為你的做法是最好的,是為他們好所以才逼他們這樣做,但這不是愛。

不是按自己的意思而行,而是真正去了解、明白、體諒對方的情況,因他與你是不同的。但我們往往認為自己所想的就是最好,出發點都是為了對方的好處,但這都是從自己的觀點去看事情。若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後你越愛他,反而變成對他更大的束縛、傷害。再舉一個例子,第6節指只喜歡真理。愛與只喜歡真理有何關係呢?如果說愛就是愛,與我喜歡真理是另一回事,那你就錯了。當你不喜歡真理的時候,你的愛會變成溺愛。你愛他,但你越愛他就會越傷害他,因你不是按真理而行,而你也不會教他按真理而行,最後你只會傷害對方,這次不是在感情上,你們的感情可能很要好,但卻傷害了對方的生命,令他走上一條不符合真理的路、走上一條歪路,這也是會害死他的。

大家需要明白這裡的十六個元素,缺一不可。即使是朋友之間的愛也應如此,大家是很要好的朋友,但若不按真理而行,大家會互相連累對方,並不能激勵對方、在生命上造就對方,而是帶對方去飲飲食食,變成豬朋狗友,大家越行就越偏離正確的道路。這樣的朋友,到最後當然是互相傷害。因此我們需要明白,愛包含很多的質素,而這與神的義有何關係呢?原則是一樣的,愛包含公義,而公義也是包含愛,兩者之間是沒有分別,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人的愛是很膚淺,同樣人的義也是很膚淺。我們很單純地認為我愛你,就真是愛你;你認為我的行為很好,就一定是義了。這想法未免太簡單了,像江澤民所說:「Simple and naive.」不要想得太簡單,因很多事情都是很複雜的。

神要求我們十項全能

神的義是深入及全面的,所以聖經說我們並不認識,以致做錯了也不知道。人的義是很簡單,總之人認為好的就是義。例如我的爸爸,在人眼中他為人熱心、兩脇插刀,所以認為他是義的。但神的義是全面的,需要完全才算得上是義,這是其中一個最大的分別。人的義是很單方面、偏面性的,但神的義是全面性的 (all rounded)。

好像奧運會,你只需一個項目出色就可以得到金牌,例如菲比斯在游泳項目得到七、八面金牌,但神的義是要求你十項全能,這就是兩者之間的分別了。即使你其他九項都很出色,但只要有一項不行,你也不能稱為十項全能。當然在運動方面,未必需要十項全能,但在生命方面就一定需要這樣,生命是需要在各方面完全,才可以奪得金牌。

又例如讀書方面若只有一個科目很出色,但其他科目不合格,你可以升讀大學嗎?這可能連入讀進修學院的資格也沒有。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知道要平衡發展,不是將單一的事情做得好便足夠。生命的要求就更加高了,是需要十項全能,這就是神的義。這要求是否對我們而言很遙遠呢?很難想像可以做得到吧!但為何有這要求呢?因只要缺乏一樣,已經能夠對人造成傷害。當我們談及生命的質素時,是要全面的,稍有缺乏便不合標準,便會為人帶來傷害。沒有人想給他人帶來傷害的,尤其是對所愛的人。

此外,所有人所造成的失誤也有其後果的。因此,第一是我們不能容許有失誤,因其後果是其他人替你承擔;第二是生命需要完全,生命裡若有部份屬於義,部份屬於不義,即是我們的生命亦正亦邪,但正邪是勢不兩立的。那你現在知道為何這麼多人會有精神問題,因在他們的心亦正亦邪,兩者在心裡頭不斷的鬥爭,他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就像我們的立法局,兩派對敵,以致什麼也不能做。只有好的生命才能感受到和諧。因此,我們需要完全的義、神的義,那才會有真正的平安、真正的和諧和心靈裡的輕省,不然心裡就會有很多的爭鬥和張力。

生命質素缺一不可

所以,聖經裡提及的生命質素都是多樣而全面的,不是單方面的,例如加拉太5章22-23節提及「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這裡說的不是九個果子,而是一個。一個果子有九種的質素在當中,因每一個果子都有不同的特質,例如當我描述一個果子大約十斤重,外面是青色的,剖開後裡面是紅色的,大家就會推斷這是西瓜了;同樣地,一個果子大約十斤重,外面是青色的,剖開後裡面是淡綠色的,大家就會推斷是蜜瓜了。所以若只有數種特質相像,但有一些不相像,那就是不同的果子了。

聖靈的果子擁有經文提及的九種特性。即是說,若你只有其中的一些特性,並非擁有全部特性,那就不是聖靈的果子了。只有包含所有質素,才是聖靈的果子;若欠缺一種,那就已經不是聖靈的果子了。因此聖靈的果子是整體性的,the fruit of holy spirit是單數,是一個果子。這就是神的義,神的標準,我們不可只選擇其中的某些質素。

彼得後書1章5-8節:「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提及我們與神的性情有份,亦不是一種,而是共有八種。若只有一種、兩種、甚至三種,也不能得獎賞,需要擁有全部的質素才能得神的賞賜。一直看下去,是一樣質素再加一樣質素,到最後才是愛。因此,愛才是真正的功課,若你沒有之前提及的質素,你不能夠達到真正的愛。生命就是這麼複雜,這是我們不能逃避的事實。不能說我們要愛就有愛,我們需要擁有所有質素,到最後才能有愛。

以弗所6章13-17節:「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籐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這裡講及屬靈的軍裝,神賜全套軍裝給我們去打仗。軍裝包括很多部分,有真理作腰帶、公義作護心鏡、平安的福音作鞋子、信心作盾牌、頭盔是神的救恩、手中還拿著聖靈的寶劍 (神的道),這是全副的軍裝,若要上戰場,我們不能夠欠缺其中任何一件軍裝上陣,否則都會因這欠缺而死無葬身之地。人看得很單方面、很簡單,以為少了其中一樣也沒關係,但事實並非如此。

藉著鍛練達到神的義

其實在世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擁有一些好的質素,所以他們都會認為自己已很不錯了。很多人也喜歡做好好先生,正如我的爸爸很忍讓、很樂於幫助別人,而通常一個人的強項往往就是他的弱項。這些好好先生一開始會令大家之間的關係變得和諧,但他們缺乏為真理而站立出來的勇氣、不敢為公義發聲。他們會怕開罪人,將一切不對的事情視而不見。這例子說明人的優點,很多時在某一個階段就會變成他的缺乏;又或者剛剛相反,有一類人很有膽識,不畏權勢,在公司裡也勇於指出老闆的錯誤,這一類人就很容易欠缺溫柔、謙卑,不懂得體貼軟弱的人,單單只有剛強。這就是人的義的情況。

一般人的長處都是取決於他們天生的性格,有些人的性格很溫馴,不會執著對事情的看法,怎樣也沒所謂;有些人很勤奮;有些人天生很勇敢,有膽量對抗所有人;而有些人就滿有憐憫的心腸,什麼事都顧念別人的需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好性格,但這些都只不過是人的義,是天生的,只側重在某一方面,是不完全的。不完全就自然會有其缺點了,問題也跟著出現。

但神的義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後天鍛練得來,這是非常之大的分別。無論你天生有什麼質素,都不可能是完全,總會有缺乏,所以餘下的質素就要靠鍛練得來。雅各書1章2-4節:「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這就是神的公義,我們需要完全、毫無缺欠、很平衡、很齊全,這才能達致公義的生命,才不會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到其他人。而這些完備、完美的生命質素是怎樣得來的呢?是需要在百般的鍛練、試煉中得來的,是需要在很多的考驗中得來的。

所以,一個基督徒的生命方向是要從人的義轉化成神的義。這需要藉著很多艱苦的鍛練,以及從神而來的多個考驗而達成的。這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生命目標,也是成為世上的光的元素,馬太5章3-10節:「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世上的光與我們剛才所提及的義有什麼關聯?主耶穌先提及這八福,即是八個生命質素,有了這些質素之後,你就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了。八福並不只是一、兩樣的質素,而是要擁有全部的質素;若只有一、兩樣質素,就欠缺了平衡。有些人很溫柔、謙卑 (第5節),覺得自己很渺小,但若是你只有溫柔,那便做不到第9節所講的排難解紛,去使人和睦、幫助人和好,因你會害怕開罪人,因此當中需要平衡。又或者你生命中有義,這是一個很好的質素,但即使有了這質素並不足夠,更需要達到第6節所提及的「飢渴慕義」。雖然自己有義,但不會因此而覺得滿足,還要幫助別人去追求義、和平。

你是一個飢渴慕義的人嗎?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好,自己的生命已經很不錯了,有這想法的人,他不是有真的義。因為真正公義的人,是常常飢渴慕義的,永遠也覺得自己不足夠,那才是真正的公義。而覺得自己已很不錯、已沒什麼需要了,其實那是假的義。為何是假的?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公義為何物,所以便會覺得自己已經達標、已經足夠了。因此只有那些真心尋求公義的人,最後才會得著義。

人很容易就會滿足,很多時我們都只專注自己的優點,整天去想、計算自己的長處,正如羅馬書10章3節所指:「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提及人不停想去建立自己的義。人很少花時間去想自己的缺乏。因此,我們要學習不去建立自己、屬於人的義,而是去拆毀它,這是什麼意思?即是思想自己不足的地方。當你真正認識自己不足的地方時,你就會進入這八福當中。

八福的第一樣就是貧窮,特別是在屬靈上的貧窮。當你知道自己屬靈上是貧窮的時候便有第二樣福,便是哀慟,為著自己的情況而哀慟;然後當你知道自己不濟的時候,便會溫柔謙卑地接受。有些人接受不來,便會立刻崩潰、自怨自艾,可能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平復,這當然是不可取的態度。再之後就要飢渴慕義,竭力追求義。這樣才是全面,不能只有一樣、兩樣質素。當然,關於神的義與人的義,還會有其他方面的分別。

你願意踏出第一步嗎?

我希望大家聽到這個訊息之後,不會只是徒添了聖經知識,而是這訊息可以成為一個吸引著你的異象,使你看見神的義原來是這樣美麗,推動你去追求,並得著這樣的公義,以致我們能夠在這地上為神發光。希望這個訊息臨到你們身上能成為你們的異象,像一把火、一股動力注入你的生命當中,使你能義無反顧地去追求,像耶利米講及的「Fire in my bone」在我的骨頭裡面,亦即在我的心深處裡,有這把火在當中,這是很重要的。神的訊息應該像一把火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推動我們,否則我們就會坐著不動。聽了很多知識之後,全部變成學者。而這個訊息、這把火同樣地在我的生命當中焚燒。

我昨晚只睡了三個小時,這對我來說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講道前夕,這並不是因為要趕功課去寫講章。很多時候,有八成的訊息,我都在三個月之前完成了。而是這些訊息一直在我心裡面燃燒,使我不能入睡,因我的思想、心都被這個訊息、被神的話語、力量緊緊地捉著,以致不能將這訊息拋開,然後舒舒服服地入睡。這火是很重要的,若沒有火,基本上講道就不是講道,而只是在授課、教書;講道能夠成為講道,是因為裡面的火。我希望大家都能夠捉到這團火。

聖經說:「我們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基督徒的生命是要追求神的國、神的公義,當今天大家都明白這道理的時候,希望大家能認真的去尋求,從人的義轉化成神的義-生命中完全的義。而神的應許是,若你先尋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一切也會加給你。為何我們不去追求神的義?我們每天花很多時間、青春、光陰、精神在每天的飲飲食食、穿什麼、買什麼的事情上。神吩咐我們不要去想這些事情,不要被飲飲食食、日常生活的瑣事、工作上的問題纏繞,而要去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問題-公義的問題。至於其他的一切,神說應該只要尋求他的義,其他一切他都會給你。

你相信神嗎?你相信他的應許從來不會落空嗎?希望大家不要再花光陰在飲飲食食的瑣事上,一年又一年的浪費時間。

神的義需要十項全能,標準相當高,恐怕會令你卻步!我一項都不能,何況十項全能?那怎麼辦?不打緊,神知道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無論要行多遠的路程,都是從你的第一步開始。不要只想那條路很遠很難行,先踏出第一步,當你願意踏出第一步,就會踏出第二步,然後第三步、第四步…一步一步堅定的走下去。一段時間之後,往後一看,你就會很驚訝,原來你已經不經不覺地行了這麼遠。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不要想著行一千里路是多麼艱難的事,只要你肯一步一步的行,你會發現當你越向前行,你的力量就也跟著湧現出來。因此千萬不要一開始的時候就害怕。特別在此鼓勵當中一些信了主多年的信徒。不錯,重新啟動停了很久的機器的確很困難。雖然困難,但並非不可能,仍然是有可能的。

為何有可能?因你知道全能的神並沒有撇下、放棄你。我有這個信心,因此我也沒有放棄你,大家也能見到我為弟兄姊妹所擺上的時間、心血,凡能做的,我都做了。因為我知道,神並沒有放棄你。我做這些事的時候,並不是純粹出於責任,而是有一個希望在當中,我的希望是從神而來的。因此仍然是有希望、有可能的。信徒當中有一個很普遍的心理阻礙:「這麼多年了,我還可以嗎?」是可以的!是難,但是可以的!這是神給我們的應許,主耶穌說他永遠永遠不會離開你。他從沒放棄我們,因此我們今天仍然能聽到他的訊息,這表示我們仍然是可以的,而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去回應。

聖經也很明白我們的情況,彼得後書1章提及的那些質素、神的公義是需要我們按步就班去學習,聖經並沒有要求我們一步登天。要先學一項,學好了再學習另一項,一項一項地學。假設一年學一項,八年就能完成這個計劃。這也不太差,我們還年輕,應該沒有問題的。

擁有生命質素才能結果子

最後,這一節提到「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 (彼後1:8)若能充充足足地有了這些質素,一直追求下去,就會在認識主耶穌的事情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知道有很多弟兄姊妹都想結果子,這裡告訴我們結果子需要一個很重要的元素!為何有些人不能結果子呢?若果我們的生命當中沒有光、沒有神的義、沒有生命的質素,又怎能去吸引別人,去結果子呢?

故此一定要先去建立神的義,有了這些生命的質素後才能結果子。經文中指「不致於閒懶」,「閒懶」不是一個好的翻譯,正確的翻譯應為「不至於沒有事情做 (no work)」,不至於失業、不結果子。這裡是指屬靈上的失業,並不是指我們的閒懶。而是我已經嘗試做好多事情,但神好像沒有交托我去做任何工作,我也沒有合適的服侍對象,在屬靈上我沒有工作可做。原因是當我們沒有這些質素的時候、不去追求這些質素的時候,神都不知道可以將什麼人交給我們。當我們不明白神為何不派我們做工的時候,我們要去追求神的義、追求生命的質素。我相信神也會鼓勵我們的,不會等到八年後才給我們。神是一個懂得怎樣去鼓勵人的神,當我們開始追求生命質素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神也開始給我們一些事情做。當我們有工作做的時候,我們就能結果子了。